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600)

毕竟洛寒衣进宫也才不足一年,淳嘉对她不能说坏,论宠爱却还有个云风篁压在上面。最关键的是她跟云风篁的关系不好,不敢说对淳嘉宠爱贤妃有什么不满吧,可也因此对这位天子淡却了些许少女情怀。

她迄今也还没怀上,膝下的皇女不过是宫嫔所出,那宫嫔还是云风篁宫里出来的。

故此立场还是更加站在家族的这一方考虑。

“娘娘,这个事情不是这样的。”殷氏听着她这话,却是苦笑,“现在根本不是咱们四家愿意不愿意为这一个继后之位争斗起来的问题,而是陛下既然这么做了,那么从此以后,咱们必须做出疏远的姿态来。否则的话,就等于有着做下一个纪氏的心思。你说陛下隐忍多年,才联合摄政王将纪氏覆灭,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情况?”

“如此谁家出了继后,等若是拿了催命符。”

“那么我们辛辛苦苦的争取这个后位,又有什么意义?”

“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只能顺着陛下的意思来了。”

不然他们不但之前白干一场,还会得罪天子。

这是划不来的事情。

洛寒衣忍不住抱怨道:“这都是纪氏不好!当年神宗皇帝陛下对他们家何其信任厚爱!驾崩之际将太皇太后与孝宗先帝都托付给了他们!结果他们却欺孝宗年轻……”

“哪里有那么简单?”殷氏闻言却打断她的话,小声说道,“纪氏又不是傻的,他们当时虽然权倾朝野,却根本没有兵权在手,改朝换代根本不可能。如果可以,又怎么会愿意跟孝宗把关系闹僵?还不是孝宗登基之后,忌惮他们势大,想着打压?”

“纪氏自觉要没他们鼎力支持,神宗皇帝陛下都未必能够夺下储位。而且孝宗初登基时,也是有赖舅家扶持,才镇住一干老臣宗亲……地位才稳固呢就想着过河拆桥,换了谁心里高兴?”

“双方都觉得自己委屈,都觉得对方忘恩负义,这才闹了起来。”

“……可纪氏闹的也太过分了吧?不说君臣之义,就说孝宗先帝还是他们的嫡亲外甥,竟被硬生生的逼到郁郁而终!”洛寒衣不服气的说道,“要不是他们坏了规矩,咱们如今何必这样被陛下忌惮?”

殷氏哼笑道:“娘娘这真是小孩子话!这种事情,要么从开头就不闹,直接还政天子,告老还乡去。一旦闹了,双方心里有了芥蒂,谁敢退?万一退下去之后,就被赶尽杀绝呢?家里老太爷说过这个事情,倒是觉得,孝宗为君的资质差了些,若是换了今上这样的,呵!”

就淳嘉这种能隐忍的,换了他是孝宗,怕不表面上跟纪氏亲亲热热,哄的纪氏心花怒放,转过身来布局完了,一波送走舅家,还要送的天下人拍手称快。

怎么可能像孝宗那样,手里没捏两张牌呢就让舅家察觉到他的不满了?

思及当今这位天子的做派,殷氏叹道,“罢了,陛下既然有着提醒,显然也是不想君臣之间,走到孝宗与纪氏那种程度的。咱们家本来也没有不臣的心思,这么着,回头让老太爷去处置罢。咱们就在宫里规规矩矩的过日子……且等家里消息。”

有纪氏的前车之辙在,皇帝提前暗示已经很给面子了。

总比前一天还被淳嘉好言好语哄着,后一日就全家老小一起下去见先帝的好。

洛寒衣咬着唇:“当初家里是信了慈母皇太后的话,真心实意给陛下做事儿的,陛下却这样设计咱们,实在是……实在……有违明君心胸!”

“快不要说这样的话了!”殷氏皱眉,“明君明君,你道古往今来的明君,只有光明磊落的手段么?陛下这一手虽然摆了咱们四家一道,但老太爷也说,今上虽然年轻,这驾驭臣下的手段却不差,是能够中兴国朝的君主,不可轻慢!”

“而且就算在道义上,陛下哪里做错了?”

“本来咱们四家也是为了继后之位才下场的,这会儿陛下有说不给咱们?他不但给了,还打算让咱们自己商量,这说到哪里,能说陛下不对?”

