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世家+番外(159)

作者:夫子红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至于女真到底能不能惹出乱子来,谢棠倒也不是十分忧心。

如今女真尚未一统,几个部族之间还打来打去的。大明如今虽然皇帝混账,但是有他与先皇和朝堂诸公推行的开放海疆和土地改革,国力也还算强盛。

鞑靼瓦剌尚能让人忧心。但是如今的女真,还当真算不得心腹大敌。

不过,重视还是需要的。猛虎都是从幼虎长起。那么他们自然不能自矜,而是要仔仔细细地盯好了如今已经有了野心的女真。

只要敢不老实,就把爪子给剁掉。

谢棠走了,前去北疆打仗。平允安和楚恩波入阁了。削藩的旨意已经下去了,五王也反了。那么现在除了给各地的军队输送粮草和军饷之外,最被人关心的事情又一次落到了国本一事之上。

朝臣和皇帝之间互相扯皮,被寻来的道士堂而皇之地出入宫禁。让一些清正大臣恨不得在奉天殿撞柱而死,来让皇帝清醒一些。

平允安每日里只是作壁上观。自谢棠走后,他和谢迪便是谢家和茶陵这两门里面官位最高的京官。他们不表态,下面的人也是安静闭嘴,半点儿也不沾这件事情。

小师叔去战场也好。平允安看着这一团乱的嘈杂朝堂。如今争执成这样,每个说话的人背后又不知道站着的到底是谁。如今小师叔能够避开,也省得沾了自己一身腥。

他是知道小师叔的。

想当初皇帝建造宫殿,惩处大臣,宠幸宦官。种种之事,小师叔不是不能置身事外。但是他终究是不忍百姓受苦,到了最后还是会出去干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如今他去了前线,总是沾不上这些了。

前线有仇钺和文北词,总不至于让小师叔天天上战场。

再说京里,也不是那么安全无恙。

虽说如今小师叔已经对皇帝失望至极。应该是不会去上前搭手,搅合到这浑水之中。

但是,谁又知道到底有没有变数呢?

他这么自私自利,只想着保全自己。然后便是想着自己人能够顺遂。一点儿也不关心君主,也不像师祖和小师叔那般心怀天下。

果然是和圣贤书背道而驰,于那茶楼里面说书的讲的奸臣一模一样。

可是听一听那些人在他入阁之后是怎么讲的吧。

平大人为国为民,忠心君上,如今位列阁属。当真我辈楷模。

平允安露出了一个温文的笑。周边有人看到了在心中想,平大人果然是谦谦君子,不愧是书香子弟。

谁人又知道他此时心中之想。

国子监

谢涟和朱常池穿着中衣坐在谢涟的榻上,他们两人中间摆着议和一个小小攒盒。

攒盒里面装着各色小食,都是孔令华吩咐家里的厨子精心准备的食物。

此时,一个大孩子和另一个小孩子分别拿着肉干等零食啃啃啃。吃着吃着,朱常池道:“平哥哥,我想我爹爹了。”

谢涟愣了愣,把手中的食物放下。他挺喜欢这个小孩儿的,又乖又奶,特别天真。完全满足了谢涟当哥哥的欲望。

要是面前这是一个他不熟悉的人,谢涟会立刻如同一个非常明事理的大人一样安慰对方,和对方讲道理,告诉他为什么见不到自己的爹爹。

但是面对这个被他爹塞过来培养感情,让他看的小孩儿。谢家的宗子突然变得坦荡了许多。

“池池,我也想我爹了。”

池池是朱常池的小名。迄今为止,叫过这个小名的也就只有他爹庆王和谢涟两个。

“但是我爹是去前线打仗了,他是去保护我了。”谢涟的眼睛明亮地如同星子。他对朱常池道:“爹爹是一个大英雄,而我是他的孩子,我也要做一个让他骄傲的谢家子弟。”

“池池来京城,离开你父王,也是来保护他呀!”谢涟把小孩儿搂到怀里道:“池池也是一个小英雄。”

朱常池的眼睛也变得亮亮的:“池池是......小英雄吗?”

