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我做什么?只是你要明白,这只是缓兵之计,你不可能永远都不成婚的。”
“……”谢鸿又沉默了。
谢峻抬眼看着谢鸿,眼中满是慈爱:“二郎,那个琅川丫头真有那么好吗?看看我的孙儿,这么年轻就是云阳侯了,又长得如此俊俏,哪家姑娘见了你会不动心?你又何苦一直惦记着那个丫头?”
谢鸿摇了摇头:“祖父何必拿我说笑?”
京城里确实有很多人惦记着谢鸿的婚事,皇宫里的永定帝也不例外。
这天早朝过后,永定帝留下了谢峻。
谢峻和戎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彼此可谓是老对手了,永定帝正好有事要问他。
君臣二人说了一会正事,便提到了谢煦。
“谢煦在奏折里说,再过半个月就能回京,你们父子俩也有好几年没见了吧?”刚打了胜仗,永定帝心情极好,还有闲心和谢峻闲话家常。
谢峻点头笑道:“犬子在南荒数年,还算勤勉,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
“谢卿过谦了。谢煦打战不行,但屯田筑城,治理地方这些,确实是一把好手。说起来,他和谢鸿明明是父子俩,领军作战的时候,风格却是一点也不像。
“谢煦太过稳健,是能不打就不打;谢鸿自是锐不可当,我反而要担心他是否过于锋利,容易摧折,所以才调他回京,好让他收一收锐气。”
谢峻连忙拜谢:“老臣替孙儿谢陛下体恤!”
“谢卿不必多礼,鸿朗怎么说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对了,谢卿,鸿朗的婚事可有着落了?”永定帝关切地问道。
谢峻还是那一句:“此事不急。”
永定帝有些惊讶:“不急?鸿朗的岁数可不小了,这还不急?我把他留在京城,既是因为国事,也是为了让他早日完婚的!”
“……是臣等糊涂,还望陛下见谅!”其实谢峻也希望能早日看到谢鸿娶妻生子,可是谢鸿不愿意,他又能怎么办?
永定帝听出谢峻话中的端倪:“怎么,谢鸿还没有成亲的打算?”
谢峻躬身又是一拜,口中仍是那一句“臣等糊涂,陛下见谅”。
永定帝见他这样,心情一时复杂起来,谢鸿是他早早就看中的女婿,也是留给太子的左膀右臂。
可惜谢鸿一度辜负了他的信任。
如今谢鸿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回来,这证明他当年没有看走眼。
但是,姬璃是他最心爱的女儿,他不可能让女儿等着。
所以他直接解除了婚约,重新给女儿选了驸马。
乐融的祖父乐曜是三朝重臣,当年戎人陈兵于大梁京畿时,他的父皇元瑞帝惶惶不可终日,正是乐曜以百官之首的身份,打消了元瑞帝迁都南方的想法,并且说服群臣齐心御敌。
元瑞帝驾崩之后,由太子姬潍即位。
姬潍是元瑞帝的嫡长子,也是永定帝的三哥。姬潍膝下无子,继位之后,有意立当时还是谌王的永定帝为皇太弟。
但是,先皇的继后秦太后却只想扶持她的养子安王姬沂登临大宝。
夺嫡之争几乎就要再次上演!
乐曜又一次站了出来,坚定地站在姬潍这边,方才使得秦太后却步,没有酿成更大的风波。
乐曜是一个能臣,也是一个忠臣,可惜他的儿子们才学平庸,全靠乐曜的荫庇才当上了官。
乐融不一样,乐融更像他的祖父,有能力也有才华,年纪轻轻就中了探花。
所以永定帝选中了他,让他当了女儿的驸马。
一时间,永定帝想起了许多往事,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罢了,这毕竟是你们的家事。谢鸿也不是小孩子了,他会为自己考虑的。”
过去他干预了一次,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就不会再干预第二次。
“多谢陛下体谅!”谢峻再拜。
君臣二人商量完,卢良骓亲自送谢峻出去。
等他回到紫宸殿,便看到永定帝坐在御座上,手里拿着折子,眼睛却看着另一个地方,显然心思并不在折子上面。
卢良骓不敢妄自揣度君心,轻轻快走几步,来到老位置上站好了。
刚站稳,就听到永定帝的声音响了起来:“阿璃成婚也将满三年了,怎么还没有怀上孩子?”
