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129)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董承乃是皇亲,这门婚事曹操还是满意的。丁夫人因为多年与儿子分隔两地,原本就一直担心儿子的婚事,眼见儿子终于成亲,且是良配,虽然没有实际见到,仍有些不能放心,但既然丈夫说,且的确也是官宦之女,到底比从前是要放松了些——至少长安城中,儿子身边有人照顾了。

曹昂的家书中,不仅告诉了父母自己成婚一事,也将长安城中屯田、防灾等方法说了。他到底放心不下父亲在徐州,受到两面夹击,况且今年的灾情,整个山东区域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他也希望能帮到父亲。

曹操见了信中内容,颇有些喜悦,拿给荀彧看,笑道:“你看看,这长安城中的举措,竟与你所言,相差无几。”

荀彧也已经为曹操指出,当今乱世之下,两军交战,其实打的是粮食储备。因为没有粮食,双方不得不退去筹粮。但如果此时一方有粮,而另一方粮尽,那就不是一回事儿了。在这个各地军阀还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够吃就去抢当地民众,食物太过就丢掉辎重的时代,荀彧也已经察觉,建立自己的粮食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徐州的曹操,也准备推行屯田存粮的政策。

而在曹操与吕布相持之时,一旁的袁绍也跃跃欲试。如果袁绍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就可以从中渔利。但是袁绍此人,多行阴谋,虽然趁机占据了青州,却也没有趁机摧毁曹操或是吕布。他还希望曹操能归自己,甚至在曹操来借粮时,要求曹操将家人送来作为人质。当然曹操在谋士力劝之下,没有这么做。

但此时袁绍其实也并不是很在意曹操或者吕布,因为他的心神被另一桩“大消息”占据了。

“你说少帝有个儿子?”袁绍盯着洛阳来人,压低声音,不敢置信,“乃是弘农王妃所出?那孩子如今在哪儿?”他竟然不问这消息真假。

因为对于袁绍而言,这个消息打开了他的新思路。

他不需要这个消息是真的,甚至他也不需要这个孩子是真的。

“大将军明鉴,末将不敢乱说。长安城唐府中,的确有个年岁吻合的男孩,叫寿儿。只是这寿儿出生就不在皇宫之中,谁都做不得准……”

“怎么做不得准?”袁绍起身,兴奋地来回走动着,“我就说老天有眼!当初董卓这逆贼,废除了少帝,又另立新君,原是得位不正!苍天有眼,叫少帝还有遗腹子在世!”他忽然脚步一顿,“这事儿还有谁知道?小皇帝知道不知道?”他很快又自己否决了这个猜想,“他若是知道,怎么还会没有动静?”

当初小皇帝大张旗鼓找回了弘农王妃,若是知道弘农王妃有子,还会这么布告天下么?一旦弘农王妃有子,少帝有后的消息传出来,其中可做文章之处可就太多了。就算小皇帝不明其中利害关系,朝中尚书台那些大臣们可也不是吃素的!

袁绍已经显出老态的脸上泛着激动的红光。

这正是他一直等待的时机!

一个少帝的儿子!一个争夺天下尊位的棋子!

“可是……”来人有些为难道:“那孩子在长安城中,如果身份属实,唐家人岂会轻易给他放出来?咱们又如何将他请来呢?”

袁绍捏着后颈晃了晃脖子,看了来人一眼,深沉道:“这就不是你该操心的了。”

来人心中一惊,忙应了一声。

袁绍便叫他下去,自己坐定了盘算着,要派哪位心腹,去寻一个年岁相当、相貌相近而又好拿捏的孩子来。

寿儿?

刘寿。

一个娃娃皇帝,却是他的利器,有了能与长安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格。

袁绍垂眸想着,倒也未必要一开始就与长安朝廷起战事——这事儿最后再来做。先打着少帝之子的旗号,将山东这些地方一点一点打下来……也许都不需要打了,只要打出少帝之子的旗号,许多地方都可以传檄而定了。

倒是这则消息要守得仔细,不能叫长安城里的小皇帝先知晓了。

真假少帝之子么——便由着天下人去猜便是。

反正……

袁绍咬紧牙关,脸颊的法令纹越发显得深刻了。

反正到最后,这少帝之子不过一枚弃子。

长安城未央宫中,刘协忽然轻轻打了个喷嚏。

第114章

“陛下, 怕是受凉了。”汪雨小心道:“可要传医官?”

