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密室
此时,密室里跪着一个眉目姣好的丫头,那丫头竟是当日给吴定国奉茶的桂安!
“真是好一个背主的良仆!”谢棠坐在了黄花梨木大案后扶手椅上,冷声道。
“桂安,原名孙红儿,系成化犯官孙家之后。孙家家产抄没,男人充军,女子罚作官奴。”韩叔禀告道。“孙红儿之母孙沈氏,系杭州举人沈琼之妹。弘治十年六月十八,桂安前去新安坊为公子取墨,偶遇沈罗之。”
“桂安。”谢棠道:“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桂安哭泣这狡辩:“公子,我没有背主!”
谢棠道:“是你帮平安收拾笔墨的!把我的笔的样式传出去的人不是你是谁?!”他忽然又温和地笑了,好似想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似的。对桂安道:“你莫不是认为你这样说,就可以帮你的好表哥脱罪吧?!他沈罗之找来挑衅我的人的身份我全都查出来了。一个是他姐夫杭州同知家的小公子,一个是丝绸商人的儿子。哈,来白叔,告诉这位孙小姐你查到的东西。”
韩叔身边站着的另一位精悍的黑衣中年男子道:“沈罗之的夫人林氏已经怀孕两月。沈罗之和丝绸商人陈家的小儿子说好了,一旦事成,他就送陈家的小儿子一个貌美如花的小妾。那个小妾,名字是孙氏。”
一字一句,打在桂安的心头。
谢棠冷漠地看着瘫软下去的桂安,拿出一张供状。道:“把这个签字画押,以后在我用得着的时候做一个活的证据。我就给你一条命。”
桂安凄凉地开口道:“他如此负心薄幸,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谢棠问她:“你就不想报仇?”
桂安道:“我不想。”她道:“反正我也无牵无挂了,我死了,能让他过得好,我也心甘。”
谢棠嗤笑了一声。
韩叔平素总是板着的脸也露出了一抹嘲讽:“你亲弟弟孙青被我家爷买下来了。他以后是做小厮还是去下九流的地方做相公。都看你这个做姐姐的。”
桂安脸上终于出现了讶异和惶恐,她一下子泪流满面:“我签!”
桂安签完后,谢棠对韩叔吩咐道:“把她带到郊外庄子上安置了吧。”
韩叔道:“是。”
郊外别庄
韩叔看着白叔指挥手下的暗卫给桂安灌了聋哑药。又把人安排到磨坊里拉磨,时刻由两个凶神恶煞的婆子看押着。道:“这样有些过了吧?”
白叔勾起了一抹阴鸷的笑:“背主的丫头还想得到什么好下场?少爷不忍心,我却忍得。和外男私会,背叛主家。哪一条不是打死都不为过。少爷太慈悲了,怎么镇得住下面人?”又道:“这女子太轻浮,那沈罗之那般薄情寡义她还想着人家!想当年老爷买下她的时候,她也就六岁,谢家养她十余年,又是厚道主家。要不是如此,被卖到那等肮脏地方,她说不定过得是什么日子?!如今却背叛谢家,这一切都是她罪有应得!”
韩叔道:“你就不怕少爷怪你?”
白叔冷声道:“那女子今日能够不顾仇恨原谅沈罗之。若是饶过她,怎么能够知道她以后会不会为了沈罗之连弟弟都不要了?斩草要除根。我就断了让她害谢家的可能。”他敛了敛眸,低声道:“当年老爷救了我娘,我这条命就是谢家的。如今我娘死了,我无父无母无妻无子。老爷少爷想要活在阳光里,我就做他们行走在黑暗里的一把刀。”他抬头鹰隼一般盯着韩叔:“所以老韩,永远不要背主。谁背了主,桂安就是谁的下场!”
韩叔感觉白叔的目光让人如芒在背,他纵没有背主,背后竟也被白叔骇出了许多冷汗。
沈罗之院试的三天里一直觉得谢棠第一日对他笑的诡异,心里发毛地答完了卷子。匆匆出了考场。他忽然有些后悔,他就不该答应那该死的什么侯府里的长随做这等事。
可是他才是浙江最负盛名的才子之一吗?凭什么让谢棠哪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压了下去。文会之前,他本以为这位谢家公子不过是借了祖父和老师的威名才能够得中榜首,心中忿忿不平。没想到看到那篇赋后,方知谢棠的确真材实料。他若一开始就知道也不至于如此。可是他一只以谢棠不过是借着祖父的官威才压过自己的来劝解自己,说多了自己都信了。然后看到谢棠的才学,不由生恨,才起了这般心思。
又有那侯府长随,告诉他只要陷害谢棠此生科举无望,以后他考中进士后,他们家大老爷就想办法让他留京,保他做大官。他一下子就心动了,遂鬼迷心窍做了那等事。却没想到他那般精细的谋算竟被谢棠躲了过去,真是可恨!就不知谢棠现在到底知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谢家会不会对他秋后算账?他越想越慌张,大声喊道:“月华!”
