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逼考科举(242)

虞衡深深地看着太子,再次问道:“若是有人想要这份荣耀,不许嫁入他家中的寡妇改嫁,甚至不惜弄出一个‘殉情’呢?”

太子的脸色隐隐发白,拳头紧握,“不过是一块贞节牌坊,何需害人性命?”

“殿下,您生来便坐拥一切。在您眼中,一块贞节牌坊自然算不得什么。但是在普通百姓眼中,那便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是朝廷对他们的恩典。被赐过贞节牌坊的人家,威望自然超出其他人一截,有了名望,暗中的好处自然也就来了。

牺牲一个女子的性命,就能为家族换来这样的好处。殿下,您觉得,这样的利益,能不能催生出人心中的恶鬼?

就如同殿下您腰间这块佩玉,价值不菲,在殿下眼中自然是不算什么。但若是将这块玉扔在外面,绝对有不少人会为了这块玉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

我方才与殿下所说的,生而为人,要有基本的同理心,便是这个道理。在殿下眼中可有可无不算什么东西,于普通女子而言,就是一生血泪的开始,甚至是殒命的祸根。如此,殿下还觉得,该给王方氏赐下这块贞节牌坊吗?”

《列女传》里记载的都是些什么恐怖故事?虞衡一想到里面某些内容就觉得后背发凉,有寡妇割下耳朵表明自己不再另嫁的,有丈夫临终时向丈夫保证会好好照顾儿女,为此割下耳朵扔进丈夫棺材的。虞衡想着都觉得自己的耳朵疼。和那些埋儿奉母之类的二十四孝故事,都该被扔进垃圾桶。为这些行为歌功颂德,不就是在鼓励所有人向他们学习吗?

封建社会的女子已经过得够苦了,别再往她们身上增加枷锁了,积点德吧。

更何况,虞衡看着太子,再次向他发出灵魂质问,“殿下,若是有人病重,想让您的姐妹冲喜,您会答应吗?”

太子勃然大怒,“谁敢?孤诛了他九族!”

“那若是您病重,您愿意让一个无辜的女子为您冲喜吗?”

太子语塞,仔细思忖了许久,方缓缓摇头,“冲喜一说,本就是无稽之谈。与其有心思去捣鼓这些,将希望放在不知真假的冲喜上,不若多去寻医问药,那才是正途。”

虞衡欣慰点头,看向太子的目光更加柔和,“所以殿下您看,这位方氏,她的家人能狠心送她去冲喜,她的婆家没有殿下的心慈,听信这些无稽之谈,那王家子又恰好在新婚之日病逝,以王家人的刻薄冷血,想来这五十年没少对方氏多加苛责。折磨人家这么多年,如今还要喝着这位可怜人的血泪,为了王家增光添彩。殿下,倘若是您,会愿意成全一个折磨您几十年的人的好名声吗?”

那当然是不愿意的。太子抿唇,脑海中有什么东西慢慢破碎,缓缓低头,“这贞节牌坊,本意是为了表彰那些同夫君情深义重的女子,初衷是好的。却成了心术不正之人谋夺利益的工具,可恨!”

虞衡目光柔和地看着太子,温声道:“人心叵测,这世上,心术不正之人太多,人性也禁不起考验。齐王之事,想必您也知道,淑妃还是齐王生母,骨肉至亲尚且狠下心来对他下此毒手,有何况一个死了丈夫,同夫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又有多少人能禁得住这个巨大的利益考验呢?

我们能做的,只是给女子们留下一点点可怜的选择权。不颁这个贞节牌坊,其他人自然也知道朝廷不支持寡妇守节之事,日后寡妇可以选择继续守寡,也可以自行另嫁,若是自己能立得起来,自立女户也不是不行。

有道是一嫁由父母,二嫁自由身。朝廷既有女户,若是有意志力极为强悍的女子,敢于走出另一条路,也是她们的选择。盛世强大,强的不仅是武力,更在其开放包容。

殿下,男女阴阳调和不假,但是,我们身为男子,得把女子当个人。加诸在女子身上枷锁太多,世人要求她们从父、从夫、从子,她们的身份也永远是懂事知礼的女儿、端庄贤惠的妻子和为了儿女奉献自己一生的母亲。但是,在这种种之前,她们首先是个人。”