刘协摇头,他这具身体虽然一开始多病,但经过他多年锻炼之后, 已经很是康健了, 但是汪雨倒是提醒了他, 便道:“传那日给冯玉看伤的医官来。”

一时医官来了,刘协问道:“你那日说冯玉脸上伤口无毒不深,几日便好。朕怎么看着,像是要落疤痕了?”

若是寻常人脸上落一道疤痕,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但这是冯玉的脸。

刘协会让冯玉去做接待各地使臣的差事, 就说明冯玉的脸当得起帝国门面。

那医官战战兢兢, 申辩了半天, 总之也说不明白, 最后只能落到大约是冯公子体质的原因。

刘协无奈,的确有人会是疤痕体质, 这也怪不得医官,只能摆手叫人退下。

曹昂来时正见那医官退下, 不免关切,以为是龙体有恙。

刘协道:“朕无碍。”又笑望着, 道:“朕可是听说了你的喜事——皇姐都告诉朕了。”

原来是董意已然有孕。

曹昂一愣, 低头笑道:“原想今日告诉陛下的。”

刘协笑道:“朕不怪你。你媳妇上午入宫同皇姐说的, 朕也是刚知道。这下好了,伏德刚得了女儿,你家那若是个小子, 将来做亲家也使得。”

这话虽然是玩笑话,却透着非常亲近信任的意思。

曹昂微微一笑,知道皇帝惯常说笑, 便开始汇报正事儿,“那日行刺的主使人叫许山,这半个月严查,此人归附贾府已久,还未曾娶妻,家人也都不在了,是个独身。这次的事情,背后看似没有旁的人。但这些豪族就算连根拔除,总还有些残枝,臣这些时日暗中寻访,找到了几处窝点,什么时候行动,就看陛下您的意思了。”又道:“那鱼鳞册的法子,臣拿去给外面的官员看了,都说是好法子,只是费工夫,若只是做长安一城的,便不算很难。若要此时推行天下……”

“此时天下,多是不听朝廷的。”刘协很有自知之明。

两人正在议事,忽然长乐宫来报,说是弘农王妃受寒病了请了医官。

刘协与曹昂对视一眼。

刘协道:“王妃要用什么药,都给备好。朕一会儿过去看看。”

长乐宫的人才走,冯玉又带了人来。

冯玉仍是面如美玉,只是如今美玉微瑕,右颊一道绯红的伤痕直通眼角,使得他原本便偏于艳丽的美丽更平添了一份妖异之感。

冯玉上殿,低声道:“日前陛下召集各地医官,如今入长安城者,共计三百一十二名,都已登记在册。”说着呈上名册。

刘协望着他脸上的伤痕,在他抬头时挪开视线,低头看了一眼名册,笑道:“早知如此,朕当日宁肯自己去西山。”

冯玉道:“陛下说笑了。”

曹昂也不禁心生惋惜,道:“我那里有上好的伤药,回头送你两瓶。”

冯玉抿唇,忍了一忍,道:“大丈夫,何必在意容貌。”

刘协与曹昂都是一愣。

刘协没想到冯玉竟是这么想的。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男的怎么能太过重视容貌呢?后世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此时战乱的汉代。

没有美貌的人往往会羡慕貌美之人,其实貌美之人兴许也有属于他们的苦恼。

刘协慢悠悠看着医官名册,道:“你这却又是想左了。不论大丈夫还是小女子,上天造人,能有一位珍品都不容易,不管是外貌还是性情,总是需要珍惜的。朕爱惜你的容貌,便如朕爱惜你的才学。才学有其用处,美貌也有其用处。从前人人太过注重你的容貌,激得你发了狠。可是破了相,日后想要弥补却难了。朕今日还召了那医官来,以为是他给你治伤不尽心,如今看来倒是错怪那医官了。朕即日起便要看着你养伤,若过个三五年,你仍是要自毁容貌,那朕也不会拦你了。”

三人正在说话,忽然杨修又求见。

杨修这段时日一直在忙着皇帝安排下来的任务,在偌大的长安城内外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盘查过去,誓要将可能发生的疫情扼杀在摇篮之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