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番外(299)

尚不知下落这一点,又与早前宋湘他们猜测元凶就在京师的结论相悖,因为如果元凶已什么都掌握到,而且就在京城,是不可能发现不了在世的宁王妃的下落。不在京城,又是如何对宫闱局势知悉甚详的呢?

不过抛开这点疑问不提,这跟晋王找去的暴毙的仵作所说宁王妃死因有疑之事却又相符了。

派去拂云寺的人很快回来,告知宁王妃收到传话,已知悉,并将静候皇帝的到来。

宋湘问晋王妃:“母妃明日一道前去吧。”

晋王妃道:“我是要去,我得去做个见证的。等他们见了面,日后出面声讨元凶的人,就该是你们的母亲了。这个头,由她来出再恰当不过,也不能缺了她。”

宋湘点头:“那明日一早,我便以进香的名义,与母亲同去。”

晋王妃问她:“这几日你汉王叔怎样?”

宋湘回道:“也在为搜集证据而奔走。只与萧大将军喝过两次酒。”

“臻山知道阿楠身世了吗?”

“还不知道。没有机会说这个。”

晋王妃点点头:“到如今,身世之秘也到了该揭开的时候了,皇上既然已经把这事告诉了汉王,那么明日过后,有适当的机会也可以跟身边人说了。譬如胡家,沈家,萧家,——杨家倒是一直知道的。”

宋湘想到沈家那边还干系着追查柳家秘密一事,说道:“回头也是该去沈家拜访拜访了。父亲留下的两份证据,将会成为最关键的证物,而柳纯如虽死,骆容却很可能还活着,骆容也是与案最要紧的人证。”

其实只要能抓到元凶,一切就都水落石出了。

但问题是目前只有楼层一个关键人物,而楼参明摆着不肯招,目前破获案子就得做好努力的准备,只能一边审问,一边先继续走老路追查了。

第404章 儿臣

拂云寺这边,宁王妃自从上回见过陆瞻之后,心知离与皇帝见面的日子不远,因此近日反倒安宁起来。

昨日接到宋湘传话,这一宿辗转反侧,天未亮就起床了,恰巧以进香为名而进寺的宋湘和晋王妃也到来,彼此说起离别之事,免不了有一番唏嘘。

陆瞻等下了朝,遂前往乾清宫接驾。临出门时晋王唤住他:“你上哪里去?”

这还是父子“反目”后第一次正儿八经说话,陆瞻想了下,拱手道:“皇上要去拂云寺,命我接驾。”

宁王妃身在拂云寺早就当着皇帝的面说过,近日皇帝行事也并不避开晋王,此刻也不必刻意瞒着了。

而近日事故频出,晋王知悉当年内情甚多,所思也甚多,早已有心想与陆瞻碰个面,无奈他连日忙碌,难以找到合适机会。方才正在庑廊下漫步,见陆瞻并不很赶路的样子,便就走了过来搭讪。

此时听他这么说,知道话又说不成了,便哦了一声。

再一想,他就说道:“我与你一道去吧。”

见陆瞻没吭声,他立时又道:“我也陪皇上去见见你母亲。”

陆瞻低头默吟了一下,点了点头。

皇帝微服出行,在承天门下看到了与陆瞻同路的晋王,没说什么,爷孙三个上了马车,便直行前往拂云寺。

一路上皇帝眉头轻蹙,眼望着车窗外,似心头凝结着万千愁思。晋王也双手扶膝默然不语。

陆瞻没有打扰他们,直到入了寺门,才先行下车,在车下躬身。

在此等候的侍卫与宫人早已进内通报,陆瞻引着皇帝来到禅院门下,便见两位王妃与宋湘都已等候在此。

“儿臣,拜见父皇!”

宁王妃提袍跪下,声音颤抖。

随后跪下来的宋湘没有忽略这声“儿臣”,在皇帝面前,以儿媳的身份自称儿臣,这可是连晋王妃都没有的殊荣。皇帝当年对宁王的疼爱,也就可见一斑了。

“起来。”皇帝弯腰虚扶,眼眶也已经泛了红。

宁王妃站起来,躬身迎了他们进禅院。

晋王看了眼晋王妃,随后也跟了上去。宁王妃嫁进皇家之前,晋王便已经认识她,时隔多年再见,当年青春洋溢的女子已经变成枯槁之身,这近二十年的时间她如何煎熬度过的,可想而知。而这些年自己的妻子又付出了多少友善,同样摆在眼前。

便不由想到,自己的胸襟气魄,到底不如王妃。王妃对庶出的几个子女一视同仁,该关心的决不会不理会,该放松的也决没拘束,而他对陆瞻……纵然他觉得自己事出有因,想想若是换了事情发生在她身上,她一定也不会暗中下手害这个孩子吧?

