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调(155)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姚重简直没想到,他这么不要脸。

崔邺第二日就写了辞信,大清早回西郊庄上和祖母告了别,一人一马,快马轻骑直奔凉州而去。

等崔程知道的时候,他已经走了一日了。

崔程气的砸了一方砚,指着刘彰说:“你说说,他这算什么?混账!”

刘彰下首站的是姚汝行,姚汝行默默抬眼看了眼崔程,见他怒气也是浮于表面,并不似真的那么生气,就出口劝说:“如今言之在政事上少了些经验和悟性,柬之走后,就让言之补了这个缺。”

从前是不合适,现在柬之自己走了,自然就合适了。

崔程叹了声气。

刘彰忙说:“夫人和小娘子还在凉州,五郎最是纯孝。夫人归来时,他必定也会回来的。六郎如今还在长安呢。”

崔邺这个人重情。

崔程发了发脾气,也就过去了。接下来的事更多,崔冕是肯定要回京的。河西道还是需要崔鲲去守。

朝中的文官观望的他已经不打算收了,已经投诚到姚汝行门下的,都已安排了差事。

崔邺到凉州后,见谢奚不在,回了趟都督府,z第二日一早就直奔贺赖部。

谢奚因为参加贺赖部的篝火晚会,山里夜凉,受了凉回来后就感冒了,阿武也不在。她一个人关门闭窗睡了一日。

曹参见她一整天没出来,下午的时候,日头还高,就在前面的大灶上给她带了饭。

谢奚披了件外衣,头发就那么披散着,松松垮垮的束在脑后,坐在院子里和曹参吃饭。

崔邺就是这时候进来的。

他推门而进,院子里的两人回头看他,他顿时以为自己走错了,立刻退出去,停顿了片刻,才反应过来。

谢奚家里,居然有个男人!!

他理直气壮的又进去,谢奚也被他突如其来搞蒙了,还没来得及高兴,就看他跟见鬼了似的,退出去了。

然后又见他傻里傻气的进来,半年不见的喜悦都没了,问:“你干什么呢?”

崔邺见她面色不好,又警惕的看了眼曹参。

这人他认识,阿骨勒当初物色的人,他好像见过一面。

曹参迟疑的起身,道:“我见谢娘子一整日没出门,就过来问问,看她病好没好些。”

崔邺紧张兮兮的问:“你怎么了?”

谢奚见他傻里傻气的,怎么变得呆里呆气的,好笑的说:“你长安呆傻了?怎么看着不聪明了?”

曹参适时的退出去后,谢奚:“你怎么来了?”

崔邺将人抱起,闷闷说:“瘦了,看着气色也不好。”

边说边进屋,谢奚看着他目不转睛,崔邺低声说:“你别这么看我。”

谢奚抿着嘴笑,笑着笑着,伸手摸了摸他的脸说:“怎么感觉你好像变老了。”

崔邺将她放在床上,盖上被子,温柔的看着她说:“我都三十几的人了,能不老吗?”

谢奚开怀的笑,笑着笑着就开始咳嗽,崔邺脱了鞋,上床躺在她身边,谢奚嫌弃的说:“你浑身都是土。”,说着还是给他腾位置。

崔邺伸手抱着她说:“我来的太急,什么都没带,明日去贺赖部给你找些药和吃的。你这几日就在家养病,哪也别去。”

谢奚听着也不辩解,问:“长安的事忙完了吗?”

崔邺轻轻的笑了声,“长安的事哪有个完,我只管我的事,其他的事管不了了。”

谢奚听的又笑起来。

第130章 一百三十 河西道岁月长

崔邺仰面躺在她身边, 将被子全给谢奚盖上,叹了气说:“我哪知道,你过得这么凄苦。”

谢奚都气笑了, 也气消了, 伸手捶了他一下:“怎么说话的。”

崔邺也笑起来, 扭头见她好像有点晒黑了, 人确实瘦了。凑过去亲了下说:“我可差点被崔程坑了。”

谢奚也不问,只说:“你一个人来的?”

“嗯。”

谢奚唾弃他惜字如金, 又问:“没个人跟着?就你一个人奔走了几千公里?”

