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意(57)

作者:春风迟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南胤坐在御座上,听着御史把历代体制规矩说了一遍,又以先帝前车之鉴,意图提醒他三思后行。

在大臣们期盼的目光里,皇帝转了转手上的血玉扳指,微微颔首:“你们说的对!不过朕诏书都送出去了,再说这些只怕为时已晚,君无戏言,总不能叫朕收回成命吧?你说你们怎么也不早点提醒朕?”

大臣们面面相觑,这无赖的言论着实令人哑口无言,谁知道他会册封一个宫女,这静悄悄的连句风声都没听见,他亲笔诏书已经送到人家手里了。历朝历代册封贵妃,哪个不是先经过礼部造册,再行定夺封号位份,南胤倒好,连拟旨都省了。

有人一戳礼部尚书,被皇上这么忽视,也不出言!

礼部尚书对插着袖子,老神在在的唔了一声:“皇上喜欢就好,只要没有缺胳膊少腿,将来能诞育为皇上子嗣就行!”

礼部尚书向来都这么上道,南胤赞许的看着他,笑眯眯的说:“借老大人吉言。”

礼部尚书身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早就应该告老还乡了,只是碍于先帝遗命迟迟没有致仕。

老尚书向来的主张就是南胤能早点生孩子,生十个八个最好,千万别像先帝那样,剩他一个独苗苗。除此之外,皇上喜欢什么女人,宠幸什么女人,都不要紧!

群臣面面相觑,不是说老头都食古不化吗?像礼部尚书这个岁数的老头,不应该为了后宫平衡,大楚江山万年永继苦口婆心劝谏皇上吗?

这老头怎么就跟别人不一样呢?

然而礼部尚书都这么说了,谁还敢指责皇帝什么,有些人不服,也只能硬生生咽下,如今南胤羽翼丰满,人人自危,谁还敢轻易招惹,怕是得落得和张梁一样的下场。

恭妃听说这个消息时,脸上敷的玉肌膏差点掉在地上,当即就摔了一桌的胭脂水粉,然后又心疼的捧着盒子大哭。

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让她急于找到同仇敌忾的盟友去反对南胤的决定,然而她挨个宫找人,妃子们一个不理会她,这节骨眼上谁都怕引火烧身,谁敢去惹皇上不痛快。

只有恭妃这个没脑子的,才想着去争宠。

恭妃面无表情的在心里把那几个女人骂了一顿,无计可施只好求助到宜太嫔跟前,然而宜太嫔只是掩面哭泣,叹道:“造孽啊,我原以为你进宫能为咱们家锦上添花,光耀门楣,如今看怕是没希望了!”

恭妃脸上的从容彻底维持不住了,哭哭啼啼的喊着姑母:“您得替我做主啊!”

“我一个没权没势的太嫔,哪里做得了什么主,当初送你入宫,都是老太妃点头的,你便认命吧!”宜太嫔说着,眼眶愈发红了:“先帝当年若是对我这么长情,我也不会是如今这个样子了。”

先帝也重情,不过情意都用在了孝德皇后身上罢了。

恭妃失魂落魄的从宜太嫔寝殿里出来,想到自己还没得宠就失宠了,将来要是等那狐媚子进了宫,哪里还有她的活路。

前面有人影晃过,恭妃正走神,没有看清,直直撞了上去,听得一声怒喝。

“大胆!什么人敢冲撞太后娘娘!”

恭妃被这一嗓子吼得一激灵,一抬头看到个冷眉竖眼的小太监,皇太后就站在后头,神色清冷。

恭妃一凛,忙不迭的行礼,徐太后瞥她一眼,淡淡道:“走路不注意脚下,当心摔进湖里去。”

进宫这些时日,恭妃大概摸清了太后的性子,默默看了眼一丈之外的内湖,屈了屈膝:“多谢太后娘娘提醒。”

湖岸垂柳依依,微风拂面,生出一丝惬然的凉意来。

徐太后望着湖上连绵起伏的荷叶,缓缓开口:“这湖里的莲蓬摘的差不多了,想吃碗莲子羹也得叫御膳房那边准备了。”

说起这个恭妃心里就泛酸:“莲蓬都让皇上摘了送去行宫了,自然是吃不到了……”

徐太后转头,举手投足皆由万种风情,恭妃自认见过许多美人,却没一个人有她这样倾国倾城的容貌,真是想不通先帝当年为什么会不喜欢这样的绝色美人。

“太妃娘娘在秀山行宫,皇上自然是要多看顾一些的。”

恭妃凉声道:“秀山行宫可不止有太妃娘娘,该有个不要脸的狐狸精!”

