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火气瞬间就冲了上来,几步上前揪住了他的衣襟。
那天她到底跟谢鸿说了什么,沐清嘉问过好几次,不是她不想说,而是她真的记不清了。
一开始只是谢鸿在自斟自饮,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连她也跟着一起喝上了。
她的酒量很一般,没过多久就醉得不省人事,最后是兄长送她回宫的。
酒醒之后,她什么都忘了,只记得自己拉着兄长去找谢鸿,然后似乎对他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具体说了什么,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阿爹得知她偷溜出宫,还跑去见谢鸿,直接就禁了她的足。也没有多久,只短短三天,正好让她缓缓宿醉的头痛。
三天之后,她解了禁,得以踏出玉章殿,这才知道谢鸿已经启程离开京城,前往南边剿匪。
他一去便是数年,再相见时,就已经是冷漠寡言的样子,每每遇到,总是三两句话草草结束交谈,一副拒她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以前她一直以为谢鸿在生她的气,谁让她这个前未婚妻什么忙也帮不上,连安慰一下人都不会,还在他陷入低谷的时候,跑去他家骂了他一顿。
以他的傲气,怎么可能平心静气地跟她好好说话?
可如今看来,她猜错了!
全错了!
他跟她划开界限,连话也不想多说,不是因为生气,而是因为……
她定亲了。
多年之前,婚约还在的时候,他们都排斥这桩婚事,却不得不听从皇命。
那时候,她总觉得他日成婚之后,她的余生可以一眼望到尽头,无非就是吵吵嚷嚷,直至相看两厌。
唯独没有谢鸿对她情根深种这一项。
如果是别人,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但谢鸿……
他终究是不一样的。
闻着空气中的蜡梅花香,姬璃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临睡过去之前,她又忍不住地想,如果一切只是她想太多就好了!
她宁愿这一切只是她的自作多情。
她知道谢鸿也住在春澜园,连着几天,出门都尽量避开他。在她还没有理清头绪之前,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谢鸿。
--
春澜园初雪未霁,北方也传来消息说,今年雍燕二州连降暴雪,幸好谢煦早有准备,损失才没有那么大。
永定帝听闻此事,连忙召集了几个大臣到听政殿中商议赈灾的事。
大梁地域辽阔,各种旱涝灾荒不时都有,朝廷自有一套固定的流程应对这些。虽然打了好些年的仗,户部的钱粮还算充足,此时只需挑出一个合适的人选,让他尽快带着钱粮前往北方赈灾,雍燕二州的百姓便安然度过这一个冬天。
永定帝更担心戎人那边,雍燕二州已是这么大的风雪,草原上肯定更糟。戎人损失惨重,于大梁而言,当然是有利的。永定帝只担心他们损失了太多的牛羊,会趁着年关将至,大梁防备有些松懈的时候,突然杀过来抢人抢粮。
于是连发数道旨意,命令谢煦他们加强防备。
姬璃和沐清嘉过去的时候,永定帝仍有些愁眉不展。
卢良骓见她们来了,连忙上前低声说:“北方出了雪灾,圣人心情不好,还请公主和郡主好生劝圣人保重龙体,勿要忧虑过度。”
姬璃点头说知道了,便让卢良骓摆膳。
晚膳摆上来之后,永定帝确实没什么胃口,姬璃和沐清嘉便在旁边劝了几句,又一左一右地帮他布菜。
永定帝这才笑了起来,看着姬璃说道:“今天户部侍郎跟我提了一下,说来年谢鸿早晚都是要去北方的,何不让他带着赈灾的物资提前过去,岂不两便?”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1-12 12:00:00~2020-11-18 00:32: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十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9章 民间售药
永定帝突然提起谢鸿,姬璃愣了一下,方才应道:“确实是两相得宜的做法,谢二哥一直都想着早日北上备战的。”
说是这么说,心里却是在想,这事放在之前,谢鸿肯定会马上同意,但现在……
她也不知道他现在是怎么想的,说的时候难免有些心虚。
永定帝点点头,又叹道:“为父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原本是想答应,可转念一想,谢鸿行军打仗至今,从未赈过灾,还是再看看吧!”
