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1069)

撺掇袁奇怀他们谋害慈母皇太后……这个事情,顾氏的的确确没有做。

淳嘉不是那种好忽悠的庸主,恰恰相反,他深沉的让诸多老臣都不敢造次。

顾老太爷在心底迅速盘算了一番,朝上辩论输了,甚至吃亏了,不要紧,这么大的罪名,不可能说这么三言两语就敲定的,皇帝心里有数,也不会按着顾氏的脑袋认罪。甚至出于皇帝忌讳纪氏那样外戚的需要,他现在输了、丢脸了,没准还是合乎了皇帝的心意。

倒是一个劲的辩驳、说出不该说的话来,更加的危险。

若这过程里得罪了淳嘉,失了圣心,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想到此处,顾老太爷也不去挑剔孟氏洛氏两位家主言辞中的漏洞,只老泪纵横,一个劲的给丹墀上磕头,说着冤枉。

果然他这么做了之后,淳嘉沉默片刻,不冷不热的叫停了这场闹剧,却是亲自盯着两位家主,将他们说辞从头到尾翻来覆去问了好几遍,仔细挑剔各种破绽谬误……索性这两位世家出身,祖祖辈辈都不缺殿前奏对的经验。又知道淳嘉精明,敢到他跟前来讲的说辞,当然不会没有准备。

此刻双双流着泪,十分可怜的样子,将一套说辞背的流利非常,前因后果清清楚楚,各种细节也是处处吻合,别说淳嘉一个人,旁听的臣子们也发现,一点儿错都挑剔不出来。

所以……

这肯定是假的啊!

这两位家主一上来怎么说的?

一早的事情了,当初都没发现,最近才渐渐察觉出端倪,想查清楚了再禀告的,结果查访过程走漏风声才叫顾氏开始灭口……既然如此,会有这样周全的说辞呈上来吗?当真如此,就该问问他们这说辞搁不那么精明的大理寺卿跟前都能直接定罪了,做什么还不禀告天子?

是什么居心!

“求陛下为臣做主!为臣合家做主啊!”两位家主心里也清楚这番造假瞒不过皇帝以及重臣们,不过他们也不在乎。

毕竟,这次是顾氏先开始的不是吗?

本来顾箴这个继后的后位,就是从他们这几家手里抢走的。

这些年来,洛氏孟氏殷氏欧阳氏家的嫡女,在宫闱里一向乖巧懂事,哪怕才进宫年少气盛的时候,她们也就试探过贵妃云风篁罢了,对顾箴,可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

结果呢?

顾箴自己无能,查不出来谋害贵妃的真凶,竟然想拖了洛氏孟氏的女儿去顶缸……顾箴能栽赃,两家凭什么不能反抗?

知道皇帝有意延续国朝迄今的礼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又忌讳纪氏的教训,不希望后族太强盛皇后太精明,故而挑挑选选之下,顾氏与顾箴最合适。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淳嘉不会动顾氏跟顾箴。

但两家家主自觉皇帝就算满意顾氏这个后族,还有顾箴这个不算聪慧的皇后,他们两家也非无名之辈,在天子心目中,不可能全无地位。

既然如此,没事找事还可能被淳嘉收拾。

如今有理有据的反击,皇帝总不至于不问青红皂白的针对他们吧?

说穿了,顾氏对皇帝来说,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功劳,就连远征韦纥,因着种种缘故,本来应该是宣扬国威的顺风仗,也打成了陷入泥沼的尴尬。

论起来还不如洛氏孟氏殷氏欧阳氏,好歹在淳嘉夺权、覆灭纪氏上出过力呢?

皇帝一直护着这一家无非是觉得他们这种看似人丁兴旺大权在握实际上后继无人的名门,适合做后族。

可不是对他们有着什么深厚的情分!

“……昨日夜袭尔家的死士,如何证明出自顾氏?”帝座上淳嘉的大概想法,的确与两家家主揣摩的差不多。

最近顾氏跟顾箴给他惹了不少麻烦,叫他没少操心。

这要是贵妃那种他真心实意喜欢的呢,他操心之余少不得还要心疼一番。

但无论顾氏还是顾箴,都不是他真心所爱,不过是权衡利弊之下觉得合适罢了。

故此,就很烦。

此刻见两家家主一口咬定了顾氏杀人放火想灭口,还拖出兴宁伯府、慈母皇太后来栽赃陷害,哪里不知道,他们未必真的要将这样的罪名扣到顾氏头上去,不过是为婉妃靖妃抱不平,顺带出一口当年被夺走继后之位的气。

这样的话……

皇帝沉思片刻,便问,“既然是死士,又是行这等大逆不道之举,难道还会留下什么凭据不成?”

