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二姑奶奶的夫君赵庆除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外,读书也并不上进。都已经过了弱冠了,上次考试连县试都没考过,还能指望他考上进士?简直是天方夜谭。
“哎?也别门缝里看人呐!说不得哪天他就过了呢?读了这么多年书,肚子里总有些墨水吧?若是哪日有幸能中得秀才,那也比咱们府上身份高多了。”
杜淳枫虽说也同意钱氏的话,但他不好背后说人是非。
“二姑奶奶每次从老太太那儿要回去的十两银子,还有你大嫂被纠缠不过给的,再加上你背后接济的。这么多银子,两个月就能花完?难不成她家是什么大户人家,这银子给谁用了,怎么用的,难道老爷不清楚?早就有风声传出来了,偏她傻。”
钱氏冷哼,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姑爷
杜淳枫叫钱氏拆穿有些不好意思,每次二妹妹回来,他看不过眼都会暗中接济一些。
“唉!倒是也听说一些,赵庆为何就不肯将心思放在读书上?”杜淳枫也是感慨万分,有机会考科举,却不肯读书上进。而他这样刻苦努力的,却没机会考科举,真是造化弄人呐!
那赵庆是下头的靖河县人,当初杜府还没相看此人时,老爷子就对对方的身份满意了几分。毕竟是读书人,穷不怕,只要上进,杜府又不是不能接济。
若是能考上秀才,甚至是举人进士,杜府作为岳丈家,自然能沾光,接济些算得了什么?更何况之前接济了这么多,赵庆也摆脱不了这份恩情。
而等相看之后,老爷子就更满意了。虽说穿戴寒酸,但好歹整洁干净。人也长得白净秀气,最重要的做人十分圆滑,一张嘴更是能说会道。
老爷子觉得此人若是日后能进官场,那必然能在官场吃得开。因此,在打听了他的过往风评之后,便同意了这门婚事。
头三年,杜府还时常接济,让赵庆只顾念书,不用为生计操心。可后头不知赵庆是原形毕露,还是被人撺掇的。
自成亲第三年后,赵庆开始流连青楼楚馆,常与同窗宿醉到天明,经常夜不归宿。
彼时,杜夏才刚刚怀有身孕。为了此事,终日郁郁寡欢,差点连孩子都没保住。
杜夏开怀晚,成亲第三年才怀了第一胎。为此之前还常被婆家看不起,婆母骂她是个不下蛋的母鸡。
或许是因为愧疚,又或许是赵家实在太穷。杜夏在怀胎之前,就将嫁妆拿出来贴补婆家了。而后就成了习惯,直到嫁妆消失殆尽。
而赵庆的不上进被杜府看在眼中,在杜老爷子再三规劝对方,对方却阳奉阴违之后,杜老爷子便不再管他了。等赵庆考场失利之后,杜府彻底断了对赵庆的接济,这才有了杜夏上门要银子的事儿。
“被杜氏白花花的银子眯了眼呗!之前他家过苦日子的时候,也没看出对方是这样的人。这一有了银子,就开始原形毕露了,或许秉性就是如此!”钱氏嘲讽道。
反正老爷子也是个势力的,见赵庆没了利用价值之后,便不再管这个小闺女了。
“老爷,太太!少爷来请安了!”两人正说着,金桔就掀了帘子进来,朝两人禀报道。
“是澜哥儿回来了,让他进来!”杜淳枫的脸色顿时缓和了下来,眼中还带有几分笑意。
钱氏也住了嘴,有些事儿不适合在孩子面前提起。
“父亲!母亲!”杜尘澜刚进屋,就朝着两人行了一礼。
“嗯!今儿可是去了一整天,这几日就不要常出府了。好生收收心,将精力放在学业上要紧!”杜淳枫望着自家俊秀的儿子,脸上满是笑意。
“是!儿子谨记父亲教诲!母亲,待会儿蒋大夫还要来给您把脉吧?儿子瞧着父亲这几日实在劳苦,清减了不少,也让蒋大夫给父亲看看。抓些进补的药材,来补补身子为好!”
