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老祖前妻(73)

作者:青衣顾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魏宁和选择坐回床上,不去打草惊蛇。她继续思索:确实,唐家堡男主人早逝,曾经动荡没落,后来靠女主人操持才振兴起来。如今再把婉儿灯拆开来看,细思极恐。

男主人究竟是如何死的?

唐夫人经历过什么?

唐家堡里,曾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太多太多谜题解不开,今晚注定难眠。

“别想那么多,有我在,先睡吧。”天色很晚,月上中天,苏隽不知从哪里取出一支安神香,点燃了插在香炉上。

魏宁和肉、体凡胎,撑不住安神香的效力,很快呵欠连连,什么都不想了,只想睡觉。于是往床上一躺,进入梦乡。

月上柳梢头,清冷光辉撒入窗户。苏隽给魏宁和盖好了被子,便听到一阵急促的拍门声。

罗宋秋羽抱着胳膊直颤:“大师兄,唐夫人哭了快一个时辰了。”关键哭声悲怆,听的人鸡皮疙瘩冒了一身。

苏隽没让师弟们进入房间。只转身关上门,去隔壁客房支了个隔音罩,商议事情。

——————————

次日,大雾散去,客房门口的大槐树上,很多白色灯笼烧成喜庆的血色,算是染色成了。有仆人架着梯子,采摘西红柿似的将灯笼勾下,也不知怎么的,总出事故,摔伤几个人以后,才取下所有的红灯笼。

大槐树上少了几只红灯笼,树下却多了一滩血,渗入地下,悄无声息滋润着土壤。

经历一晚,听琴脸上浓浓的疲惫,眼窝子乌黑。

她若无其事地以“拜河神”为由,将魏宁和苏隽等人又留在了唐家堡。

魏宁和便顺势留下。一大早,听琴挎着篮子,篮子里装着香炉香烛纸钱等祭拜之物,身后跟着魏宁和、罗宋、秋羽等人去拜河神。

苏隽没有参加祭拜,就带另外几个弟子留在唐家堡。

百里长河,不同于第一次见面那样凄清。这一次,很多百姓也都挎着篮子,喜气洋洋跪在河边虔诚祭拜河神,上下嘴唇蠕动,声音传入魏宁和耳朵:

有求财的:“求河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庄稼大丰收,生意发大财……”

有求姻缘的:“信女祈求河神,赐我家小姐一个如意郎君……”

有求子的:“老婆子别无所求,愿河神保佑我家儿媳妇今年生个大胖小子……”

魏宁和转过身看听琴,焚了香也烧了纸钱,嘴唇微动,念的却是经文,没有跟河神要任何东西,不像祭拜河神,而是像祭奠故人。

回去路上,魏宁和问:“大家都拜河神,河神忙的过来么?”

听琴没想到魏宁和脑洞如此清奇,捂嘴偷笑:“婢子是凡人,哪里知道神仙的事,准不准都得试一试。今晚月圆之夜,去祈福灯阵祈愿更灵,恩人想不想去看看。”

魏宁和:“祈福灯阵?”

“相传为造福苍生的仙子所布。仙子行至唐家湾,见此地百姓生活艰难,便改动村子风水,并布下祈福阵,凡百姓入阵,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从未听说过这样的阵法。

“一切?是否太夸张了些,若有人许愿要仇敌的命呢?”

“也能实现。曾经便有一人单身闯入阵中,第二天仇敌全家上下离奇惨死。不过,敢提这样的要求,肯定要付出代价的。”

“什么代价?”

“你看。”

众人停在赌坊门口,恰好里面一个中年男人跪在门口痛哭流涕,周围人指指点点,满脸鄙夷。说虎毒不食子,就没见过比这位更心狠的父亲,为了赌钱居然将儿子女儿都赔进了赌坊。

男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举起手掌狠狠往脸上扇:“儿子,对不起。爹今晚去灯阵,一定把你们都救出来!”

不知为何,提到灯阵,周围人脸上鄙夷纷纷变成了同情,还有劝男人想想其他办法,千万别想不开的。但男人铁了心,他已无路可走,只有去千灯阵里走一遭能救出一双儿女。

听琴摇头:“月圆之夜进入灯阵祈福的,愿望都会实现,求财的,天降横财;求子的,生下龙凤胎。但进去的村民,至今还没有人能活着走出来,第二天河边或者屋后会出现尸体,有些是火烧而死,有些受刀剑屠戮,而有些,尸骨至今没出现……这就是代价。”

说着,听琴柔媚地睇魏宁和一眼,“好处与坏处,婢子都已经说了。不过,恩人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不一样,仙人的手段自是奇妙。你们去了,兴许人财两得也说不定。”

魏宁和:“可我们这些做仙人的,六根清净四大皆空,去了也没愿望。何必走那一遭。”

“恩人怕了?”