“陛下,那些死士身上的确没有什么凭证。”两家家主对望一眼,面色都有些古怪,却还是说道,“但……他们身上都有着定北军中的痕迹,臣等原本不知,是因为洛氏嫡子洛铁衣也在定北军中效力,曾安排几个残疾老卒入府做事。却是那几个老卒发现的!试问天下除了顾氏之外,还有谁人能够驱使定北军出来的士族充当死士?!”

这话令君臣都是一惊,齐齐看向顾老太爷!

顾老太爷本来做好了放弃挣扎的准备来博取皇帝的同情,心下还寻思着自己这么做也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云云……闻言整个都惊了:“这……这怎么可能!!!”

第231章 冤魂作祟

“娘娘,前朝出事儿了!”小内侍气喘吁吁的穿庭过院,才初夏时候,却跑的满头大汗面红耳赤,隔着屏风扑到在地,顾不得问候,一迭声的禀告,“孟氏洛氏两家家主联手状告顾氏与皇后乃是撺掇袁氏谋害慈母皇太后的罪魁祸首!且昨晚上派遣出自定北军的死士,欲对二族杀人灭口!”

里头云风篁才被伺候着喝完一盏参汤,正漱着口,闻言一皱眉,接过清人递来的帕子按了按嘴角,沉声吩咐:“仔细说来!”

小内侍三言两语说了经过,清人听着就是高兴,小声问:“娘娘,这下子,顾氏恐怕要不好了罢?”

“顾氏……”云风篁却没笑,反而蹙起眉,沉吟片刻,摇头道,“不好说。”

清人不解道:“娘娘,为何还不好说?就算陛下再怎么纵容顾氏,可他们竟然将定北军中士卒训练为死士,这……这陛下怎么可能容忍?而且北面已经有靖宁侯前往,就算昭武伯有着不臣之心,料想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随军远征的子弟里头,如明惠大长公主殿下的驸马之流,前些日子,也都回来了!陛下却还担心什么呢?”

“陛下对顾氏不是纵容,而是因为这一家子最符合陛下的心思。”云风篁冷冷说道,“他们的后辈人数众多却没有特别出挑的,就算成为后族也不会威胁到将来的新君!这个道理,本宫这两年既然渐渐明白过来,自然不会指望顾氏跟皇后,只是寻常过错,就会惹得陛下雷霆大怒……”

当初元后纪凌紫去位,后位空悬之际,云风篁想方设法的撺掇淳嘉毁诺,改立顾箴。

当时以为得计,后来想想这根本也是淳嘉的打算。

毕竟孟氏洛氏殷氏欧阳氏的后嗣之中,不乏出挑的子弟。

对于从纪氏手底下侥幸逃出生天的淳嘉来说,恐怕从起初就没打算当真立这几家的女儿做皇后……袁太后与淳嘉,怕是一开始已经准备了毁诺。

淳嘉肯那么爽快的应下,不过是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哄宠妃高兴……

云风篁定了定神,这事儿反应过来之后,她不可能不羞恼,但要说十分的生气倒也没有。

因为当时那种情况下,顾箴为后对她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换了洛氏这几家的女儿上位的话,皇后亲生的皇子,再加上强势又不愚蠢的后族支持,云风篁估摸着自己只能熬到淳嘉年老之后昏庸,还要确保自己不失宠,再撺掇着皇帝干掉后族嫡子改立自己的孩子……时间太长风险太大,犯不着,实在犯不着。

“顾氏将定北军士卒栽培为自家死士,这若是真的,那顾氏自然再无幸免的道理!”云风篁看了眼清人,缓声说道,“问题是,顾氏其他人也还罢了,在帝京这边当家的顾老太爷可不是傻子!且不说顾氏是否这么做了,就算真的这么做了,顾老太爷怎么可能让这样的死士在帝京之中出手,还叫孟氏洛氏抓住了把柄?按照陛下的性-子,现在绝对不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

现在去跟淳嘉说顾氏的坏话,没准皇帝都要怀疑这些死士是她串通了什么人搞的呢!

毕竟提到定北军,帝京上下固然第一时间想到昭武伯,想到顾氏。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