闻言,伊万作忧郁状地撩了下额前的碎发,半真半假地轻叹一声说道:“不是。是因为失恋了啊,我爱的人不爱我啊。”
刚踏进大堂不久的闻遥:“……”无法直视,她还是赶紧走吧。
总觉得两个月没见,他的风格走得更偏了。略骚。
大堂内正在接受采访的选手有很多,有点喧闹。
在这方面,中国队一向低调,并没有接受采访,只是稍稍配合着拍了两张照片就上楼了。
今年世青赛上中国队第一次参加的新选手众多,带队的李启鹏多操了一份心,前前后后替他们张罗。然后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待在酒店里好好休息别乱跑。操心得就跟只牧羊犬似的,生怕一转头羊就撒着欢跑没影了。
闻遥住了个双人间,跟随队来的一名女副教练王童一起住。王童还在跟李启鹏一起做赛前的准备,忙得回来放下行李就走了。
闻遥简单收拾了一下,给南川发了条信息报平安,然后躺床上休息了会儿。
没多久,房门被敲响了。
闻遥起身开门,看到门口站着伊万。
伊万笑嘻嘻跟她打招呼:“嗨~亲爱的~想我了吗?”
不知怎么的,明明是伊万叫惯了的“亲爱的”,落到闻遥的耳朵里,就令她忍不住想起昨晚南川在她耳边呢喃的那一句。耳朵微微发痒,她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耳垂,偏头示意伊万进来。
“你怎么来啦?”她在房间沙发上坐下来。
“来看看。好不容易今年有机会跟你一起上场比赛了,我提前激动一下。”
闻遥笑笑。
伊万拖过旁边的椅子,反着坐下,双臂交叠搭在椅背上,看着她说:“提前做多少准备了?”
“准备?”闻遥疑惑。
伊万一看她这茫然的模样,就忍不住露出“早就知道”的表情。
“你是不是又只记得闷头练了?好歹也关注一下你今年会遇到哪些对手吧?喏,给你。”说着,伊万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笔记本,利落地抛向闻遥。
她抬手精准地接住。
翻开看了第一眼,她就认出来这是谁的东西了。
是杰夫的笔记。
就是他们都很熟悉的那位“数据流大师”。
闻遥想起来了,杰夫每年都这样,每次新赛季开始,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开始搜集各个国家所有选手的资料。美其名曰有备无患。
但也正是因为杰夫的提前准备,往往在国际赛事前,他们总能第一时间掌握所有有能力崭露头角的选手信息。
每年杰夫都会根据所有选手的表现预测当年的大赛排名。准确率大概在85%以上。
这个准确率虽说跟百分百还差得远,但是闻遥他们都知道,这已经算是相当高了。毕竟杰夫所有的数据分析,都基于所有选手们在之前公开比赛中的表现,然后再结合他们前几个赛季的成长性进行的一系列分析。
但是赛场上的事情是千变万化的。
或许一个能力顶尖的选手不小心在冰面上摔了一次,就会直接影响排名情况。
闻遥翻了翻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就是杰夫预测的这次世青赛的排名。
男单他预测夺金的会是伊万,夺金概率98%。
再看女单。
杰夫写在第一位的是小乔,夺金概率没有伊万那么绝对,只有52%。第二位的是另一位同样来自俄罗斯的选手娜塔莎·尼基塔,夺金概率43%。闻遥则被排在了第三位,夺金概率5%。
第三位这个名次在闻遥看来并不算高,但是她多少已经有点欣慰了,至少在杰夫眼里,她如今的实力还是被认可的。比起他,在各国媒体眼中,她大概只是个中国派来凑数的“重在参与”吧,在他们看来她估计连前十都进不去。
伊万说:“今年小乔和娜娜势头都很猛啊。你看看前面杰夫对她们的分析。小乔掌握两种四周跳了。自由滑里放了两个4+3,分数翻上去有点吓人。娜娜那边也是,她的4S非常稳,我之前看过她的4S+3T,还有,她今年的自由滑节目《黑天鹅》,完成度特别高,P分能拿到不少。”
闻遥垂眸看着。
伊万吧啦吧啦说完一堆,看闻遥没什么大的反应,只好停下来,托腮看着她的表情。
他认真地问道:“今年情势对你有点不利啊。你发育关还没完全过去吧?四周是不是一个都没重新练回来?”
