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王见公主下了车,便特意引了往路边的林中而去,背了众人,方才又开口关切地问道:“如意,你不好好在府上呆着,这却是何故?”
那少女面上透出几分哀愁之色:“大王忘了罢?大梁显化六年,我父皇驾崩的时候,也是冬日。现下,我既给先帝服了丧,那便也就去一趟庆陵,聊作祭拜罢。”
原来这绝美的少女并非当朝魏帝之女,而是前朝大梁的公主,梁帝是亘古至今,少有的一代雄主。平八荒、扫六合,在纷乱中白衣起家,一统九州,英明神武,天下归心。只可惜天妒英才,正当而立之年便早早故去了。
彼时已是十七年前了,公主梁如意尚在襁褓,兄长梁少帝不过三岁小儿。
“你不是要去庆陵,你这是要去汝南!”安平王一语揭穿了她:“如意,现在是先帝停灵致哀之期,汝南乃是非之地,去不得!”
梁如意看了看安平王,料想是自己留在公主府上的总管太监顾顺给他通风报信了,倒也不否认,只反问道:“大王,我不过是个外命妇罢了,已按礼行丧仪,去汝南又不是去游乐,如何去不得?”
“唉!”安平王长叹了一声,似有责备之意:“如意,我的话,如今你也听不进去了吗?”
如意闻听,垂下了眼眸,她在这京中剩下的亲旧之人本已是少的可怜,安平王算是一个极贴心的,这一份关切她自然懂得,只是她心中的苦楚,万般的无奈,又如何能与眼前之人细说。
作者有话要说:1、某朝缺马,一般出门坐驴车、牛车,有马车有马是件很高级的事情;
——————
【人物特点】:
----1、所有括号内的是不参与主剧情的死了的人肉背景;
----2、所有不是病死的人肉背景 都是魏世祖的锅;
----3、外戚多为掌军权的武将;
----4、架空历史,勿考据,完结后狸花猫会给出所有人原型;
----5、大魏一字亲王、二字郡王,活封的异姓亲王,终其一朝两人:梁王、韩王。
-------------------------------------------------------------------------------------------
【梁帝一家】:
---- [梁帝]梁朝千古一帝,病死
---- [梁傅皇后]:梁帝皇后,死因存疑
---- [梁少帝]:—魏梁王,梁帝嫡长子,亡国之君,死因存疑。
----梁如意:梁帝嫡长女,女主
-------------------------------------------------------------------------------------------
【魏高祖一家】
---- [魏高祖]:魏朝开国皇帝,篡的梁少帝,死因存疑
---- [魏昭宣陈皇后]:高祖皇后,病死
---- [愍太子]:魏高祖嫡长子,上吊自杀,原因存疑
----魏伯俭:安平王,魏高祖嫡次子
----魏妙云:清河公主,魏高祖庶女
----魏昭献张皇后:高祖继后,无子,现为太后
-------------------------------------------------------------------------------------------
【魏世祖一家】
---- [魏世祖]:魏高祖二弟,箭疮发作病死
---- [魏昭仁傅皇后]:世祖皇后,梁傅皇后亲妹,伤心而死
---- [怀太子]:魏世祖嫡长子,自焚
----襄王:魏世祖庶子
----魏元齐:魏世祖庶子,当今天子,男主
-------------------------------------------------------------------------------------------
【秦王一家】
---- [秦王]:魏高祖三弟,毒死
----魏少泓:汝南王—长沙王,秦王嫡长子
-------------------------------------------------------------------------------------------
【重要外戚】
---- [傅存玉]:韩王,梁后&昭仁皇后父,女主外祖父
----陈甫:忠武大将军,昭宣皇后父
----张炫:梁宰相—魏太师,昭献皇后祖父
----杨永执:骠骑大将军,梁帝姐夫
----韩知信:镇国大将军,枢密使,梁帝父亲的外甥,元齐妃韩敏敏祖父
----韩琰:右卫上将军,韩知信的儿子,元齐妃韩敏敏父
----黎延兴:辅国大将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元齐妃黎延玉兄
----施庆松:太尉,翰林院承旨、枢密副使,魏世祖潜邸旧人,元齐妃施蕊父
-------------------------------------------------------------------------------------------
【重要大臣】
----崔涛:魏三朝宰相(中书门下平章事),魏氏潜邸旧人
----苏确:副相(参知政事)—宰相
----沈朝中:副相
----黄敬如:副相
----魏仲殊:荆国公,宗正寺卿,魏世祖堂兄
----蔡绛:御史中丞
----黄文渊:刑部尚书
----邹怀敏:签书枢密院事
----王承华:枢密副使、枢密使
----于铸:翰林权值—枢密院承旨
-------------------------------------------------------------------------------------------
【其他一闪而过但有意思的路人】
----徐承恩:魏高祖&魏世祖二朝的内侍监
----睡姐:戎狄大将
----寂照:日本遣魏僧侣
☆、汝南府同病相怜 延和殿故人恩断
“你若一定要去,也需得先去请了旨罢”安平王沉思了片刻,问如意道:“可曾觐见新皇?先帝遗诏武安王继承大统。”
“还没有,但听说了。”如意淡淡地答道:“武安王灵前登基,他可也是够急的!”