他有着一颗尚未被污染的赤子之心,听不懂谢涟话中之外的意思。但是谢涟却喜欢这样的干净澄澈。

于是他低头看着朱常池的眼睛道:“池池当然是庆王的小英雄。”

第183章

仇钺来到了玉城城下。

他手上拿着伯颜的头颅, 朗声叫阵:“兀那瓦剌小儿,伯颜已死。汝等还不投降?”

城楼之上的守军看着伯颜的头颅,心中大骇。

伯颜是他们瓦剌有名的勇士, 长生天庇护着的头狼。此时他的一颗头颅被人提在手里,这些瓦剌士兵怎么会不害怕?

更何况, 伯颜的父亲是瓦剌的左贤王。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天下缟素。

瓦剌的左贤王虽然距离天子有很大的距离, 却也是瓦剌一人之下的王侯。

他最宠爱的留着继承家业的幺儿死了, 不知会迁怒多少人。

不知自己到时候, 焉有命在?

仇钺喊话叫阵, 却也不过是例行公事。一来异族之人怎会真心实意地投降?二来此时玉城城内空虚, 不趁火打劫收复失地怎么对得起自己?三来, 当初瓦剌人屠了玉城半座城池,血海深仇,怎么能够不报?

只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仇钺打了一个手势,明军的火炮砸向了玉城的城墙。

仇钺在北疆多年, 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在玉城当过守将, 对玉城哪一处防守不够严密知道地一清二楚。

明军的火炮是从京城运来的最新式的火炮,很快就把玉城的城墙砸出了一道口子来。仇钺见了后抽出自己腰间的陌刀:“进攻!”

呜咽的号角声响起,明军和瓦剌守军短兵相接刀刀见血。而仇钺更是身先士卒,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如有天助。

西北一带的民间不知为何兴起了一段流言,说是沈王和唐王竟然为了皇位勾结鞑子, 让鞑子侵边,搅乱北疆,借机造反夺位。

“听说,反王说要把北疆三省六军镇全都送给鞑靼瓦剌!”

“这和石敬瑭有何区别?莫不是要做儿皇帝?”

“李兄慎言,这天说变就变。说不得那一日这反王就......到时候我辈还是要科举的。”

“兀那小儿!你在说什么?良心被狗吃了?居然向着反王说话?”

“我也没说什么......”

茶楼里,酒馆里,田间村头,高门府第。整个西北好似是一日之间就有了这样的流言。沈王和唐王占领的地方上没人敢在明面上传,但是私底下都对此深信不疑。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就连夏桀商纣那样的无道昏君,都没法子阻止流言纷纷。更遑论至今不过是只占了几个州府的沈唐二王?

沈唐二王虽然气愤怒,却是无可奈何。

总不能杀尽所有人,让人闭嘴吧。

仇钺大获全胜,玉城被他拿下,明军军内喜气洋洋。

谢棠扣住了瓦剌的将领,直接让使者去给瓦剌人送信,告诉对方,要是想要他们的人,就拿真金白银过来。

西北的这些将官被这位传说中的翩翩君子给吓了一跳。

不是说文臣都是讲究道德清贵的吗?这位的作风,怎么这么......像土匪?

真真是比仇钺还要土匪。送给瓦剌的信的意思不就是......赎金不送过来,他们就撕票?

甚至就连伯颜的尸体都要当作筹码来换钱。

草原上的民族,死后都是天葬,直接被白布卷了尸体,扔到山里献祭给长生天。并不像是明人一般,讲究入土为安。但是谢棠亲自吩咐那个写信的文书,让他告诉对方,不送银子过来,就把伯颜的尸体喂狗,还要宣扬地人尽皆知。

就看那位还在草原深处的左贤王到底有没有威慑力,伯颜这个儿子在这位左贤王的心里到底重不重,他们瓦剌人到底还要不要颜面,对伯颜有没有一丝情感了。

反正怎么着,他们都是不吃亏的。

西北大捷,京中却是风吹鹤唳,草木皆兵。

这源头在于,皇帝砍了秦王世子的脑袋。给出的理由是秦王世子意图谋反。

秦王就这么一个嫡子,得知爱子去世后悲痛欲绝。但是皇帝在杀了秦王世子之后并没有停下自己的动作。除了更勤地把各藩王世子召到宫中外,还打了好几个藩王世子的板子。

给的理由都可笑,什么御前失仪,不敬君上。甚至还有这样的理由,心中有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