房间内安静了一下。
闻遥点了下头。
与中国队那些教练队友们对她的盲目信任不同,伊万是最了解她实力的。也知道她曾经碰触到的高度。
人人都说发育关残酷,说江淼淼受影响极大。但是与闻遥比起来,江淼淼的退步真的算不上什么。她本来撑死了就是三周跳的水平,发育关来临之后,顶多也就是三周愈发不稳定而已。
对闻遥来说,发育关直接将她从一个四周跳选手,打回了三周水平。而且谁也不知道她还有没有可能练回来。
发育关在她身上的杀伤力可强太多了。
要不是她心态稳定,换了别的女选手,说不定就此沉寂了。
与她相比,杰夫笔记本上排在她前面的两个选手,小乔和娜塔莎,她们的发育关似乎还没到来,还能趁着今年世青赛奋力一搏。
……真好啊。闻遥想。
半晌,她合上笔记本,故作轻松地笑了笑。
5%的概率啊……
“那就看今年我能不能创造奇迹,凭三周跳夺冠吧。”
第45章 Chapter 45 编舞。
——话虽然是这么说。
但闻遥还是相信杰夫的判断——仅凭三周跳几乎不可能夺冠。
数据流大师可从不会信口开河。
因为她知道杰夫不仅仅只是根据他们目前展现出来的节目水平去分析, 他一定已经综合了大量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才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闻遥翻了翻笔记本里面对她自己的记录和分析,发现杰夫连她之前在国家队内的对抗赛上的数据都分析到了。
对抗赛上, 她靠着大一字滑入3A再大一字滑出这么一个动作惊艳全场,直接goe加满, 抢下了不少分。
甚至可以说, 她能逆转, 靠的就是这一个3A。
而当时安妮·贝尔有两个四周跳在手。
当然,掌握了四周跳不代表她一定就是绝对的强。
因为安妮·贝尔目前掌握的只是两种四周跳单跳, 单从上一次的对抗赛来看, 她的能力似乎暂时还不允许她做出四周跳的连跳。所以, 即使到了世青赛上,恐怕她的分数浮动空间也不会太大。
杰夫与她的观点一致。
笔记本上甚至清清楚楚的写到:安妮·贝尔最多只能拿出一个4+2,而且还有35.3%的概率会摔。
闻遥看着这一行字,低笑了一声。
……分析出来的概率居然还有零有整的。安妮·贝尔甚至从没有在正式的比赛中用过4+2,也不知道杰夫他究竟是从哪里获得的小道消息, 撇开他的分析能力不谈,光是这个情报搜集能力就有点吓人了吧。
只是当个花滑运动员也太屈才了,他该去俄罗斯联邦情报局才对。
闻遥将笔记本又翻了两页。
后面几页则是对小乔的详细分析。
小乔的教练米叔是个非常追求技术难度的教练。对他来说, 能最大限度得分的编排, 才是好的编排。
这个赛季小乔的自由滑是芭蕾经典《吉赛尔》,其实一开始就是闻遥给她编排的。
小乔其实是个挺有自己想法的姑娘。
她知道自己的优势在高难度的技术, 劣势在艺术表现力上。因此她主动找到闻遥,希望她给自己量身定做一个新节目。
在编排的过程中,闻遥根据她自身的能力进行了最适合她的调整。
结果成品出来的时候,米叔过来一看,当即让小乔将节目结构改变了, 将大部分的跳跃都挪到了后半段。节目后半段的技术动作分会有乘以1.1的加分。这样一来,节目变得头重脚轻,就算技术分提升了不少,但节目的完整性就被破坏殆尽了。
这个赛季前半段,小乔在全俄大赛上就这么跳过,网上骂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