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个懂事的,听到这话就该明白,主帅还是有回护之意的。
结果士卒本来就悲痛欲绝,闻言转过头来就趁看着他的人不注意时,直接自戕了!
现在好了,就是昭武伯不在乎自己的面子,愿意让贵妃出气,这……总不能将尸体运过来让贵妃分尸罢?
“……”顾箴只觉得一阵晕眩,她设想了下,如果昭武伯遇见类似的事情,她会妥协吗?她也不会啊!
她还一直自诩平常性-子不错呢!!!
何况是敏贵妃?
那可是个没人招惹她她就能下毒手的主儿,何况是杀父仇人!
“那现在家里打算怎么办?”皇后心力交瘁的问,“难不成是给贵妃解释?这种事情……是解释得过来的么?”
昭武伯夫人叹道:“你祖父也是这个意思,说这么大的恩怨,咱们家是不可避免要被贵妃恨上了,解释是不可能解释得清楚的。故此让我进宫,却是提醒你往后留个心眼。贵妃就算从前还有可能放下野心,同你们娘儿几个和睦共处,往后却绝无这种可能……唉,这都是什么事儿啊,好端端的……索性陛下英明,等你父亲回来之后面圣,必然也会为你提到这方面,陛下往后应该会多照拂些你的。”
迟疑了下,到底还是说道,“若是往后贵妃拿这事儿针对你,你忍着点,至少忍到陛下对她怜惜之情消磨殆尽之后。不然,就算陛下还是着意立嫡子的,少不得对绚晴宫上下心存愧疚,别闹出当年摄政王那样的事情,叫晋王手里拿到不该拿的东西!”
“我倒是愿意忍,但贵妃的手段,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慈母皇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灯了,可是你看,还不是回去了扶阳郡?”皇后苦笑出声,说道,“我这两年……许是有这年岁了,身子骨儿越发的不甚好了。这么下去,我真怕自己熬不过贵妃啊!本来,她就比我小了近十岁,这会儿若是再多磋磨些,我怕我守不到十二他们长大。到时候,家里可有机灵的女孩子,能够接这继后之位?就算有,贵妃能看着?”
昭武伯夫人闻言一怔,下意识的端详了一番女儿,却见顾箴轮廓粗看还算白皙秀美,然而因着这两年频繁遭到打击,长年生活在忧虑恐惧之中,眼角眉梢都透着疲乏,仔细看去,已然细纹横生,却颇见衰老。
她心里就是难过,低声道:“这些年实在苦了你了!”
皇后是真的心灰意冷,好不容易熬到贵妃愿意消停,不管是真心消停还是假意,至少让她在后宫过了两天太平日子罢,这就出了这么一件事儿……
顾箴这一瞬间都恨不得当场去世算了。
敏贵妃年轻,还有精力折腾,她可真的遭不住。
当然这样的软弱也只是片刻罢了,被昭武伯夫人安抚了一番,顾箴收拾心情,勉强笑道:“这两年事情多,有些心烦意乱。不过,小十跟十二年幼,怎么可能不熬呢?家里花了那许多心力,总算到今日了,断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她们母女俩窃窃私语的时候,云风篁正在浣花殿中攥着密信放声大哭:“若说之前怀疑昭武伯还是揣测,此番何啻是如山铁证!!!什么士卒畏惧处置自戕当场,他昭武伯行伍多年,若是连自家士卒都看不住,还能执掌定北军这许多时候?!说是杀人灭口还差不多!!!”
她压根就不信什么士卒激愤之下自行所为!
军中最讲究的就是令行禁止。
顾芳树行伍出身,带兵多年,这么点儿事情都做不到,还混个什么?
像清人这些侍者,谁不是家人惨遭屠戮?可是呢?哭完之后,还不是照常伺候主子?连提出来跟谢细雨他们一起回去看看都没有!
云风篁不相信顾芳树调教属下的手段还不如自己。
“……这封信是谁送过来的?”半晌,她止住悲声,哽咽着问清人。
清人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低声说道:“是……戚氏那边辗转送到十八公子在帝京的住处的。除了信之外,还带了几句话。”
云风篁心头百味陈杂,道:“都是什么话?”