如此一来,她为何对自己多年都爱不起来,兴许就有原因了。

“请上坐。”

进了屋里,宁王妃招呼起他们。

皇帝先没坐,四面看了看,然后道:“你在这儿,住了多久了?”

“从生下瞻儿,就在这里住着了。”

皇帝默语,在上首落座,然后道:“朕只道这十九年朕心里难熬,没想到世上还留着个比我还更难熬的,而谁又能想到,我这个当爹的,在对自己儿子的信任上,竟然连你这个当妻子的都不如。倘若没有你,延儿没后了不说,他的冤情也没办法再洗清了。即便是朕有心为他平反,时隔一二十年,哪里又还能找得到这么多证据。如此看来,朕当年口口声声称有多疼他,都是假的。”

众人一阵默然。

宁王妃跪下来:“求父皇万万不要这么想,若是父皇不疼,又怎会有十九年后的如今翻案一说?王爷知晓父皇的心情,九泉之下也会体谅的。”

如果皇帝对宁王并不真疼,这十九年的避口不谈又从何说起?倘若不是真疼,又何必再翻出来为他翻案?翻案,那就意味着也是推翻皇帝当年的决断。

所谓不谓,不过是老人家心里愧疚罢了。

晋王妃缓和气氛:“不大不小,也算是个团圆,皇上,咱们就不说这些了吧?”

皇帝点头,抬手跟宁王妃道:“你也坐吧。今日大家重聚,就不论什么方内方外人了。先说说家事。”

大家都坐了下来,皇帝道:“事情想必瞻儿他们也都跟你说了。案子朕已经交给了大理寺,目前正在四处搜集证人证据。”

宁王妃称谢:“儿臣蒙二嫂悉心照顾扶助,多年来的愿望也是期望有朝一日能让他沉冤昭雪,到底瞻儿得归宗,我也不能让他的名誉蒙羞。他父亲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他应该为有这样忠义的父亲感到骄傲才是。”

皇帝点头,转向晋王妃:“老二家的,确实出了大力,朕回头要好好赏她,还有杨家。”说完他转向晋王,却是又深深地向他投去了一眼。

晋王垂首眼望地下,心底下发虚。

皇帝再道:“瞻儿早前提出来要离开晋王府,朕想了想,还是等这案子结束吧。眼下他父亲案情才准备重审,凶手在暗中潜伏未出,若有不慎,或再被其利用。再者,他以什么身份搬出府,也很麻烦。若以宁王子嗣出府,朕必须得给他个封号,但他父亲又还背负着案子,如此行事会有偏袒之嫌,于他们父子声誉都不利。”

宁王妃与陆瞻宋湘二人互视,又看向晋王妃,晋王妃微笑点头,表示赞成,随后又看了眼晋王。

晋王立时抻了抻腰:“父皇考虑周到,眼下老四一府才遭殃,敌人落了败,正愁找不到空子可钻,正是该以不变应万变。”又道:“说不定他们下个目标就是我们了,大家都在一处住着,防备起来也有利些。”

晋王妃附和:“确实不急这一时。”

宁王妃便点头:“自然大局为重。我都听你们的。”

说完她朝晋王深深看了一眼,然后福身下拜:“瞻儿能够在二哥二嫂庇佑下长到这么大,还能有一番出息,全赖兄嫂的功德。凡我等有开罪之处,请您多担待。”

第405章 别光嘴上说!

当初视晋王为仇人的时候,她是真心实意地提防,如今他嫌疑已除,对于晋王府庇佑并栽部了陆瞻的恩情,她也是真心实意记在心里。若没有晋王,晋王妃就是再有能力,也只是杨家小姐而已,并不能使陆瞻得到这样好的教育。

再说,当初以晋王之子为名,欺骗了他也是事实。

晋王与晋王妃立刻起身,晋王下意识要搀扶,又瑟瑟地伸了手。

宋湘反复看着晋王,这个当初提到陆瞻曾经咬牙切齿的晋王,此时看得宁王妃下拜,竟像是有几分愧然,也是出人意料了。

上一篇:八零土著沉迷美食下一篇:贵女阿离

青铜穗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