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832)

“……”淳嘉点着头,心道也不知道贵妃是否知道此事,又是否插手?

不过反正有皇城司去处置了,却也不急,等过两日,看看云风篁的反应再说。

这晚他就去含素宫看了淑妃,淑妃见着皇帝过来颇为欢喜,只是因着自己有孕在身不便服侍,陪皇帝闲话半晌,最终指了宫里一个宫嫔为其侍寝。

次日皇帝又去了皇后那,陪着楚王玩耍了好一会儿,尽管这中间三皇子靠上来被他无视了,顾箴心情到底松快了不少。

她也不是不知道皇帝忽然惦记起楚王八成有什么目的,未必就是一下子心疼起了这个所谓的嫡子,但她也不指望跟淳嘉真心实意,反正皇帝愿意敷衍他们母子,总比连表面功夫都不屑于做的好。

到第三天的时候,孙聿至太初宫禀告,说是已经查出谣言最早是谢氏子弟所为。

这个答案大大出乎皇帝的意料,虽然前两日才听说了谢氏子弟已经开始内斗了,但也没想到他们胆子这么大,至今连个像样的朝官都没出呢,就惦记着敢拿定北军、拿贵妃名节做文章了?

不过淳嘉由此也打消了对云风篁的怀疑,在他看来,贵妃这两年都在变着法子拉拔娘家,断不可能让他们作这个死。

他甚至心里有点儿同情贵妃了,前朝后宫都公认敏贵妃才貌双全有手腕,唯一制约她的就是出身不够高贵,不然的话,纪氏去后,后位压根不做第二人想。

结果现在看来,这谢氏哪里只是门楣不高啊,简直就是一群拖后腿的。

“可确认是谢氏子弟所为?”淳嘉思索再三,缓声问,“有没有可能,是他人所为,利用谢氏子弟初入宦场,识人不明,加以利用,以裹挟贵妃?”

孙聿琢磨了下皇帝这话的意思,迟疑道:“回陛下的话,据皇城司彻查,此事乃谢氏子弟心向定北军,欲取代戚九麓而为之!只是这结果乃仓促所得,臣却也不敢确认一准没有幕后真凶。”

他这是吃不准皇帝是不是要给谢氏撇清,另外找替罪羊,所以就没把话说死。

实际的意思就是这个事情已经查的很清楚了,就是谢氏子弟眼红戚九麓受到昭武伯的赏识,可能也是因为贵妃跟戚九麓曾为未婚夫妻,有着部分杀人灭口的打算,总之他们希望戚九麓去死。

“那后来怎么跟贵妃扯上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谣言不该提到贵妃才是。

孙聿道:“后来添油加醋的人却与谢氏子弟没甚关系,可能是其他人以讹传讹所致。”

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个谣言出来之后,起初还有人幕后操纵,传扬到一定程度之后,经过一重重的添油加醋,到最后没准就是面目全非,连始作俑者都认不出来了。

而且戚九麓同贵妃的事情,闹起来过很多次,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没准就是哪个长舌的随口添了两句起了头,之后就是四处蔓延。

淳嘉默然片刻,让他暂且告退,就让人去绚晴宫召云风篁过来。

半晌后看着步伐轻快似一无所知的贵妃笑意盈盈进门,他就有些不忍心,挥退左右,方才道:“阿篁,你近来可留意过你家里人?”

“我家里人怎么了?”云风篁还以为他要说谢氏受到攻讦的事儿,忙道,“莫不是他们办差不力?若是如此,还请陛下莫要同他们计较,毕竟谁年轻的时候不是这么过来的呢?他们对朝廷的心是极忠诚的,就是欠缺一些经验,还望陛下莫要嫌弃。”

本来要是计划如她所料,皇帝是收到云风篁以及谢氏都受到了无端的攻讦的消息才喊她过来,那么她这么一讲,皇帝八成会格外怜惜,告诉她不是谢氏子弟做差了事情,而是有人蓄意栽赃污蔑云云……云风篁再哭诉一番委屈,挑动皇帝的怒吼,这个事情既跟她没什么关系,又让幕后真凶没好日子过。

但现在么。

皇帝面上不忍之色愈重,欲言又止,片刻后叹口气,将孙聿前来禀告时写的折子拿给她:“你自己看吧。”

云风篁特别细致的带着一丝疑惑与忐忑接过折子一看,差点没气晕过去!!!