“怕?”魏宁和神色不屑,回头看罗宋秋羽,“你们怕吗?”

罗宋、秋羽在外还是很给她面子的,义正言辞:“不怕。”

于是拍手决定,“好的,那今晚月圆之时,一探究竟。看看阵法里有何吃人的东西,抓住它,为民除害。”

听琴脸上笑意愈盛,笑呵呵地看这群轻易被怂恿的傻子:“恩人好胆色,婢子佩服。”

魏宁和负手而立,摆出一派洋洋得意的神色:“我等修道之人,没什么在怕的。更何况造福百姓,是我等天职。”

罗宋秋羽虽不知魏宁和在搞什么,但除魔卫道本就是职责所在,哪怕听琴不说,他们也无法坐视不理。

“听琴在此替唐家湾百姓谢谢诸位恩人,祝恩人此行顺利。”

秋羽幽幽盯着听琴,冷哼着传音,“看吧,巴不得咱们死呢。我不喜欢这丫鬟,阴阳怪气,不安好心。”

罗宋劝他:“真相未揭之前,不可以轻下结论。”

唐家堡。

天很快暗黑下来,月亮升起来刹那,唐夫人撕心裂肺的啼哭响起,饶是已有准备,修士们还是猛一哆嗦,脊背发凉。

抬头,明月似饼,高垂夜空。

唐夫人哭得更加悲忸。

魏宁、苏隽、罗宋和秋羽去过灯阵,其他弟子留守唐家堡,一方面看孩子,另一方面随时监测唐家主仆动作。

夜出唐家堡时,团团灯笼在空中飘荡。灯笼上印着栩栩如生的人脸,面皮在笑,眼底痛苦。

秋羽转身就要找唐家主仆算账:“唐家堡主仆定是魔修,这么多人皮灯笼!”

罗宋恨不得叫他祖宗,“现在不是收拾谁的时候,咱们主要任务是闯祈福灯阵,去晚了要死很多人。跟上!”

秋羽咬咬牙,气个半死。

夜黑风高,魏宁和、苏隽在前方带路,边御剑边飞跃,很快抵达地方,是不久前来过的剪刀形状的小路。

剪刀路,果然人力所为。

此刻的小路寂静冷清,道路尽头,是深邃的黑洞,路那边有什么,黑黢黢的看不清。道路两旁,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几户人家的门口,悬挂吊丧用的白纸灯笼,门缝里,有人压抑声音哭泣,充满害怕和绝望。

挂白纸灯笼的人家,皆是今夜有家人要闯荡祈福灯阵的,闯阵必死无疑,都提前办好了丧事。

为何一定要闯灯阵呢?活着不好么?

魏宁和难以赞同,在她看来,这世上没有东西比活着更宝贵。

不赞同,却也理解。没有谁不想安安稳稳的日子,没有谁不想好好活着,可总有无路可走的时候,那时候,人被往前推,由不得自己。

夜路,静悄悄的有点可怕。

苏隽突然讲起今天调查到的消息:“唐家湾世代以灯笼为生,此地灯笼闻名九州,唐家堡尤甚。而上一任家主,姓唐名弦和,是唐家百年来最出色的灯笼匠人,由他出手的灯笼,千金难求。唐弦和弱冠之年,娶了青梅竹马的唐婉为妻,唐弦和手艺高超,唐婉貌美如花,两人情谊甚笃,在旁人看来,便是佳偶天成。因唐婉怕黑,唐弦和便精心制作一盏婉儿灯,婉儿灯巧夺天工,价值连城,很多人都想高价求此灯,但唐弦和不卖,将灯笼送给了爱妻。”

魏宁和:“传闻,唐弦和制作完婉儿灯就死了。”

苏隽:“不错。可传闻也隐藏了些东西,唐弦和并非呕心沥血而死,而是因唐婉而死。”

“婉儿灯最初制成,再受人追捧,也只不过是人间普通的灯笼。可坏就坏在,有一次,唐婉提着灯笼走夜路之时,遇见一孤身赶路的女子,女子一眼看中了婉儿灯,便询问可否买下,唐婉自然不卖,只是可怜女子,将其带回了家。谁也不知,那是祸端的开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