崔邺这下连嗯也不嗯了。

谢奚白了他一眼。

两个人相视, 都笑起来。

谢奚有些低热,有些不舒服睡不着, 就那么睁着眼陪崔邺短暂的睡一会儿。

等崔邺睡醒, 天已经黑了,谢奚起来点了灯, 披了件外衣坐在灯下写东西,崔邺醒来一恍惚,仿佛在梦里, 看了很久, 谢奚回头看了眼, 见他醒了,笑问:“怎么了?醒了也不说话。”

崔邺起身, 过去站在她身后,伸手虚虚拢着她,刚睡醒的声音有些哑,问:“你些什么呢?”

看了眼是水稻生长周期记录。

书桌很宽大,像是专门定做的,另一侧放着折叠的皮料。

谢奚见他看地图, 伸手展开,整个西北的地图在他眼前展开,整条河西走廊,山脉河流一清二楚。崔邺满脸惊讶,也不知道她在灯下,绘制了多久……

谢奚轻咳了两声,崔邺问:“这半年过的怎么样?”

谢奚见他整个人瘦的厉害,大概是人瘦了一圈,眼睛都好像变大了,她这半年其实过得还好,但是他是肉眼可见的不太好。

“挺好的,每日也没那么多事,凉州城里偶尔去城外马场跑马,冬日里有时候一天都不出屋子。”

崔邺见了院子里的暖棚,和院子里的水泥地。他知道她肯定是一刻都没闲着。

笑笑也没拆穿。

第二日一早,崔邺的行李就来了,最先来的是阿骨勒,阿骨勒身后跟着好几匹马都驮着行李,他骑马看着并不快,但是驭马术极厉害。

大多是崔邺的行李,还有些用的。

谢奚早上起来好些了,坐在西屋门口的灶上给三个人做午饭,崔邺帮忙添柴。

大灶上莫里就送了半只鹿和牛肉。

谢奚炖了锅鹿头,又挑最嫩的牛肉切了一大碟,做了孜然牛肉,又麻又辣。清炒了一个韭菜鸡蛋。还有她的腌黄瓜,外加一锅米饭。

阿骨勒笑说:“很久没有尝过谢娘子这手厨艺了。”

谢奚笑说:“吴媪也会,你想吃了就和她说。”

阿骨勒笑说:“这几日,我正安排阿武送她们回长安了。”

谢奚扭头看崔邺,崔邺低着头吃牛肉仿佛没听见,谢奚问:“怎么突然要送他们回去了?”

崔邺这才说:“阿圆年纪不小了,舅舅如今在朝为官,阿武回去正好先成亲。”

谢奚问:“你不回去?”

崔邺笑着说:“我回去干什么?又不是我成亲。”

阿骨勒听的笑起来。

崔邺的名声如今很响,他是长安城里那位君王的儿子,如今在河西道上再没有比他尊贵的人了。

但是他毫无自觉,和阿骨勒说起河西道的布防和马匹。

阿骨勒叹气:“如今已经不到四千匹了,还有两千是小马驹。”

崔邺皱眉,颇有些心疼地说:“我这么厚实的家底,都给我掏空了。”

听的谢奚都笑起来,问;“你的家底到底有多厚?”

崔邺却不说,只和阿骨勒说:“你说说,我这算不算伤经动骨,接下来总该我赚钱了吧。”

谢奚问:“你想怎么赚?如今才刚太平,没那么多可赚的钱。”

崔邺却理直气壮的说:“怎么没有?长安城里不就住着一位有钱人吗?”

谢奚听的一噎,心说,你可真行,拿你爹赚钱。

阿骨勒听的失笑。

崔邺理所当然的摸了摸嘴角,说:“你看,咱们的新粮种,可是多一倍的收成,技术逐渐成熟,对不对?今年河西道的收成都该是我的了吧?他赔也该赔我了,对不对?我用新粮种,换他五成的税收,不过分吧?”

谢奚问:“几成?”

“五成。”

谢奚一脸‘你怕是要完’的眼神看着他,道:“你怕是想反了。你们崔家遗传天生反骨吗?”

阿骨勒被他两逗得大笑。

崔邺根本不辩驳,谢奚看他像是早已经拿定主意了。

她试探问:“你什么时候盘算这回事的?”

“昨天夜里。”

谢奚:“……”

谢奚也没当回事,只当他是胡说。

崔邺却把这回事当成正事了。

谢奚和他说过,机械化,是手工农业发展的天花板,所以成规模的种植是不可能的。这是工业革命的典型特点。现在这个状况,和现代有壁。

崔邺还是想试试。

谢奚是个不会打击人的人,阿骨勒也提醒他:“郎君不可冒进,如今都督不是从前的都督。但凡上位者,都不喜欢忤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