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女持家(458)

作者:你自己想吧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听了姜城的话,李安然诧异不已的转头看向姜城。

她什么时候说过这些话?她让人去军营里传消息了?怎么她本人都不知道有这码事。

姜城用余光看到李安然微张的嘴巴,眼底的惊奇疑虑,不由得心生笑意,面上却是不显露分毫,端着一副严肃虔诚的面庞望着众人。

“安然郡主,果然是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呀!”

威言长老对着李安然笑的和蔼慈祥的称赞着。

心里更是十分满意师兄做的决定了,收了这么有心的徒弟,实属师兄幸运事呀!

“多谢安然郡主。”听过姜城的话,法行不由的对李安然,也心生好感,萌生了感激之意。

虽然只是浅浅一语,但是举止之间,以及言语之间,表达着对李安然浓浓的谢意。

法行躬身对着李安然深表感谢的行了一礼。

“管事,使不得,我……我受不起,你快起身。”

李安然急忙伸手,想要搀扶起法行,但是不知道僧人们修行要不要避嫌,她收回了双手,不敢搀扶。

只好微微侧身,避过法行的行礼,一脸焦急,求助的望着身旁的姜城。

应该是姜城得到消息,自己想到了厨房失火后,僧人没办法吃饭,便在军营里安排了士兵做斋饭。

她虽然不清楚姜城为何把这份功劳安在她头上。

但是看着长老们对她的感激之意,心里还是有些回过神,反应过来,姜城是在帮她积累人气了。

看着姜城的目光,不由得带上了丝丝柔情。

收到李安然的求助,楚楚动人的眼神,姜城心里如浇了蜜水般甜蜜,被小女人求助的感觉真好。

上前微微弯身扶住法行鞠躬的动作。

“管事,我们这些小辈,为护国寺做些事情是应该的,比起你们整日在神明面前为国民祈祷的心意,我们为护国寺做的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在是不足挂齿。”

在一旁观看着的李安然,心里汗颜,她从来不知道,鼎鼎有名的大将军,还有如此油嘴滑舌的一面,她都感觉自愧不如了。

压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被放下了,两位长老和管事被姜城说的喜笑颜开。

正说着,林远身后跟着一众士兵,一群人扛着担子声势浩荡的来到了姜城面前,担子里放的就是斋饭。

李安然眼睛变得晶晶闪亮起来,她脸是因为看到了斋饭,心里有些喜悦,这么快饭就到了,原本还以为会挨会儿饿呢。

盼宜和修竹身上有伤,必须要确保按时用膳,刚才她还有些担心不能让两人按时吃饭到呢。

一旁的姜城,低头正好看到李安然眼睛发光惊喜的看向前方。

按照李安然的视线看过去,正好是林远的方位。

看着林远也是笑的一脸开心,姜城的脸瞬间黑了下来,这两人是彻底忽略了他的存在。

盯着林远的目光又是满眼的嫌弃。

长老、管事三人也是一脸惊喜的看着到来的士兵。

不用想,担子里放的就是斋饭了。

林远刚才有士兵跑来,向他汇报消息,说斋饭已经到了寺院门口了,忙去迎接众人。

接到一众士兵后,看着大家激情昂扬的姿态,他也被感染了。

忙带领众人迫切的来找姜城分享,毕竟这是姜城想出来的主意。

可是现在看着姜城眼睛里嫌弃的眼神,有些委屈,他又怎么惹到这个大将军了。

不过看着姜城这么不开心,林远忙正色,一脸认真的回复道。

“将军,此次前来护国寺的士兵有一百一十人,每个担子一端放有十五份斋饭……”

每个士兵挑了一个担子,担子两端都可存放食物,一端放了十五份斋饭,那么一个担子里总共就有三十份斋饭。

来了一百一十个士兵,就说明带了三千三百份饭。

算明白的李安然,转头询问。

“长老,管事,我们这边有三千三百份饭菜,不知道寺院里有多少僧人。”

李安然的言外之意,就是在询问饭菜够不够分给众人。

“够,够,够……”法行喜笑颜开的回答。

“郡主,我们寺院里大约有三千僧人,你们带来了三千三百份饭菜,一定够分。”

威言和严正心里也是满意至极。

姜城看着李安然,惊奇不已,小女人竟然算这么快。

应该是有什么办法吧,姜城心里好奇不已。

疑虑间,众士兵已经将肩上的担子卸了下来,放在了地上。

“法生师弟,你去带一些人,去把柴房里的废旧木板搬来一些。”

“是,师兄。”

在废墟之上打扫的僧人议论纷纷,有些疑惑寺院里怎么又忽然来了这么多士兵。

难道又有人犯罪了?