“戚氏……来人说,这事儿似乎有些内情,让娘娘不要轻举妄动。”清人抿着嘴,紧紧攥着拳,道,“戚氏……那边的意思是,谢氏其他人也还罢了,因为当日韦纥来去如风,城破之际一片混乱,暂时也查不出什么。但老爷这事儿,似乎昭武伯乃是误打误撞才撞见的。本来那些韦纥人打算带着老爷回去跟细珐复命来着……”
她转述的时候非常担心,是怕引起云风篁的激愤反应。
毕竟云风篁兄妹本来就怀疑昭武伯了,这时候戚九麓却暗示昭武伯未必是真凶,结合戚九麓从进入定北军就为昭武伯看重的消息,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在给顾芳树开脱。
“……”索性云风篁冷静的很快,她沉默了一阵,就没有发作,只缓缓道,“他既然这么讲,想必不是空口白牙?”
清人小声道:“说是还在查,但凡有消息,会立刻送过来。”
云风篁闭上眼,思索片刻,问:“可知道戚氏这一次,损失如何?”
“回娘娘的话。”闻言清人声带哽咽,“戚氏旁支折损不算,主支的话,除却城破之际了断的女眷、孩童、老弱,余者……几乎都逃出生天了!!!”
云风篁面色猝然变化,良久,她极缓慢的说道:“你说……这是戚氏福泽深厚,还是……戚九麓他……的确深得昭武伯厚爱?”
清人恸哭出声:“娘娘,婢子不知道!不知道!!!”
她跪下来,膝行到云风篁跟前,扶着她的手臂,呜咽着央求,“娘娘聪慧,婢子不能及万一!只求娘娘明察秋毫,为婢子的家人、也为谢氏报仇雪恨!”
云风篁无动于衷的任凭她摇晃着,指尖心底,尽是一片冰凉。
第332章 再试一次
前朝淳嘉听着雁引禀告的消息,微微皱眉:“那士卒底细确定查清楚了?的确是自己临时起意,不是受人指使?”
无怪他这样怀疑,原本后宫这经年以来,因着贵妃的退让,从言语到行动都展现出要为了亲生的十五皇子洗心革面的决心,逐渐平静。
两位搞事情的皇太后远遁扶阳郡,心爱的贵妃息事宁人,不讨喜但能力家世都符合公襄氏利益需求的皇后相安无事……这是皇帝最舒坦的时候了。谁知道这才几天过去,北面风云突变,贵妃合族几乎被一锅端不说,如今皇后之父更是间接同贵妃有了杀父之仇,这很难不让皇帝怀疑是有人蓄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贵妃跟皇后斗起来。
他也没忘记纪明玕,“之前不是说纪氏余孽就是朝北面跑的?后来呢?”
雁引为难道:“纪明玕一行人逃出焉陵府后,皇城司原本打算紧追不放的。但后来前朝后宫接二连三的出事,还都是急事,临时抽调了许多人,所以就……”
这真的不是皇城司不行,而是当时纪明玕等人被堵住后,眼看着插翅难飞,结果帝京这边,又是宫变,又是皇太后与嫡皇子溺水,又是八皇子生世扑朔迷离,又是皇后谋害楚王……跟着没多久,就又出了天花的事儿,他们作为天子耳目,原本人数也不算少了。可是经过孝宗、摄政王这两代主子的动荡后,到了淳嘉手里,皇城司势力原本已经缩水不少,再加上皇帝肯定不能信任给摄政王办过事的人,少不得进行一些拾掇。
然后赶上事情频发,可不是人手捉襟见肘?
之前,皇城司使孙聿甚至都没了。
这般应接无暇,再耳聪目明的机构少不得疲于应命,否则也不会让纪明玕逃出生天了。
淳嘉心里有数,此刻也没责怪,只道:“那士卒呢?昭武伯跟靖宁侯都在北面,发生这事儿之后,没查么?”
“查了。”雁引小声禀告道,“那士卒世居会州,据说同谢氏旁支还有点儿转弯抹角的远亲关系。其妻也的确出了名的贤惠孝顺,此番罹难,乡人之中的幸存者无不掩面叹息……明面上瞧着,倒也的确合情合理。不过……昭武伯不敢说什么,只上了密折请罪,说自己领兵无方。靖宁侯倒是上了表书为昭武伯求情,说他在盐州这些日子观察下来,昭武伯在军中威望极高,常理来说,那士卒就算不忿昭武伯会因谢蹇妥协,也该先与主帅争辩,未果之后,方才可能行险射杀……如此直接悍然出手,实在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