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勺小娘子(4)

作者:两朵小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正想着呢,家里就来人了,却原来是贺家老大,年纪同何大牛相仿,边上是一位身形微胖的男人,头戴方巾,身穿青衣直裰,板着张脸。

张氏见来人,去把何大牛喊出来。这应该就是那位里正了。

“有路引没有?”那位里正开门见山。

“有,有!”

“这原是不合规矩的做法,若不是我同子秋兄相熟,也不会帮你们这个忙。”里正话说的直白“不过,我向来办事牢靠,既应允了,保管你们没有后顾之忧。”

贺家大郎笑了笑“此事多亏了您。”

张氏拿着路引出来,顺手将银子塞到何大牛手上,何大牛自然也懂这意思,一齐递给里正

“劳您这一番走动了,如今家中也没甚个能拿出手的东西招待,这几个大钱您拿着去打些酒喝。”

那里正掂了掂分量,似乎还算满意,先前板正的脸也松下来了“这都是小事,往后若有麻烦,直接找我便是。”

何大牛连连称是。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往往这些人最招惹不得。二两银子,权当买个心安。

等那户籍文书下来,就算正式在这处扎了根。

天渐渐冷了,这段日子上山打柴的人也多,何家父子俩趁着这几天天气好,还得多往山上跑几趟,起码得存够一家人过冬的柴火。

屋子也得收拾出来,暂时买不起瓦,先盖上茅草也是一样的,起码能遮风挡雨,一家人总不能一直窝在小厨房。

何大牛晚上又去了一趟贺家,想问些赁地的事儿,这才知道姑老太太家原也有地,不过自姑老太太死后就还回村里了,拢共八亩地,都卖了,得来的银子村里按户分了。

除了可惜也没办法。

不过赁地的话,只有离这十几里开外的石横子镇,有户姓杨的大地主家才有田地。

何霜降这几日上午帮着自家娘打扫屋子,下午就跟爹和大哥去山上。这年月,一口吃的就是命,能在山上寻些吃食改善改善伙食自然最好。

拿着比人还长的麻袋,折好又准备上山了。

她前几天看到一片野毛栗树,还没叫人发现,这几天摸清了地形,就准备上山去打毛栗。

这边来的人少,山林还算密实,何霜降心里还是有些发虚的,还是口腹之欲战胜了恐慌,看了一眼离这不远的爹和大哥,像是后面有人追赶似的狠命摘起来。

手上裹着厚厚的破布,还是有些扎手。

不知不觉已经采了大半口袋,那边何大郎也砍好了一担柴,喊了一声,听到方向,也朝着何霜降走过来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三人都过来摘栗子。

何霜降有些心酸,以前大哥还是读书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书不读了,开始下地干活,白白净净的手上长了一层粗黃的茧子。

大哥跟爹都不用拿布包着手,一个接一个拿着刺球往麻袋里扔。

“这没多少了,大丫你先去歇着,给看着柴火,省的叫人担走了。”何大牛也心疼她家丫头,自小没吃过苦头的,现在连身新衣裳都穿不上。

何霜降见的确差不多了,想着那边还有颗野柿树,干脆去看看熟透了没,没熟就摘些回去,捂几天应该也能化,省的叫鸟吃了。

“个天杀的玩意儿!!”

何大牛跟何大郎齐齐抬头,听到何霜降惊怒的声音,栗子也不摘了,急忙往回跑。

三个人愣愣地站在原地,原先两担柴火,现在只剩一担了,幸好走的时候镰刀别在腰上,不然恐怕也叫人顺手拿走了。家里拢共就剩四根麻绳,现在一口气叫人挑走俩。

何霜降气急“我正爬柿子树呢!就瞧见有人从那头挑柴下山,本也没在意,后来瞧着他肩上冲担眼熟的很!这才回来,一回来就见少了担柴火!”

家里自是没有冲担的,何大牛将棍子两头削细了挑柴的,这样累肩膀,但也没办法,也因此何霜降能一眼看出来那冲担是自家的。

“爹你别急,等我再见到那人,一定能认出来”何霜降气的跺脚,什么人呐这是,连担柴火都要偷。

“行了,别计较了,我再砍点个树干子拖回去就是,咱们是外来户……”

何霜降默不作声,内心不忿,她就是觉得该让坏人受惩罚。气呼呼地下山,连麻袋里的毛栗子和野柿都不香了,默默发誓,一定要将那偷儿找出来。

一回家,张氏见少了担柴,有些疑惑,何霜降叽里呱啦将山上的事儿说了一通,还一遍遍的问张氏

“你说爹是不是胆小?是不是?娘你从前说不该偷东西,偷东西要抓去下大狱,还要叫那些官差老爷狠狠地打才是!”