太子还未通人事,对虞衡所说的,要把女子当个人这话也是一知半解,但这并不妨碍他从虞衡身上感受到的另一种温柔而强大的力量,仿若春日暖阳,和煦而不伤人,让虞衡整个人都仿佛在发光。

太子虽然还不理解虞衡这话的意思,但却不妨碍他这一瞬感受到的深深震撼。那种直击灵魂的震撼和温和,让太子一瞬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默默点头。

在虞衡离开后,太子特地向孟太师告假去了一趟行宫,认真向景隆帝道:“皇祖父,孙儿似乎明白了,您当初所说的,有些人,只要看到他就会明白,他的灵魂会发光,是值得信赖可以收为心腹,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这世上真正吸引人的强大而美丽灵魂,或坚定或执着,或善良或仁爱,强大不屈百折不挠,深深令人心折。

太子年纪尚小,还不曾亲自感受过那些人性的善恶交织搏斗显现出来的丑恶与无奈,但他也明白,虞衡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那种温柔坚定的力量,格外动人。

也就在那一刻,太子终于明白,景隆帝曾经对他讲述过的识人之术,那时候的太子年纪更小,不过五六岁,还好奇人怎么能看到另一个人的灵魂,还知道对方的灵魂会发光,还以为他皇祖父是在哄小孩子玩。

在见到虞衡这次的神情后,太子才蓦然明白,原来他皇祖父当初真的没骗他。

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存在。

景隆帝诧异地扬眉,“你居然就悟了?那你的天赋可比你父皇强多了。当年你父皇可是思索了好多年才领悟了这句话的意思。来,给皇祖父说说,你这是被哪路神仙摸了头了?”

太子不敢怠慢,细细将虞衡和他的话一五一十全都同景隆帝说了。景隆帝听后,久久不言,半晌才笑骂一句,“怪不得当初这臭小子说什么都要让朕答应,将赐给他的福安伯爵位让他的女儿继承。”

景隆帝对虞衡这话也没什么强烈的想法,他当初在位时,也没赐过什么贞节牌坊。如今岐州刺史上折,无非也就是想要试探一下昭宁帝的态度。

没办法,谁让他那已经死的渣都不剩的父皇,就热衷于节妇这一套呢。反正女子必须大度忠贞,一切皆为丈夫之命是从,最好是在丈夫另有所爱时,顺从丈夫的心意甘愿自请下堂,带着自己孩子偏居一隅不争不抢,为新人腾位置才好。也是当初御史清流强烈反对他那死鬼老爹废后,那死鬼才一直想让他母后自请废后,连带着他也一道儿滚蛋给宁王让位,真是想得美。

景隆帝略一思索,“那岐州刺史年纪似乎比先帝还大不上,正是先帝年间的进士,这么一想,倒也不奇怪了。”

老东西还挺能活,低头做人也就罢了,偏偏还要给我儿子添堵,这么崇尚死鬼先帝,怎么当初就不随先帝去了呢?

景隆帝自从退位后便愈发的放飞自我了,又有个张嘴闭嘴管他叫老头儿的齐王在,景隆帝也被齐王所感染…额…说被齐王所感染也不对,齐王可是景隆帝的亲儿子,性格既不像景隆帝也不像淑妃,众人都以为他是皇室变异品种,实际上嘛……看景隆帝近来愈发放飞表现来看,齐王分明是像极了景隆帝,只是当年景隆帝当太子时危机重重,没有任性的资本,当皇帝后又将种种责任背负在身上,必须以稳重的形象示人,只能苦苦压抑自己的天性,直到现在才这次退位后才彻底放飞。

如此看来,景隆帝这么宠爱齐王,也是有道理的。

那就是在弥补他当年的遗憾啊。

扯远了,现在听到太子说出这番识人之话,景隆帝惊讶之余,又十分欣慰。他当年历经种种磨难,杀机四伏的情况下将自己逼到了绝境,遏制住自己脑海中不断肆虐的暴虐绝望想要毁灭一切的消极心态,重归平静柔和后才悟出来的识人之术,本以为他的儿孙想要领悟这一层,会很艰难,但昭宁帝也好,太子也罢,都彰显出了非凡的天分,让他尤为欣慰。

这样便好,儿孙们不用经历残酷的厮杀,又能知人善任,作为一个帝王,能够做到知人善任这一点,已经是难得的明君了。天底下有才之士太多,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皇帝手中从来就不缺人才,缺的是将人才放在合适位置的能力。显然,太子已经成功地越过了这条及格线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