杜尘澜看了杜淳枫一眼,想起之前的事儿,便觉得今儿是个机会。之前蒋大夫一直碰不上父亲,今日父亲正巧在此,倒是能将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麻烦给解决了。
“也好!你父亲近日一直操劳,年岁也不小了,还是得注意身子。”钱氏倒也没多想,赞同地点了点头。
“为父的身子好得很,也犯不着诊脉。多休养几日,又能生龙活虎了!”杜淳枫对杜尘澜的关心之举很是受用,觉得这儿子没白养。
“是谁昨儿晚上失眠来着?还是让蒋大夫号个脉,我瞧着你的精神确实不如之前,还是仔细着些好!”钱氏立刻打断了杜淳枫的话,老爷就是爱逞强。
杜尘澜见杜淳枫高兴的模样,不由心中有些愧疚。父亲对他的关心很高兴,而他却不是单纯地关心。
若是问题当真出现在父亲身上,而蒋大夫不能治愈,那日子还照以前这么过。
可若是能治愈,他只要一想到有人要分走父亲的关心和宠爱,心中就止不住地酸涩。说到底,他也是个俗人,也会羡慕嫉妒。
即便他不需要继承三房的家业,日后也会帮着抚养幼弟或幼妹。但他还是怕父亲有了亲生骨肉,就不疼他了。
毕竟他来到这个朝代,一开始就真心真意对他的,也就是这个养父了。
甩开脑海中乱七八糟的想法,杜尘澜笑看着夫妻二人的斗嘴。
“对了,之前我与你母亲商量,想让你去你外祖家住上一段时日。”杜淳枫想起之前与钱氏讨论一事,便与杜尘澜说了。
杜尘澜有些意外,去外祖家?他之前可是听说钱家对他并不满意,因此都一年多了,还未登过钱家的大门。
“儿子还未见过外祖父和外祖母,理应上门拜访!”虽说心中疑惑,但钱氏在此,他倒是不好多问。
“你在鞠夫子那儿也学不到什么,听闻你近日都是在练大字,耽误了不少时日。既然想入晨鹭书院读书,没有好的夫子教导,怎么成?你外祖家虽不是高门大户,倒是也有族学,其中一名夫子的学问极其不俗。你先去进学一段时日,等过段日子,你父亲给你找了真才实学的夫子,单独教导你!”
钱氏也没拐弯抹角,将目的说了。
杜尘澜闻言倒是开始考虑起钱氏的话来,有了夫子教导,总比他自学要强。考试的一些制度和内容,夫子总比他要清楚得多。
可去了钱家,他再想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不是自家府上,他又有生意在外头,着实不便。
在府城待着,好歹散学后和沐休日还能自由些。
可他知道去钱家住是一个借口,毕竟不去钱家,在府上也不好另寻夫子。
“你如今最重要的便是读书,这是目前最好的法子了。我与你母亲已经决定送你去钱家了,起码得住上一两个月。”杜淳枫见杜尘澜正在犹豫,便开口道。
得!这两人都已经决定了,看来也没有他反对的余地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考校
杜尘澜想了想,还好他已经买了人。叫顾二好好锻炼一下这些人,等过上一段时日,那几个汉子应该能派上用场了。
至于生意,守月和顾二都能替他跑腿,倒也不必要太担心。只是他心中的那个计划,怕是要耽搁上一段时日。毕竟得等他有空闲时,才能办成此事。
钱家住在文远县,距离府城并不远。若是坐马车,只需要两个时辰左右,算是近的了。不过钱老爷是地主,自然不住在县城,而是住在乡野,离府城倒是能更近一步。
“不知父亲可有和祖父提起此事?”那个老狐狸会猜不到三房的用意?毕竟他也不是人家钱家的正经外孙,哪可能一住就这么久?
“还未曾!不过你祖父也没什么理由不同意,难道你去外祖家住上一段时日,他还能反对不成?再者,他这段时日正为了布匹一事焦头烂额,哪里会管咱们三房的小事?”
钱氏已经打算好了,同不同意的,又有什么关系?若是同意固然好,不同意,她就来个先斩后奏。
“那不知何时启程?”杜尘澜想在去文远县之前,将手中的事情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