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缠秋,水存风+番外(1)

作者:平沙万里尽是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夏缠秋,水存风》作者:平沙万里尽是月

文案

登基前:今天大皇子又睡在二皇子那了?

登基后:今夜陛下又宣了玄亲王陪龙榻?

总结:只有他俩觉得这叫兄弟情吧。

痴汉攻x痴情受。

宫斗,权谋为主线。好兄弟联手治国,顺便谈个恋爱美滋滋。

特别声明:

1.双男主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且在解除亲属名义前没有爱情纠葛和不当行为。

2.主角未成年前没有不当行为。(以古代成年标准,束发和及笄为成年)

3.有女主,方便开后宫视角。

4.文中涉及化用典故,借鉴前人,致敬佳作等手法。

5.多位角色有原型。

6.本文涉及的所有人物关系及情节纯属虚构。

微博@平沙万里尽是月

内容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宫斗

搜索关键字:主角:彼薪,流复 ┃ 配角:礼吉,绾昭 ┃ 其它:

一句话简介:只有他俩觉得这叫兄弟情吧。

立意:一边为反压迫而抗争,一边为绝美爱情落泪

第1章 夏少主假借伤春 秋居士巧得诗情

碧空晴好,原是春和景明的日子,深宫之中却难有踏青游郊,游戏山水的情致。

启夏宫的大殿正中高悬“勤先克己”四个大字,浓墨泼散的行书洋洋洒洒写在碎金箔铺就的宣纸上,仅是看着也不由恭敬万分。彼薪端坐在黄花梨木雕八仙黑漆扶椅上。

“盖亦勿思?”彼薪手指夹住页数,缓缓合了书,闭眼微念:“盖亦勿思。”

外头李和高唱了声:“奴才请二皇子的安。”

接着只闻得脚步声和着笑声近前,睁了眼却瞧见个少年用银云纹嵌蓝宝石固发带绑了头发,因还未束发的年纪所以发髻只是略梳了梳,其余都披散脑后,一时跑快了,青丝稍乱。景碧色缎子称着稍显棱角的脸愈发俊郎,一双杏仁儿目波光点点,唇红若凝脂,幸得眉宇间英气逼人,才能以男子之身压住此昳丽之貌。

原是其弟流复。

“哥哥怎么在读《诗经》?”流复笑盈盈的取了彼薪手中的书,翻开他夹着的那页,“《园有桃》。本就伤春情重,又有这以忧引思之语,再读便要哭了。”

彼薪装作无事,合了流复手中之书,拉了他去榻上说话。

“今儿这功课倒是做得快。”彼薪说罢顺手推了推面前的果子。

流复捋着发,撑着头想了想道:“仿佛布置了什么‘论政以修德’的文章。”

一个仿佛惹得彼薪要笑。

流复抬眼便瞧出哥哥要唠叨他功课,忙堵上:“到底黄师傅仁善,略求一求他也就罢了。”

彼薪心思浮动,不似平时要嘱咐几句,起身扯过一篇文章给他道:“不可尽抄了。”

流复接过文章,神秘兮兮笑道:“过几日送个礼谢你。”

流复又道:“也不是我惫懒,是今儿瞧见个趣事一直想着和你说,才忘了做文章。”说着递了支竹蜻蜓与彼薪。那青竹子毫无雕饰,朴素异常,不似妃嫔公主把玩之物。尾端系了段梅红香纸,上头小楷清秀写着:

“春过一半未能知,此后还愁不肯迟。

斜日浮云楼上醉,更无言语嗅花枝。”

彼薪点头称道:“不提伤春悲月,只说春日静好,需得珍惜,是有些见地。”流复说,这竹蜻蜓是他在沁河亭后头的柳树上拾得的。

彼薪想到如今正吹东南风,沁河亭东南面便是警芳轩,是公主们读书和学习礼仪的地方,想是哪位女眷放的。

流复把玩着那竹蜻蜓道:“宫中人多呆板,我还真想见见这心思灵巧的。”