太后表情肃然起来:“恭妃,慎言!那是皇上亲册封的贵妃娘娘了!”

恭妃被斥责,也不见收敛,她一肚子怨气,只想找个地方发泄出来:“没有册宝,算什么贵妃娘娘。”

徐太后睨她一眼,淡声道:“皇上诏书已下,自然算是。”

“凭什么?我好歹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家中四朝为官,如今却只是妃位,她一个出身微贱的宫女,竟然越过我做了贵妃!皇上到底是什么怎么想的,被鬼迷心窍了吗?”

“胡说什么!”徐太后面色一变:“你也敢编排皇上的不是?”

恭妃被她眼中的冷意吓着了,战战兢兢的告罪:“臣妾没说皇上……”

徐太后换了语气:“这些话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传到皇上面前,以他对贵妃的在乎,你会是什么下场?”

“有她在了,皇上还看得见我们吗?”恭妃愁容惨淡,期期艾艾的看向徐太后:“娘娘,您看皇后如今病恹恹的,也不知身子骨如此,万一日后出了什么意外……皇上身边的位置,可就容不下旁人了。”

徐太后眸光微动,唇角勾了勾,直直迎上她的目光,声音飘散在浩渺风声里。

“让她进不了宫不就好了?”

恭妃瑟缩了一下:“娘娘……”

第53章 认错谁也不会认错你

宫里气氛逐渐开始热闹起来, 人人都知道皇上最近的心情格外好,处理朝政之余,便时常往勤政殿后头的绛雪轩去。

绛雪轩与勤政殿就隔着一条抄手游廊, 平日里一直闲置着,近来却有工匠里外翻修, 宫人进进出出好不忙碌。

良老太妃快要回宫了,与她一道回宫的, 还有新晋封的贵妃娘娘, 那个她当年带回宫,无权无势的小宫女,如今一跃而上,万众瞩目。这绛雪轩翻修,说不一定就是给她做寝宫的。

知意封妃让人惊讶, 但似乎也在意料之中,有人大失所望,也有人满眼期待, 想看看贵妃娘娘回来后, 宫里会是什么模样。

毕竟中宫之主眼下因父亲牢狱之灾吓得缠绵病榻,惶惶不可终日。倘或皇后出了意外,只怕宫里到时候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福宁宫一如既往地的寂静, 伺候的宫人百无聊赖在梧桐树下乘凉, 窃窃私语的说着话。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好好的皇后寝宫, 跟冷宫似的……”

另一个宫女叹气:“皇上不来,能有什么办法?”

“咱们娘娘……唉!怕是连知意比不上了。”

“那是贵妃娘娘,可别再叫错了!”

“世事无常,如今太傅下狱了,皇后娘娘又病了, 这才进宫多久……”

“都在干什么呢!”一声厉喝声从廊下传来,掌事嬷嬷目光凛冽,冷声道:“规矩就是你们这样学的吗?再胡言乱语,当心你们的舌头!”

两个宫女吓得浑身一抖,忙不迭的下跪告罪。

嬷嬷训斥了几句,才回身进了殿,走向美人榻上的皇后,换上一副柔和的笑脸:“娘娘,今儿天不错,要不去湖上凉亭坐坐?”

皇后形销骨立,短短几日已经瘦了一大圈,原本就单薄的身子更显羸弱了。

她僵硬的偏过头,眼下有淡淡青黛:“不去了,平白碍别人的眼,多不痛快……”

嬷嬷有些心疼,她是张梁安排在宫里的人,早两年就为了等候皇后进宫而做了诸多努力,如今张家大势已去,皇后形单影只的,说不出的可怜:“您是皇后娘娘,六宫之主,谁敢怠慢您?”

皇后惨淡一笑,目光尽显苍凉:“我知道,这宫里其实没几个人把我当皇后。这位置我坐得胆战心惊,如今苟延残喘,还不知有多少活日。”

嬷嬷暗自心惊,这样的沉重绝望的眼神,不该出现在年仅十七岁的皇后身上,自从太傅问罪,她就更加一蹶不振,再这么下去,只怕……

“娘娘,您别这样想,新晋封的贵妃娘娘就要回宫了,您身为皇后,就应该做一做表率,立一立威风!”

皇后苍白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我见过贵妃,她是个好人,皇上喜欢她无可厚非,我不想为难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