其实就算派谢鸿去,他要做的也只是将钱粮随军押送过去而已,赈灾的事完全可以交给当地的官员去做,若是担心其中有中饱私囊之事,大可再派几位钦差过去。
不过阿爹应当有他的考量,姬璃也没有多问。
晚膳不宜用太多,以免夜里积食。父女舅甥三人用完膳,卢良骓命人撤下桌上的残羹,又奉了茶水上来。
姬璃端起茶盏,却没有喝:“阿爹,这一次赈灾,御药局也要送些成药过去?”
永定帝点头道:“当然,雍燕二州百废待兴,如今又遇到雪灾,钱粮医药都是急需之物。”
御药局不但掌管着宫廷用药,军中所需的种种成药也出自于这里。因为供应量十分庞大,还特意划出了一个合药局,专门为大梁各军制作成药,如遇灾情,也会奉命和制所需的药物,由指派的医官送往灾区。
这个合药局做出来的成药,论价值论效果,当然比不上宫中用药,原本走的就是价廉实用的路线。
姬璃道:“阿爹,民间药价高昂,而且时有奸商以劣充好,倘若朝廷只是平稳药价,惩治奸商,也不是完全之策。”
永定帝知道女儿这么说,肯定是想到什么主意了,不由含笑看着她:“那阿璃可想到什么好办法了?”
沐清嘉也一脸期待地看着她。
姬璃抿嘴笑道:“女儿是想,何不让御药局多做一些成药出来,平价卖给百姓?”
历代以来,朝廷在各地都设有六疾馆、育婴堂等,以收养孤苦无依的百姓,如遇天灾,也会让当地的医官施医赠药、收治伤病。
但是把御药局的药卖给百姓,还是一件从未有过之事。
永定帝的神情瞬间认真起来:“阿璃且仔细说说看!”
姬璃让听雪拿出一只药匣,里面装着各种成药,外用内服皆有,谢鸿给她的冻疮膏也在其中。
“这些是女儿收集的成药,均是产自于御药局的合药所。我问过随行的太医,这些成药大多用在军中,用料虽不名贵,但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放在民间也是上等的良药。”
永定帝随手看了一下药匣里的药:“这些年为了对付戎人,与军中有关之事,为父都抓得很紧。军中用药事关将士性命,不可草率,所以这合药局的药,选的都是道地的药材,方子也是太医院的人精心拟出来的,药效自不必说。只是这价格……放到民间,百姓用得起吗?”
姬璃道:“这个女儿也说不好。民间的成药,或是出自私家经营,或者出自寺庙道观,功效价格皆有不同。不过,听说尹院判家中就有一间药铺,还有几位弟子在京中坐馆行医,民间药价如何,他们肯定比女儿清楚。”
“倘若朝廷制作的成药价格更低,这倒不失为一个惠及百姓的好办法,推行至大梁各州,甚至能倒逼各地药店降低药价,百姓也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阿璃,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姬璃笑道:“这个办法并非是女儿先想出来的,前朝早有人提过,由朝廷开办药局,专门向民间出售各种药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实施,只在典籍中留下几行记录。”
之前为了在宫中开办女医学馆的事,她几次翻找前朝典籍,才偶然看到了这一条。
永定帝心中颇为动容,女儿总是如此心善,婚姻不顺还惦记着百姓,献上良策又不愿居功,这么好的女儿到哪里去找?
就这样还有人暗暗埋怨他偏心!
……说得没错!
他就偏心向着这样的女儿,有什么问题?!
永定帝干咳一声,道:“《大梁药典》完成之后,傅逸明数次上书,请求再编一本方书,收集所有的海内海外名方,整理成书,并颁行天下。阿爹同意了,宫中珍藏的各种药方也都抄录了一份,交给他去整理。
“如果这个药局开起来,也不一定只卖成药,方剂散药都可以卖。至于具体的方子,让傅逸明和太医们去头疼吧!行医用药的事,咱们父女俩也不大懂,还得听一听他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