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番外(129)

“这还有好几年呢,万一下回再闯祸,你要是找到我,像今日这样,不就多了个救兵吗?”

“可是听起来像是你在帮我。”

陆瞻顿了下:“当然不是。我又没有弟弟,你有难就请我过来,这是体谅我一番想当哥哥的心情。我就应该谢你不是?”

宋濂麻溜收银票进怀:“你说的很是。那我就帮你这个忙。”

“痛快!”陆瞻满意地拍了拍他肩膀。

“你们在干嘛呢?”

宋湘掀帘子走出来,看到他们俩在一起就皱起了眉头。

陆瞻使眼色给宋濂,说道:“没什么,唠会儿家常。”

宋湘看看他们,也不计较了:“进后面坐吧,这里人来人往地太扎眼。”

说完就转身进去了。

宋濂跟着陆瞻离开窗台的时候还看了眼窗外,那俩个人吃茶的人已经不在了。

……

英娘进了栖梧宫,微笑在晋王妃旁侧道:“世子方才派人传话,说是晚膳不回来吃。”

晋王妃眼瞄着手上一份名单,说道:“药所那边的人回来过吗?”

“回来了,说是世子正是在药所里呢。”

晋王妃顿了下,扭头:“他在宋家用饭?”

英娘颌首:“宋夫人还特地去买了菜招待。”

晋王妃扬唇,放下名单道:“看来宋夫人对他也没有什么意见。”

英娘接了这名单在手,疑惑道:“面对咱们这样的世子,宋夫人应该也不可能会有意见。”

晋王妃望着她:“你不明白,有闺女的母亲,看女婿的眼光可挑剔了,管你是什么身份,总归还要看对闺女好不好。”

英娘垂首而笑:“是。”

……

陆瞻到了后院,随宋濂进了宋湘收拾好的屋子坐下。屋里有宋濂的书箱,还有几根不知干什么用的木棍。

趁宋湘出去了,他闲着无事,问他:“你习武了么?”

“蹲马步算不算?”

“不算。”陆瞻瞅着他,“你都长这么圆了,该练练了。不然将来姑娘们不喜欢。”

宋濂托腮望着他:“骗人。”

“谁骗你?”

“你看你也不圆,我姐她也没喜欢你呀。”

“……”

陆瞻冷不丁噎了下,然后透过窗户去看天井里的宋湘,收回目光道:“别瞎说!你姐要是不喜欢我,怎么可能会留我吃晚饭。”

“那不是我母亲留的吗?”

“一样!”陆瞻横他一眼。

……

铺子里有活要忙,平时都是伙计们轮流做饭,今日有陆瞻在,无论如何也不好随便对付。

虽然一百个不情愿做给这男人吃,但人都留下了,又是以报答他前番帮忙的名义,也不至于还要怠慢。

陆瞻在吃食上最好的大约是不忌口,什么样的食材他都吃,宋湘做了道陈皮鸭,浓汤底下窝了他从前他会夹得比较多的磨芋块,汤汁浸得透透地。

然后做了水煮鱼,还是在潭州时学会的做法,鲜嫩如豆腐的一斤多的大头鱼肉,煮出来是浓稠如乳的一锅汤,又投了些薄茶尖下去提香。

然后再焖了盘香芋五花肉,然后再准备了如藕片,茭白等几道爽口素菜。

分男女两桌坐。

阿顺他们不敢与陆瞻同席,但是陆瞻哪里肯端这个架子?和言悦色地请李诉坐了,然后又唤了徒弟伙计们坐在下首。众人先是推辞,后李诉见他确实是平易近人,便也就示意他们都坐了。

陆瞻不是冲着应酬来的,他的心思打从菜出锅起就被牵引了过去,——全部都是熟悉的味道,但他却已隔世没再尝过了!

其实真正吃宋湘的饭菜是出京之后,他们被发配,带着的人不多,一路上最先是侍女做,可侍女是王妃派去照顾他们起居的,针线这些会,又哪会做什么好饭菜?

他吃不下,某一日却突觉端上来的菜让人食指大动,格外合口,后来才知道饭菜是宋湘亲自做的。此后就沿袭着这习惯一直到他离开之时。

一顿饭慢慢悠悠地吃,顺着李诉的热情相劝,陆瞻吃得腰带都有点紧了。

饭后当然要吃了茶再走。

陆瞻回到先前的屋子,看到宋湘端茶进来,他讨好地问:“做饭是不是很累?”