安平王听得这话刺耳,忙制止道:“如意,此话怎可乱讲!”
“大王此言差矣,武安王连个亲王都不是,自然是要早日登基为上,人之常情罢了。”如意却毫不以为意,顿了一顿,却又开口提了些往事:“当年,我父皇崩后,先帝拥高祖举兵入宫,逼我兄长一个三岁小儿禅让;三年之前,你父皇病重,先帝抢入宫闱,终是兄终弟及。几代之间,莫不如是,又有什么稀奇的!”
“陈年旧事,何必再提!”安平王蹙了眉头,他早知她心有怨念,讲话必不中听,故一开始便拉了她到背人之处,此时仍好言相劝到:“如今,新皇的品性如何,你当比我等都清楚,更何况是昭仁皇后亲自抚养,名至正,言至顺。”
原来,梁灭以后,少帝改封梁王与如意的生母梁太后一同迁往僻远的房州;而梁如意,则袭了梁公主的封号,留在了京中,从小便由当时还是晋王的先帝,抚养在王府中,晋王妃也就是后来的昭仁皇后,本就是梁太后的亲姐姐,更对如意视如己出万千宠爱,有求必应。
而如今的新皇魏元齐,是晋王的庶子,年纪又小,一向不受晋王重视,母亲是晋王众多姬妾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早年亡故,亦是由王妃抚养。
故此,如意与元齐二人年纪相近,又从小一处长大,嬉闹玩耍,本是最为亲厚熟识的。
“是啊,名正言顺。”如意喃喃念到,心里却觉得煞是讽刺,突然岔开话题,问安平王:“大王,你知道吗?如今外头都说我是不详之人了,只怕这新皇都不敢见我了。”
安平王一时并未答话,他的心中也是极痛的,他知道所谓的不详之说是在指如意曾与两位太子定亲之事。
愍太子是自己的长兄,高祖的嫡长子,少年老成,高大英武,终日不苟言笑,本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遂与梁帝的公主早早便订了亲,三年前魏宫疑影之后,先帝封他为太子,结果不出半年,便在一日朝后悬梁自尽了。
之后,如意便又与先帝的嫡长子定了亲,只等高祖三年丧后成礼。
半年之前,先帝病重,疑心自己的兄弟也想仿效自己当年,心腹臣子崔涛、施庆松等人就势参劾秦王图谋不轨,最终秦王被逼自尽。
怀太子容止端雅,温良恭让,目睹这一出兄弟相残的惨剧,皆由自己而起,不免气急而狂,一把火把自己连同所居的殿宇化为了灰烬。
谁料想,那场祸事远不止于此,失了爱子的昭仁皇后悲痛欲绝,一病不起,不久也崩了;而秦王那本与众人交好的嫡长子魏少泓,也被贬去了汝南,无诏不得进京。
一时间,死的死,发的发,京中宗室人丁凋零,食己尽、鸟四散,只落的白茫茫一片大地,却不干净。
魏伯俭思及往事,缄言多时,才又开了口:“市井流言,何必往心里去!如意,我知你心思,只是世事多变本就身不由己,我也是失了父皇又失了皇兄的人,挂在心上只有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