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仪好奇地问:“川哥这是啥?”
南川好笑地看她一眼:“川哥?”
林静仪也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摊手说:“跟着遥遥叫的嘛。莫非这属于你俩的爱称?”
闻遥脸红了下:“不是。大家都那么叫的。”反正许优优和周放都这么叫,她也就这么跟着瞎喊。
“这就是了嘛。”林静仪笑眯眯道,“别人都管遥遥叫遥妹,那我总不能管他叫妹夫啊。”
妹夫……
噗。闻遥笑得掩饰性地咳了咳。
南川笑着揉了揉闻遥的脑袋。
“叫什么都行。”
“所以这是啥?”林静仪往南川带来的袋子里探头探脑。
南川说:“是馄饨。”
这是他和闻遥之间的小习惯嘛。之前几场比赛也都是赛前带她去吃的。这一次她也来不及回去吃了,他就特意找阿婆打包了几份生馄饨和配料,趁夜飞越数百公里,特意送来给她。
南川熟练地开了火。
薄皮的馄饨放进沸水里,不到一分钟就能捞出来,放上提前配好的佐料,很快两碗色香味俱全的馄饨就上了桌。
林静仪吃得心满意足,吃完才想起来道谢:“好吃——嘿嘿,真是不好意思,当了个电灯泡不说,还蹭了一顿。”
南川也吃了几口,靠在椅子上看闻遥小口小口地认真吃着,闻言笑道:“该请的,多谢你平时照顾我女朋友。这次馄饨先不算,等这次赛季结束了我再请一顿好的。”说话间,男朋友的架势十足。
林静仪挤眉弄眼地冲闻遥就是笑。
没吃几口,小厨房的门口又探进两颗脑袋。
宋月升和他室友不知是闻声而来还是闻香而来,一见他们开小灶,忍不住凑上来问是什么。
这次南川的馄饨带得足,足够煮个十来碗。于是闻遥主动站起来说要给他们也煮几碗。但宋月升完全不见外,主动挽起袖子给自己和室友下了几碗馄饨。
运动员食量是大。南川和闻遥吃的不多,剩下的全部被打包进了宋月升他们几个的肚子。
吃完,林静仪主动说:“我来收拾我来收拾,你们俩趁现在赶紧二人世界去吧。我们不打扰了。”
众人都很识相,搞得闻遥自己有点不好意思。
最后还是被南川拉走了。
这次他的时间依然很赶。大概顶多还能留小半个小时,就得赶下一趟回去的飞机。
于是闻遥散着步地送他出去。
眼看快到门口了,南川在一处小树林前勾住了她的腰,趁着夜色低头埋进她肩窝,深深地吸了一口。
“这次时间上不凑巧。”他明天也得飞国外,后天就比赛,比她更早。但是算算时间,他大概勉强还能赶个后半场,说不定还能赶上她的自由滑。
闻遥体谅地说:“没关系啊,我会加油的。你也要加油啊。”
这么乖巧懂事。
南川靠在她肩上感叹地笑。
“嗯,等着川哥给你拿个世界冠军回来,堵住那个李老爹的嘴。”
“噗——”
闻遥喷笑一声,刚想抬头说点什么,迎面南川微凉的吻就落了下来。
这次不再像是之前那般一触即退。
南川柔软的吻轻轻落在她双唇。
闻遥这次终于记得闭上眼睛。
南川笑了笑。
又亲了亲她的眼皮。
低声说:“加油,亲爱的。”
最后这三个字,说得温柔而虔诚。
第44章 Chapter 44 笔记。
隔天世青赛的队伍踏上了前往爱沙尼亚塔林的飞机。
而林静仪和宋月升他们照常训练, 继续为一周后的世锦赛做准备。
临行前林静仪拉着闻遥的手信誓旦旦地保证:“你放心,你叮嘱我要注意的部分我这几天一定会好好练,宋姐也会帮我看着的, 这次世锦赛我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就是尽量争取进前十,这样一来明年女单咱们就有两个名额了。等明年你升了组, 咱们就可以一起去世锦赛啦。”
不得不说, 林静仪的志向还是挺高的。
作为一个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的选手, 还是个在国内都没拿过金牌银牌的刚升组的女单,其他人如果听见她这么说, 指不定得说她不自量力了。
