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曾经司空见惯的场景如今看来却也恍如隔世。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十七年了。既不是死去后才在另一个世界醒来,也没有系统冒出来指引她应该如何前进。唯一的一个改变故事结局的目标还是她给自己定下的。
她只是普通地入睡,再睁眼整个世界都变了。她不是没有追寻过回去的方法,只不过毫无头绪,又在这里建立了完善的人际关系,渐渐地就怠慢了下来。现在她在这里待的时间居然也快要赶上原来的世界了,回顾一下也会忍不住感叹“原来已经这么久了。”
由通用型的护山大阵改成的防御阵法也由她拖着公孙冽架设完毕。考虑到只有他们两个人可以使用灵力,他们去除了一切专为修炼门派设置的需要人为调动大量灵力才能发动的攻击效果,转而加强了依靠自然灵力流动就可以维持的防御力和防窥探能力,隔绝一切陌生的灵力在法阵范围内生效,力求保证能够消除在不知情状况下因敌方法术泄密的可能。
经过公孙冽任劳任怨的多次试验,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他本人则在持续几天的作业结束之后捶着腰,像刚刚结束了八百里加急夜行军一样,直呼累坏了——劳动量根本就不大,杨湘瑶却被他搞得感觉自己像个压榨打工人的无良资本家。
公孙冽又窝回了自己的屋子,临走前还不忘嘱咐跟着自己的小卒把晚餐送到门口。
对此杨湘瑶冷笑道:“呵,宅男。”
好似全然忘记了自己本来也是个懒得出门的主儿,只不过生活所迫,这才不得不支棱起来。
终于忙完了这一阵子,她又重新清闲起来。正好也要到饭点了,她站在原地思考是现在就去和大家一起抢饭吃,还是稍迟一些再去,反正许叔为了照顾巡逻的弟兄们,向来会留饭的。
还没等她纠结完,路过的潘涵润就一把把她捞走,去和他还有杨钰一起吃饭。
这几天只要有空,都是都是他们两个——或者两人之一——带着她一起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同六七年前一般,未曾变过。
席间潘涵润提起他刚从邢阳那里回完话过来,听说兵部马上又要从火器营里调一批人过来。
“火器?”杨钰和杨湘瑶俱是一惊。
“怎么又要拨火器来?”杨钰问道,“上次不是没什么用,最后又都调回去了吗?”
潘涵润像端酒碗那样端起汤碗喝了一口道:“这次也是一个原因。不想帮我们解决麻烦人,就干脆拨点火器过来,看上去威力够大,问起来也有说法。用上了正好,用不上是我们不会用嘛。”
他嗤笑一声:“还真当大活人也能像演给他们看的靶子一样离那么近动也不动等着吃弹子儿么?”
杨钰问道:“带队的是谁?”
潘涵润开怀道:“还是个熟人呢。”
“又是黄兴?”杨钰道,“他又做什么了,三天两头被往这边仍。”
潘涵润咽下最后一口饭,放下筷子,随口道:“估计又是哪家的小公子看上他新搞出来的东西了呗。说起来,瑶瑶,宇文肃那个事,打听出什么了吗?”
杨湘瑶早就放下筷子,摇头道:“没有。不过我随便推测一下,他急着过来,要物的可能性不大,要物他可以直接一个人过来嘛。只能是某块地吸引到他了。而且他要干的事估计动静还很大,遮掩不住,不然也完全可以自己过来,悄无声息地办完了就走。总之不会是什么好事。”
按照这种故事里面的反派角色来推算,说不定就是“献祭某地生灵换取修为”“截取某地灵脉为已所用导致生态恶化”之类的剧情。
比起这个,她现在更好奇火器。
如果她的记忆保持了多年来一贯的准确的话,和宇文肃其人一样,她也并不记得作者什么时候写过热武器参战的情况。她也没有遇到过研究热武器的人。
天晓得她一直以为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冷兵器时代来着。所以说这个时代的火器发展到哪一个阶段了,威力怎么样,击发方式又是什么?
