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换个驸马+番外(14)

作者:棠与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乐融把之前对永定帝讲的话又说了一遍,又补充道:“这些都是公主遣人跟我讲的,以防有谁突然问起,一问三不知的话,就露馅了。”

茂国公点了点头:“公主行事向来周全,只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别的不说,便是她自己,青春年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她难道就愿意一直这样下去?” 

乐融又喝了口酒,不知是永定帝和父母给的压力太大,还是被茂国公那一句“齐人之福”说动了,他想了许久,终于下了决心。

他站起身来,朝茂国公一拜:“以往是儿狂妄了,总让爹娘为我操心!”

茂国公伸手连忙扶起了他,笑着问道:“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还请阿爹教我!”

茂国公笑道:“公主嘴上不说,心里肯定对你和斯柔的事耿耿于怀,女人嘛,总会有几分醋性的!不过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就算公主心里有气,也该消散得差不多了吧?再不然,就让斯柔搬去京郊的庄子里住着,双方避开了,自然相安无事!”

乐融忙道:“阿爹,阿柔素来体弱,又怀了身子,去了庄子恐怕照应不到她和孩子。”

“你倒是会怜香惜玉!你要是肯把这份心分一点给公主,多让让她,你们之间未必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乐融垂头听训,不敢辩驳。

“好了,阿爹也不是要教训你,只是希望你和公主夫妻和睦,我们也就安心了。如今你心思回转,想必公主见了,心里也是欢喜的。我儿如此聪慧,该怎么做不用我多说,等公主哪天过来,就让你母亲帮你安排!”

“儿明白了!”

父子俩喝完了酒,茂国公哼着小曲回到正堂那边,齐夫人见他面露喜色,忙迎了上来:“怎么样?阿融听进去了?”

茂国公自得一笑:“老父出马,他怎敢不依?”

“还是你有办法!”齐夫人也笑了起来。

茂国公在软榻上坐下,早有丫鬟送了解酒汤进来,茂国公端起来呷了一口。

“这也是时候到了!他守着你那个外甥女守了那么久,朝夕相对的,再好的情分,也有腻味的时候。何况斯柔又怀孕了,不能让他近身,他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这男人一旦开了荤,就大不一样了!”

“你倒是挺清楚的!”齐夫人瞪了他一眼。

茂国公探身拍了拍妻子的手,笑道:“你我都是多少年的老夫老妻了,别跟小儿女似的那样计较!这段时间,你记得看着你那个外甥女,公主来的时候,拘着她些,别让她到处乱跑。她从小就没了爹娘,心思难免有些敏感,你得找个机会,好好跟她说清楚,哪有妾室一直霸着郎君不放的!”

“知道了,我会跟她说的。”齐夫人应道。

茂国公点点头,背着手出去了,自去宠妾处歇息。

转眼便到了姬璃向姑舅问安的日子,这天用过早膳之后,她像往常一样轻车简从来到茂国公府。

乐曜过世之后,他的几个儿子就分家了,如今的茂国公府里只住着乐康这一房。

乐融是乐康的长子,他下面还有几个兄弟姊妹,其中年纪最长的一个妹妹已经嫁人了,其余的都尚未成婚。

姬璃来到茂国公府的时候,乐康上朝去了,乐融在翰林院当值,几个弟弟要出门上学,因此府里只有女眷在家。

双方见礼完毕,乐家的几个姑娘有自己的功课,便先行告退了。

以往姬璃来国公府,很多时候只是略坐一坐就回去。不过今天齐夫人兴致很高,一直拉着她闲话家常,下首还有几个茂国公的妾室作陪。

其中有一名姓柳的妾室很是能说会道,平平无奇的小事从她的嘴里说出来,也能变得十分有趣。

姬璃听着听着便忘了时间,转眼午时已近,乐融也从翰林院回来了。

他踏进正堂向齐夫人问安,看到姬璃也在,似乎有些诧异。很快他就回过神来,举步走向姬璃,如玉般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个完美的笑容。

“公主!”

作者有话要说:*《战国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我也不是第一个这样连用的。 

第12章 相会后园

“驸马!”姬璃起身回礼。

大梁风气开放,男女之防很是有限,茂国公那几个妾室见了乐融,非但没有避开的意思,反而笑着打趣道:“公主与驸马成婚数载,总是如此和睦,看着真是让人羡慕!”