张氏摸了摸她的头,有些无奈“这……对……但你爹做的也对,你还小,有些事儿啊,长大了你就能懂,坏人肯定得遭报应的。”

何霜降嘴一瘪,开始哭“你骗人,那人偷了咱家柴火,爹也不管,也不叫官差抓他,做偷儿不会有报应!那我也要做偷儿!”

石头不懂,在一边附和“我跟阿姊一起,做偷儿……”

话音未落,就听见两声清脆的巴掌声。好家伙,一人脸蛋蛋上捱了一下。

“娘养你们,给你们吃喝,不是叫你们做偷儿的!”看着两个愣在原地的孩子,张氏提高了声音“甭管你爹做的对不对,往后再让我听着你们要去做偷儿的话,就别进家门,爹娘也没有做偷儿的孩子”

说完也不管他们想通了没有,拿着那一麻袋毛栗剥壳去了,内心思忖,这丫头,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直接吓住他们。

野毛栗壳晒干了,可以引火,就是扎人,不小心一屁股坐上去,那滋味……

第四章 估衣铺子

连着收拾几天,屋子里总算齐整些,何大牛带着家里几个孩子去割茅草。

天越来越冷,不能一直睡在四处透风的厨房,虽说最近弄了不少树叶垫在草席底下,但时间久了,人肯定耗不住,这两天石头有点咳嗽,这孩子打落地身子骨就弱,生场病都能要去半条命,可不敢叫他伤风着凉。

这时候的茅草基本已经干枯发黄了,在日头底下晒几日差不多能用,先将就盖在屋顶上,熬过这个冬天,等明年开春重新加固。

张氏这几天把衣裳里的棉絮都掏出来,捶捶晒晒棉絮重新变得雪白暄软,收拾干净以后才重新缝进衣服里。

傍晚,里正也将户籍文书拿了过来,等实实在在拿到手上,一家人心里一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有文书凭证,进城便不要交两文钱了,这规定从前也没有,还是太多流民南逃,闹出不少乱子才折腾出来这么一条规定。

先前来去匆匆,没注意城里的情况,现在看来,就这清水县,都比沧州府城还要富庶,不愧是人人心弛神往的江南。

供人行的路面是大青石铺的,宽敞又干净,两边卖烧饼的,卖包子的,馄饨铺子,熟食铺子应有尽有。

再往前一点,卖字画的,替人写书信的,纸笔铺子。何霜降正看的眼花缭乱,却被后面的人叫住了。

“婶子!婶子这是带着您家小娘子出来置办东西吧”

娘俩回头,赫然是贺家三郎。先前想去估衣铺看看有没有尚且能穿的旧衣裳,走的快,没注意到那位卖字画的就是贺家三郎。

何霜降眼睛弯的像月牙儿,被张氏捅咕着,打了声招呼

“贺三哥哥好。”

她叫自家大哥强按头念书,也是开了蒙的,学了三字经千字文此类,打眼瞧着贺家三郎这字画是真的不错。

那鱼戏荷花图画的栩栩如生,看着似乎真会动似的。

何霜降好奇,走到摊子上,看着滴墨未沾的白纸,一脸好奇,眼神催促贺三郎再画上一副好叫她开开眼。

张氏瞅着自家闺女这狗德行,狠狠朝她脑袋上敲了一个爆栗“快些走,别在这烦扰小郎君办正事儿!”

贺三郎连连摆手“不妨事,不妨事,不如我替小娘子画幅像如何。”

何霜降内心雀跃,摆好姿势,抬头注意着自家亲娘的脸色,又悻悻放下那只叉在腰间的手“恩……算了算了,谢谢三哥哥,改日再画,我今儿有要紧事办呢!”

“小郎君别叫这丫头蹬鼻子上脸,这等好纸张可别白瞎了。”

贺三郎听不太懂北地口音,好笑的看着被张氏揪着耳朵牵走的何霜降,待看完这番哭笑不得的稀奇,这才回道摊子后面,整理书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