“陛下,妾身不敢质疑皇城司,但妾身家里人何至于如此愚蠢?”她捏着折子的手都在哆嗦,好一会儿,才咬着牙问皇帝,“再说了,谢氏门楣寒微,纵然二十一哥尚主之后,平步青云,余人也不过依着长公主府,于帝京勉强立足罢了。却哪里来这样的能耐,做成这样的事情?”

这话倒不是给谢氏子弟强词夺理,而是真心实意想不通。

谢氏有多少本事她自认为还是比较清楚的,如果那些谣言当真出自谢氏子弟之手,何以陈兢会查不出来?

现在这个血亲娘家最大的牌面无非是她以及谢无争,可能谢无争作为驸马在外头行动方便些,然而论权势地位,还是云风篁更胜一筹。

谢氏凭什么做小动作能瞒得过她的耳目???

……还是陈兢只是面子货,实际上是个废物???

“这里头肯定有人推波助澜。”皇帝只道她无法接受会有这么蠢的队友,语调越发温柔,“但事情的确是谢氏起的头……阿篁你也别生气了,这样的亲眷,早日认清他们的真面目也好。”

他趁势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有我护着,何必在意诸多兄弟子侄是贤是愚?”

只是他不这么讲还好,他这么讲了,云风篁反而怀疑起了他:莫不是皇城司没找到真正的罪魁祸首,又或者罪魁祸首比较棘手,比如慈母皇太后,故此皇帝授意底下人将谢氏子弟当成了替罪羊,好打消自己扶持娘家的念头?

“……”云风篁心念电转,认为这种时候毕竟谢氏子弟被捏着把柄,不宜与皇帝闹,便露出伤感之色,道,“古人说芝兰玉树,都愿意使之生于庭中。我也难以免俗啊!再说陛下政务繁忙,我一介女流不能为陛下分忧,也不好插手旁人家的事情,自然想着督促兄弟子侄,好生进学用功,以为陛下驱策。可谁知道他们竟然这样糊涂,才来帝京几天,就被三迷五道的,这样的事情也做得出来!”

皇帝安慰几句,就问她打算如何处置:“这些都是你家人,我也不忍苛责,只是这等事情,但凡开了头,若不给足教训,恐怕还有后来者,自恃血亲,叫你越发为难。”

云风篁若是心里不生疑惑,如今谁来劝她都没用,敢这么吃里扒外,就算是血亲,她也绝对不会手软!

但如今惊疑不定的,吃不准这些兄弟子侄是否冤枉,不免怀疑如果当真从重处置了,可不是等于自剪羽翼?

就作出不忍之色,凄然说道:“说是这么说,可他们都是跟我一起长大的血脉至亲。我在家里时,诸长辈都十分宠爱纵容,若是今儿个苛责其子嗣,将来却如何与长辈们交代?还请陛下念在他们初犯的份上,从轻发落罢!”

这决定倒是让皇帝有些诧异了,他自觉对贵妃的脾性还是很了解的,固然重视血脉亲族,但可能打小备受宠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缘故,贵妃更考虑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不是整个家族的利益。

不然她自己不能生,还能不效仿顾箴,弄俩谢氏女进来绵延子嗣?

所以这个事情的真相曝露出来后,在皇帝看来,贵妃八成不会善罢甘休,哪怕不至于将兄弟子侄都打落尘埃罢,也绝对不会轻饶。

但如今听着,却是想不了了之?

朕的贵妃这么心慈手软的吗?

淳嘉有点儿茫然,再三跟云风篁确认,就有点儿后悔,不该问贵妃的意思,应该安慰几句将人哄走,自己来个乾纲独断。

但现在懊恼也晚了,贵妃就在跟前珠泪盈盈的看着,软语央求他高抬贵手……淳嘉尽管心下不愿意,到底舍不得她这样忍辱负重的难过,最终犹豫良久,还是点了头,只道:“但这只是头一次,再有下回,就算阿篁你帮他们说情,我也不许了。”

云风篁抽抽噎噎的谢了恩,就推说不敢打扰皇帝处置政务,告退回后宫了。

皇帝只道她如今心情复杂,也就没留,还宽慰了几句,允诺晚上会去浣花殿。

然后云风篁回到浣花殿就将陈兢叫到跟前喝问:“之前谣言之事,方才陛下亲口言乃谢氏子弟所为,你到底是怎么做的事,连本宫娘家那几个才来帝京不几日的混账东西,都能将你蒙蔽过去?!”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