她问出心中的疑惑。
杨钰给她解释了一番。如今常见的火器是一段铁管或者铜管下面有一个火门,用烧红的铁丝或者木炭点火。
杨湘瑶听懂了。原来当代火器的技术力还在火门枪阶段。这种准头不行,威力一般,输出基本全靠声势吓人,十步之外一切随缘的东西是怎么被封建帝制国家看好,还能成建制地编出一个营来的?
潘涵润向天拱手,示意道:“那位偏爱这些新奇事物,觉得威力巨大,十分看好罢了。”
他冷笑一声,嘲讽道:“要我说,那位哪里懂……”
“玄泽,慎言!”杨钰敲敲桌子,低声警告道,“都吃完了也别坐在这了,走吧,给后来的兄弟们腾个地方。”
潘涵润自知失言,一时间闭了口。幸亏食堂里大家都在聊天,声音嘈杂,若非有意关注谁也听不清他们究竟说了什么。
走出食堂,杨湘瑶接上刚才的话题:“其实我是挺看好火器的。”
从长远角度来看,如果这位皇帝能够一直保持他对火器这种新鲜事物的喜爱,其实是好事,虽然从这个时代的人的角度来看难以理解了些。有权力顶层的看中与推动,即便人才们只是为了讨皇帝欢心而进行技术革新,也能在事实上推动枪炮技术的发展。
“不是说它们现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啦,”她补充道,“火器问世不久,被应用于战争也不久。它还有巨大的改良空间。不像是刀枪这些冷兵器。从古至今,技术啊,材料啊,进步的路基本已经被走完了。现在所使用的刀剑,与百年前、百年后,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可是火器就不一样啦。射程也好、精准度也好、击发方式也好,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研究来慢慢改进的。相似的道路□□已经走过一遍了,火器自然也可以。它才刚刚诞生呢。”
他们踏过地上厚厚的积雪,脚下咯吱咯吱地响。月亮毫不吝惜地把它银白色的光华倾倒进靴子留下的凹陷里。
它已经见证过这片土地上过往千百年的刀光剑影,并且会一直悬在夜空,继续见证今后千百年间的纷飞战火。
冷兵器的时代终将结束。总有一天,寒夜中刀剑上映出的将不会再是清冷的月华,而是枪炮迸出的炽热夺目的红。
“它是属于未来的武器,而未来正一步步成为现实。我毫不怀疑这一点。”她笑,“如果你们问我为什么如此坚定的话……我只能说,天机不可泄露吧?”
第18章 世界的自我修复
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杨湘瑶早已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她待在房间里,闭上眼睛,如同翻开中图书馆里陈列的书籍一般,用几天的时间又仔细回顾了一遍记忆中原书长达数百万字的剧情。
罗崇亲口承认过当年那句“莫忘前程”是言灵,如果它的效果没有打什么折扣的话——她想这应该也是不太可能的事——那么这数百万字中确实是没有一个字提过祯国的国师宇文肃,也没有一场战斗运用过火器。
换言之,它们和她一样,是这段故事中的本不该存在之物。在她正式参与到故事中来之后,这些本不该在这段故事中出现的东西一个接一个上到台前。
她的出现让实力的天平出现了倾斜,许多原本曲折艰难的任务都因为她提前看过了剧本而规避了本应触发的风险。而作为国师宇文肃自然无法坐视本国的军队在武力与法术两个战场全面溃败,于是他会作出干预——也许还有些什么别的他们未探明的原因。对面国师亲自下场,熙国把持朝政的主和派们也不得不做出反应,此时尚不成熟但受皇帝看好的火器显然是个好选择。
所有事物都在原本设定的规则中发展,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合理,无可指摘。只有她知道,从她出现在这里开始,这合理的一切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
这个世界正在对自己进行修正,它在用自己的方式往那个倾斜的天平上增减砝码,让它重归平衡的状态,使得这个故事不会过早或者过晚地结束。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所知晓的故事线的价值一贬再贬,仅能用作参考。
为了验证它们的参考价值,杨湘瑶联系上了一些曾经找上门来、想要解除灾厄的委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