听着众人的议论声,威言转身对着僧人扬声道。

“大家安静一下,如今我们护国寺的厨房被烧毁了,没办法做饭。”

威言在此停顿了一下,注视着众人的反应。

众僧人虽然有小声议论的,但是没有一个大声喧哗抗议的,长期的修行佛法,让他们的心性已经达到了遇事可以平和安静。

“长老,没事儿,我们就当是修行功课了,锻炼心志了……。”

众僧人应声附和着,表示理解。

威言看着僧人的反应,满意的点点头,和严正对视一眼,两人交汇的目光里满是欣慰。

“不过,现在安然郡主已经委托姜大将军在军营里,为大家烧制了斋饭,现在这些担子里装的就是斋饭,我们大家要感谢安然郡主、姜将军以及军营里的士兵,对我们雪中送炭的帮助……”

僧人一个一个都满心欢喜,心里如威言长老所期望的那样,对帮助他们的人心生感谢。

对着李安然心里不止是感谢之意,更多的还是愧疚之意。

刚才他们还怀疑安然郡主是纵火的罪犯呢,可现在安然郡主完全不计前嫌的帮助他们。

第六百一十二章 低调行事

不一会儿,法生已经带僧人拿着木板回来了。

李安然和长老、管事的配合着,带领僧人准备搭建简易的帐篷。

一群人热火朝、齐心协力的一同努力,很快就有了帐篷的邹形。

帐篷就搭在了走廊旁的空地上,因为僧人比较多,所以在李安然和长老们协商下,大家一共搭建了三个简易帐篷。

苏洲安排着士兵井然有序的将斋饭抬到帐篷里。

每个帐篷里都放了斋饭,并安排了士兵发放,这样可以让僧人快速的领取到斋饭。

安排好一切,已经是辰时了,正好到了用早膳的时辰。

威言、严正、法行三人也是安排着兴高采烈的众僧人,排队有秩序的一个一个领取斋饭。

众僧人满怀欣喜的看着帐篷里的斋饭,刚才是条件有限,原以没办法按时吃到斋饭了,众人才寻思着把饿肚子也当作是修行心志的历练了。

现在安然郡主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马上大家就可以吃饭了。

以前只是听着来往的香客对安然郡主赞不绝口,现在他们亲身见识到了安然郡主的聪颖机智和心地善良,众人心里对李安然的拥护前所未有之高涨。

在护国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而远在京城的翰林院又是一番光景。

翰林院坐落在京城繁华的长安街上,是朝廷最重要的官署之一。

朝政中的事情虽然是皇帝自己裁决,但是翰林院却是掌权者不可或缺的智慧囊。

往日翰林院里除了修史要编导文书、史记外,事情不多,里面多为一些闲官。

最近皇帝正在集思广益,询问退役士兵以及解散士兵的归处,朝堂之上众臣跟随着皇帝的思路,都为此事作出了回应。

但是结果有些不尽人意,达不到皇帝的满意,太上皇也放出话来,务必要将此事处理好。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的气氛有些凝重,这几日上朝大家都是愁眉苦脸的,可是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为了尽早做出完美的解决方案,也为了在新皇心里留下尽职敬业的印象,众大臣每日下了早朝,就汇聚在翰林院或者别的院落商谈具体的方法。

翰林院的格局是坐北朝南,分别有三重门,第一重叫登盈门,进到头一间是六开间的厅堂。

再进去就是六开间的穿堂,然后是八开间的典簿厅。

戚国公就身处在典簿厅,如今他们戚国公一族在朝堂之上的威言不似往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