齐夫人笑道:“他们都是守礼的好孩子,可不像你们,整天咋咋呼呼的!”

那几个妾室忙赔笑着说她们怎敢和公主驸马相提并论,齐夫人也没有责怪她们的意思,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齐夫人看着乐融和姬璃两个人,越看越是喜欢:“阿融今日回来得挺早的?”

乐融含笑答道:“左右翰林院里没什么事,便先回来了。”

齐夫人颔首一笑:“你去换身衣服再来!”

乐融应了声是,转身出去了。

齐夫人又笑着对姬璃说:“公主,已经到了这个时辰,午膳就在家里用吧!”柳氏几人在旁边也跟着劝了几句。

这里毕竟是她的婆家,齐夫人又亲自开了口,姬璃便点头同意了。

“不过现在摆饭还早了些,”齐夫人道,“我看园子里木槿花开得不错,公主可要移步过去看看?”

姬璃心里浮起一丝诧异,但也没有多想,只以为齐夫人有话要说,便没有拒绝,带上听雪她们跟着齐夫人进了国公府的后花园。

柳氏几人也跟了上来,她们在国公府也有些年头了,对国公府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随便一指,就能说出许多故事来。

姬璃未出阁时,也曾听说过茂国公府的一些旧事。

她的祖父元瑞帝喜爱享乐,在位时曾大兴土木修建宫苑,宫中的蓬莱殿和星华阁,以及城外的几处温泉行宫,都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正所谓上行下效,当时京中的勋贵们也热衷于叠山理水,乃至于互相攀比,争奇斗富。她的伯父姬潍登基之后,连下数道圣旨斥责此事,又惩治了一批四处搜寻宝物而祸害百姓的勋贵,这才渐渐遏制了这股不正之风。

乐曜为官清廉,哪怕封了国公,也没有改变这一点。那时正值戎人南下叩关,朝廷财政紧张,乐曜断然拒绝了朝廷拨给他修建府邸的银子,只挑了个大小规格都不如国公府的小宅子搬了进去。

宅子小,后花园自然也不大,乐曜不喜欢什么奇花异草,只是让人略加修整,再补种一些常见的花草就完工了。

乐曜过世之后,他的儿孙们出于尊重,没有大肆改造,因此国公府大致上仍保持着乐曜在世时的模样,就连后花园里种着的,也多半是原来那些花草。

柳氏指着道旁的绣球花笑道:“这些绣球还是老国公在时特意吩咐人种下的,可惜现在不是花期。”

姬璃点点头,她也听说过老茂国公生前酷爱绣球,曾数次赋诗,夸此花玲珑可爱,虽处凡尘却有仙气,还屡屡将它比作花神。

眼下已是秋末,绣球花叶皆有些枯萎发黄,透着一股萧索的意味。

一行人走过绣球花丛,转过前面的一个弯,忽然看到乐融出现在路的那一头,衣袂飘举,正朝她们这边走来。

柳氏几人见乐融来了,皆掩嘴笑道:“果然是少年夫妻,一刻也不想分开!”

“真是多嘴,说这些做什么?”齐夫人笑着骂道,接着又问姬璃,午膳摆在园子里可好?姬璃没有反对,齐夫人便带着柳氏她们离开了,说要下去准备,让乐融留在这里陪她。

姬璃见此,似有所悟。

“公主!”

乐融回去换了衣裳,按照母亲的吩咐从另一个门进来,本想一照面就给姬璃留下一个好印象,可惜他站的地方不大好。

右边落叶缤纷,左边草木凋零,就连背后的池塘,也是满池枯荷衰败枯黄。

乐融不由暗暗皱起了眉,此情此境,合该有箫声幽咽,琵琶哀绝,或是离歌一曲断人肠。

就是不适合儿女情长!

“公主,咱们往前边去!”乐融加快脚步在前方领路,只想赶紧走过这一段,来到前边布置好的鸳鸯亭。

所谓鸳鸯亭,便是两座亭子比邻相连,亭檐部分互相衔接,又称双亭。 

上一篇:慕容冲之凤凰传说下一篇:表小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