宋湘瞥了眼他:“你要不要试试?”

陆瞻想倒是想试,但主要是他试不来。要不是贬去潭州,他可能一辈子永远也不会踏足厨房那种地方。

但他还想吃。

他想天天吃她的饭菜。

他想了下,问她道:“你让濂哥儿习武了么?”

宋湘擦手坐下,看了眼他。

“我除了上晌需要在衙门观政,其余时间倒是不忙。”

宋湘没理会。

陆瞻只好道:“我知道你和你母亲都会武,我的意思是,我除了会武功还会运兵作战,你要不要让濂哥儿也学学兵法什么的?”

宋湘从小就知道送上门来的人情没那么好收。

她说道:“没想过。”

第172章 我们只是凡人

陆瞻并未泄气:“我虽不才,但教我兵法的是曾在西北以百人之师一夜之间杀敌三千,守住了雁门关的老将军窦辰。

“教我箭法的是天机营有百步穿杨之称的神箭张颂将军。

“教我拳脚与武器的是侍驾三十年,遇险七次次次护得皇上毫发无恙的前亲军卫总指挥使顾扬老将军。我觉得我教教濂哥儿应该还是可以的。”

宋湘在茶杯后抬眼瞄他:“有这么好的资历还来教濂哥儿?”

陆瞻赧然:“这有什么不能的,反正我在家也是要天天练武的。”

“是么。”宋湘道。

陆瞻顿一下,又道:“当然,毕竟这也是个体力活……倘若你能管我一顿饭,我是会很感激的。”

宋湘眯眼:“你还要吃?”

“……”

陆瞻怔住。他难道吃很多么?

明明他才比濂哥儿多吃了一碗饭,两碗汤,三四块五花肉和小半碗鸭子而已!

她居然嫌他吃的多……

他屏息半刻,短下气势:“下次我也可以少吃一点。”

宋湘简直无语。

“再说吧。”

她没好气。

……

陆瞻对这个提议其实也没抱太大希望,但也无所谓,这次不行还有以后,他会持之以恒的。

夜里景旺看他心情极好,试着问他:“世子拿宁王手迹,莫非有什么用处?”

“那当然。”

陆瞻摆明不想跟他多说,一面除衣一面进了里间。

严格说来,宁王的事的确跟他们不相干,但是因为皇帝在查骆容,同时又莫名地把宁王的扇子赐了给他,令他总觉得这事儿撂不开,——前世所知甚少,令他越发不敢忽略这些信息。

但还没容他寻到继续往下的契机,皇后祭日就来了。

翌日要起得极早,又因为皇帝让他宣读给皇后的祭文,这日晚饭后,晋王妃到了他房中,检查他的衣冠。

陆瞻整着衣装,看着镜子里的她说道:“那日在拂云寺,不如妙心师父如何突然发病?”

低头看着冠的晋王妃看了下他,随后又若无其事地查看着。

陆瞻转身:“母亲撇下大姐他们直接出门去了寺中,是因为妙心师父病了,还是因为出了什么急事?”

晋王妃望着他:“你觉得呢?”

陆瞻道:“我觉得哪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是因为妙心师父生病了您赶过去,还是她那边出了急事而您过去,都说明母亲对妙心师父的关心是很特殊的。”

晋王妃看他片刻,扬唇道:“知道了也没什么奇怪的。”

陆瞻想了下:“那她究竟又是为何突然犯病呢?”

晋王妃瞥了眼他:“你想知道?”

“母亲能给儿子解惑,那自然是最好。”

晋王妃扬唇,随后逐渐敛色:“她出家之前所嫁的丈夫,被人害死了,这些年她一直在想办法查找证据,那日她告诉我,查到点眉目了。”

陆瞻顿住。

晋王妃又望着他:“妙心师父是个苦命人,儿女也没有,我与她情同姐妹,你也不妨把自己当成是她的儿子一样,对她恭敬顺从。”

陆瞻眉头皱起来:“母亲这话,儿子听不懂。另外,她有冤案在身,为何不曾求助母亲?”

李家有冤案,宋湘都找到胡潇替他们摆平了,此刻王妃说与妙心情同姐妹,丈夫冤死,难道晋王妃不该主张官府替她严查此事吗?

上一篇:八零土著沉迷美食下一篇:贵女阿离

青铜穗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