纵向比较一下去年, 我国干脆就没有派女单参赛。
今年她一上来就开口说要拿前十。乍一听确实口气不小。
但闻遥是明白她的。
最近一段时间林静仪进步很快, 闻遥给她调整了一下训练方法,她抓住了感觉,简直是事半功倍。连闻遥也觉得,林静仪大概真的有可能争取一下前十。
闻遥鼓励道:“加油。”
林静仪站在安检门外朝闻遥挥手:“你们也加油。”
机场的广播声中,清一色穿着红白色的花滑队队服, 走出安检的时候,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花滑这个项目对形体的要求非常严苛。特别是体重,要是胖一点儿, 都会影响在冰面上做技术动作。
而作为一个将技术与艺术美结合的运动, 花滑运动员们的气质显然也跟其他人高马大到有点五大三粗的运动员完全不同。
因此花滑队走出去的运动员,一个个都高瘦纤细, 身材比例极好。长相也非常的出挑。
一眼望去,一溜儿全是年轻的俊男美女。
这一队伍人走出去,其他路人看见了,天然就忍不住多看几眼。还有些人则悄悄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准备上网查查这几个人究竟是什么队伍的运动员。
这次国家花滑队参赛的阵容难得的是满员, 青年组和成年组的每个项目都有人参赛,临行前看得李启鹏感慨不已。
冰舞和双人项目就不用说了,本来就是我国的强势项目。
双人滑去年夺金,今年我国有三个名额,因此有三组选手参赛;冰舞去年拿到的是铜牌,今年两个名额,但今年的冰舞进步挺大,第三队的主教练信誓旦旦说今年他们冰舞也会尝试争金。
比起这两个大热项目,男单女单就略显单薄了,各自就只有一根独苗参赛。
男单那边派出的就是之前对抗赛后半段换上来的小男单。叫谢一苇,是个十四岁的男孩子,个子不高,长得有点虎头虎脑,很爱笑,笑起来会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很可爱的一个人。
谢一苇也是经李启鹏发掘,一力主张带进国家队里培养的选手。
刚进队里的时候,因为综合实力不强,因此李启鹏也没少被人质疑。
但是事实证明这个孩子的确很有潜力,不声不响地努力了两年,成绩一直在稳步提升着。虽然他掌握的技术难度并不算太高,也没有掌握任何的四周跳。但是从稳定性的角度来说,他的稳定度很高。闻遥看过他平时在队内的训练记录,在完整的节目中,他的跳跃动作的成功率在80%以上。这在花滑选手中是非常难得的成绩了。
闻遥也帮谢一苇调整过节目编排,因此两个人也挺熟悉了。
这一次出国比赛,李启鹏怕自己太忙顾不上他,叮嘱他跟着闻遥别乱跑。
飞机划过祖国领空,几个小时后在塔林首都机场降落。
刚到的时候,塔林似乎刚下过雨。
云层散开了一些,碧空中挂着一道细长的彩虹。
这一次参赛的运动员都统一安排在同一个酒店。中国队刚到时,就看见酒店大厅里已经站了不少人了。一眼望去,蓝白色的美国队队服,全黑色的俄罗斯队队服,以及上白下黑的日本队队服。这三支队伍也刚到,正在酒店大堂等着登记入住。
已经有不少记者提前到了这里,准备先进行一轮赛前的采访。
闻遥到时,正好看见伊万被一群国外记者包围着提问。
对于记者们来说,这位精通英语的俄罗斯选手实在是个绝佳的采访对象。
长得好、脾气好,面对镜头幽默且落落大方,最重要的是,全球粉丝众多。相信只要是标了他名字的报道,就会有很多人天然愿意点进去看。
这时候,提着长枪大炮的记者中间有人大声关切地问道:“伊万,你看着比赛季初的时候更瘦了一点啊,是不是最近太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