至于说这中间淳嘉早有准备,让他们四家功劳相若……这就是他的手段高明了。

如果四家早点察觉,或者有某一家能够顶着天子的算计脱颖而出,那也是他们的本事——这种都是君臣之间正常的博弈,合乎规矩。

殷氏劝洛寒衣:“事已至此,咱们也别多说什么了,且等着家里消息罢。”

与此同时,云风篁正在太初宫里跟淳嘉抱怨:“妾身还真以为慈母皇太后念着妾身呢,结果去了之后,却被慈母皇太后追问谁做继后更合适,您说这不是为难妾身么!这种话叫妾身怎么接?陛下非要妾身做难人,直说就好了,干什么非要转这么个弯,弄的妾身措手不及的,好不尴尬……最后给慈母皇太后支了个招,也不知道太后她是否满意?”

淳嘉闻言微怔,想了一想才歉然说道:“是朕考虑不周了,之前跟母后说起继后人选时,提了一句说皇长子养在你膝下,继后总要能够容得下你才是。不想母后听进去了,这不就亲自问问你的意思么?这事儿当初就是朕跟母后去许诺的,如今要怎么个处置也肯定是朕跟母后安排,哪里可能让你去说?”

云风篁将信将疑的看着他:“这么说是妾身误会慈母皇太后了?”

“母后让你去跟那几家说什么了?”淳嘉不答反问。

见云风篁摇头,他放了点心,就道,“你看,母后其实就是私下里问问你的意思,毕竟穰儿秾儿那么可爱,母后也是极喜欢的。”

他要是说袁太后真心实意希望继后能够容得下云风篁,云风篁是肯定不相信的。

但提到公襄穰跟公襄秾吧,袁太后不能说像对齐王公襄茁那样重视,到底也还算记挂,倒是显得比较可信了。

云风篁犹豫了会儿,嘟囔道:“那您也不早说,害得妾身好不担心……就怕说错了话,惹了太后娘娘不喜。”

淳嘉不好意思说出母后不会跟你计较这种虚伪的话,只得岔开话题:“对了,这回中秋宴,未知预备得如何了?”

第167章 纪凌紫离宫

虽然说这是淳嘉亲政后的第二个中秋节,听着仿佛不如头一个重要,但意义完全是不一样的。

因为上一个中秋节时,淳嘉还只是站在后面,用扶持云风篁主持宫宴的形式,来侧面打压纪氏,宣告他在宫闱里逐渐恢复话语权的状况。

但这一次,却是淳嘉亲自的一个亮相。

显赫三朝的纪氏在节日前夕覆灭,皇权为权臣压制的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虽然对于淳嘉本人来说,还有个摄政王虎视眈眈在侧……但摄政王到底也姓公襄。

公襄家的内斗,跟君臣之间的争斗,对于文武百官,乃至于众多宗亲来说,是两回事。

所以这回的中秋节宴,淳嘉还是比较重视的。

比较重视的意思是:由于地位稳固底气足的缘故,淳嘉反而没有了大肆庆贺、郑重其事的冲动。

只吩咐规规矩矩的来,不出乱子就好。

云风篁应付着就很轻松,这会儿便笑着道:“您放心罢,都安排着呢。”

就给他说了些章程,没什么新奇的,还是去年那一套,略加了些奢华,以示一年更比一年好。

果然淳嘉没什么意见,还夸她做的好。

毕竟才发生的大事,注定那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放在帝王的一举一动上,宴会再好,估计大部分人都没心思享受。

淳嘉在这种事情上素来就不是很讲究,场面上过得去就好。

两人说了一回节宴的事情,就有宫人来禀告,说是皇后在外面脱簪待罪,请皇帝定夺。

“这是皇后娘娘第二次请罪了吧?”云风篁闻言就说,“陛下快出去瞧瞧罢,这会儿天气也凉了,仔细冻着了皇后娘娘。”

淳嘉“嗯”了声,起身往外走。

云风篁也没去看热闹,自顾自在屋子里喝着茶。

过了会儿,淳嘉也没回来,她才让清人:“去瞧瞧。”

清人来去都很快:“娘娘,陛下不在外头了,说是带着皇后娘娘出宫去了。”

“出宫?”云风篁很是意外,“去哪里?”

清人声音一低:“说是去一趟纪府。”

“……约莫是吊唁那一家子。”云风篁反应过来,撇撇嘴,“陛下倒是心胸开阔,听说还给邺国公他们追封了不坏的谥号?”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