“……”卢良骓心想圣人怎么突然想到这个了?啊,圣人的想法还真是跳跃!
“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错?……嗯?”永定帝的手指敲着桌子,一下又一下,偌大一个紫宸殿,一时间只剩下这一个声音。
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喃喃自问:“难道是乐融?……这乐融是怎么回事?卢良骓,你说说看!”
“……”卢良骓心头一跳,又哀叹起来。
可怜他一个从小就进了宫的人!
这种事他怎么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永定帝宠女儿的原则:要有问题那也一定是驸马的问题!
乐融:这天上怎么会掉个锅下来?
第9章 为何送礼
好在永定帝只是随便问问,并不是真的需要他来回答。
“今天太医院是谁当值?”永定帝又问了一句。
“是院判尹安和。”卢良骓连忙如实回答道,心里头却忍不住嘀咕起来,圣人突然问起这个,莫非是要让御医给乐融看看?
这、这……
乐融还很年轻,不至于吧?!
好吧!这种事他一个内侍也不懂!
“罢了!子嗣固然重要,但也着急不来。”永定帝想起自己当年迎娶嘉懿皇后的时候,也是过了好几年才有的太子。将心比心,他并不想给女儿太大的压力。
永定帝重新拿起了折子,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听说乐融常住在茂国公府?”他又问道。
卢良骓斟酌片刻,方才小心翼翼地答道:“好像是这样!乐驸马毕竟是承爵的嫡长子,这晨昏定省,也是人子之责,住在国公府也方便些。”
想到乐融平日里也送了不少好东西给他,卢良骓便试着帮他说了句好话。
“啪”的一声,永定帝把手里的折子重重地扔在御桌上,冷笑道:“朕不拦住他尽孝,但也决不能容许他忽视我的女儿!乐融如今何在?”
卢良骓一听,就知道永定帝是真的生气了,不由怨起了乐融。原以为是个好的,没想到惯会装模作样,害得他差点在圣人面前说错话!公主也一定是被他蒙骗了,受了委屈还帮他遮掩!
卢良骓连忙答道:“乐驸马刚入翰林院,想必这会儿正跟着翰林院里的诸位前辈熟悉环境。圣人,是否宣他觐见?”
“不急。我之前挑出来的东西,给阿璃送去了没有?”
“今天一早,奴婢就让成康他们赶紧送过去了!”
永定帝眉头微皱:“也不用那么早!”
卢良骓笑道:“小的们知道分寸,都是先打听好了,得知公主有空才过去宣的旨。”
永定帝这才赞许地点了点头。
此时琅川公主府内,姬璃已经收到了永定帝的赏赐。
金银器皿,珠玉宝石,以及各种珍贵的皮草药材,林林总总堆在一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些东西多半是这一仗的战利品,永定帝赏了一些给臣工,又亲自挑出一些,分别赐给了太子和姬璃。
里头有些东西,便是姬璃这样见多识广的,也颇觉稀罕。
除了各种珍稀宝物,永定帝还送来了十几个戎人乐师并男女奴隶不等。
姬璃:“……”
人都送来了,难道她还能让永定帝收回去不成?那前来宣旨的成康又说,奴隶是永定帝赏给各家的。
姬璃也就点头收下了,让人把他们带下去安置。
接着姬璃又让听雪她们从御赐的东西里挑出几样,连同之前她说过的人参燕窝一并送去茂国公府,其余的清点造册之后送入库房。
永定帝送来的东西有点多,秋瑟和听雪忙不过来,便把山雨和另外几个识字的小丫头也叫出来帮忙。
山雨来自北方边陲,几年前一支戎人骑兵趁着秋收南下,一路杀掠,山雨一家老小十余人,只有她和她的兄长山安逃了出来,一路流浪来到京城,赖官府收容才得以活命。
后来山雨遇到同乡秋瑟,便跟着她也进了公主府做事,而山安听说朝廷征兵伐戎,不顾独子不征,径自投军去了。
将士出征在外,为国御敌,姬璃岂能以将士的家人为仆?遂免了山雨的差事,仍留着她在府里住着,跟在冯姑姑身边学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