大丫鬟月华忙进来问道:“少爷,怎么了?”
沈罗之道:“客院里的几位老爷呢?我想去见见他们。”
月华道:“我听灶上的娘子们说,那几位老爷今早连饭都没吃就出门了。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沈罗之听了心里发慌,急急忙忙地赶到客院,却早已人去楼空。
他一瞬间头晕内目眩,竟是晕了过去。
第23章
八月十五,正是中秋节
这一天的杭州城格外热闹.因为今天不仅是中秋,还是是院试的放榜日。
府里早就派了几个脚程快的小厮前去看榜。谢令急的不行,时不时地去张望出去的人回没回来。
谢棠却很平静。他安静地坐在那里吃饭,看着桌上的桂花百合汤,想起了自家娘亲最喜欢吃这个,一时之间竟然想京城想得紧。虽说这一世的籍贯在浙江,可他生在京城,长在京城。京城里有他的家人老师,有他熟悉的一草一木,一时之间竟有些伤感。
京城,谢府,安平院
“别哭了。”谢正抱着自家媳妇。“今年江南三省院试都是中秋放榜,再过些日子,我们阿棠就回来了。”
杨氏眼睛红红的,她倚在谢正的肩头。“今天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底下人给我送月饼,我见是豆沙馅儿的,棠儿最爱吃这个馅儿的,我一下子眼泪就淌下来了。”
谢正想想也是心酸,小小的孩子离家那么久。都快有大半年了,如今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外面过中秋。想到他当年为棠儿启蒙,教棠儿投壶背诗的日子。也是不大舒服。
“莫哭了,想想棠儿要知道你如今因为想他伤了身体该有多难过?”谢正道。
杨氏终于止住了眼泪,拿起账本道:“我再算算账目,忙完了要准备晚宴。更何况,不久后阿棠就要回来了,我得赶紧命针线上的人赶紧给棠儿裁制秋衣。”
杭州,谢府
令叔正领着几个小厮给报喜的人赏钱,他们家少爷这可是考中了院试第一。加上县试和府试,如今这俨然是小三元了!
当真是可喜可贺!
谢棠坐在上首,那个再考试时他就好奇的问题又一次浮现在脑海里。罪魁祸首考了多少呢?
不过他没有问出去的小厮和前来报喜的报子,毕竟等到知府宴饮众学子的时候一切就都知道了。况且他还打算留着沈罗之钓出更大的鱼。
侯爷的长随?是哪个侯爷呢?他们探查了许久只探查出来与沈罗之同谋的是一位侯爷长随的身份的消息,除此之外,竟是什么也没有查到。
若是以后能够用好了这沈罗之,让他去咬那位躲在背后的侯爷一口,那该多有趣啊!
杭州知府徐青砚举办宴会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众位考中秀才的学子都来拜谢老师。谢棠见如今考试已经结束,不用担心礼物贵重有瓜田李下之嫌。立刻备下了厚厚的一份礼物,前来拜谢。
徐司灵见他来了,逗他道:“你说我与哥哥差到哪里了?给哥哥送这么厚的见面礼?好歹我也送过醉酒的你回家,这般情谊还没有收过你的一草一木呢?”
谢棠笑吟吟地看着他。徐司灵被看了一会儿,终于耐不住了。遂佯作生气状:“你快进去吧,真是不讨人喜欢。”
笙歌曼舞,推杯换盏。宴会的场景无非都是这般,大家客套一番后吟诗作对,听曲划拳。
因今天是在知府府上,每个人都想给知府留下一个好印象,因此都文质彬彬,争相写诗酬对。却没想到宴会进行到了一半知府徐青砚才姗姗来迟。和他一起进来的是此科的学政王华。众人见两位大人进来,都作揖道:“学生见过徐大人,见过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