彼薪从取了竹叶纹檀木篦子给流复篦了篦头说:“且随缘吧。”

隔天,彼薪携着流复别了授业的师傅,在众侍读恭送下,离了上书房。二人在御花园说笑行走,不知是巧了,还是缘分使然,兄弟二人正称赞池塘落英下的一对金鲤推波而游,远远的瞧见竹蜻蜓飞来,下系着的红纸旋旋而转,竟比春日里娇柔花瓣还美几分。

流复拍手称笑道:“真真是缘分,看来你我不算俗人,不然怎遇得上这样风雅的事。”下边的人早拾了来,二人接过一看果真是那一样的竹蜻蜓,碧玉闺秀的字迹,细细读来只觉口舌生香,意韵悠长: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借以故乡人思己,来抒发自己思乡情切,最能道出乡愁阵阵。

寻着风向二人找去,仪仗远远跟着,只彼薪身边的李和与流复身边的杜聘两三步外伺候。

几重道后,看见一女子对着满树粉白色的樱花吟吟念词:“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后头跟着个丫头手提细柳条软篮,中间正放着系着红纸的竹蜻蜓。

李和上前几步喊了句:“是什么人?”

那女子回头一看,见两位身着锦袍的少年气度不凡。一位典则俊雅,风度翩翩,只一双桃花秀目便令人神驰天外。另一位玉树临风,昳丽不压清朗,那真是笑语未起,竟是杏眼先闻。

女子忙行了个大礼,垂首仔细拘着道:“奴婢警芳轩六品侍读柳绾昭金陵人氏,不知二位尊驾......”

原来真是警芳轩的女官。

只见这女子花容昭昭,柳腰款款,身袭淡紫色碎花石榴裙,耳中戴琥珀珠,腕上隐隐显出雨花石手串,那云鬓上只用水色绸带扎了,簪了朵樱花。最别出心裁的是那樱花竟是红白相间的开着,重瓣相压,白与红相合而不相融,与这春景静美合宜。

李和得知是有品级的女官,而侍读又大多是名门之后,便客气许多按礼数唱道:“这位是启夏宫大皇子,另一位是彻秋阁二皇子。”

那绾昭起身又行一礼道:“奴婢见过二位殿下,二位殿下万福金安。”

流复执着竹蜻蜓欣赏那字道:“京城春尘甚重,不及江南丽水婉约,柳姑娘自然思乡情切。”

绾昭低眉道:“奴婢惊扰两位殿下,还望恕罪。”

彼薪对流复道:“昨日惜春一诗劝人珍惜眼前,我读来伤春之情顿解。却不想这作诗之人却乡愁难抒,看来人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

流复抬眼望向彼薪一愣,转眼收神,只对绾昭说:“你这喜好倒有趣,放竹蜻蜓可是你家乡的风俗?”

绾昭垂首未抬:“二皇子谬赞,只是奴婢们闲时解闷的玩意儿,哪有什么讲究。”

彼薪抬手用袖子遮了嘴对流复小声道:“都是闲着玩耍,偏你总爱胡闹。”

流复面色不改,小声回过去:“那也是哥哥先打得样。”

流复防着彼薪要闹他,忙对绾昭笑道:“今儿扰了柳姑娘,勿怪。”

彼薪刚有兴致,却想起有外人在,便把那心性藏了个干净。

绾昭行礼言道:“二位殿下抬举了。”

二人正欲走,彼薪又问道:“不知金陵吴国公柳江明是你何人?”绾昭道:“回大皇子的话,正是宗伯。”又道:“家父金陵户部侍郎柳江晓。”

金陵原是都城之一,所以也照京中礼制编有六部,只是金陵不是皇城,虽是同样的官位,但无权无势,当官的大多是仕途不得志之人。彼薪和流复在绾昭的致礼声中离去。

警芳轩中众女子巧笑倩兮,正当妙龄的少女散发着灼灼的芳华气息。宫中向来有从王公贵族,重臣豪门中挑选适龄的公子,小姐入宫陪皇子,公主读书的规矩。

虽说侍读在宫中品级不高,但众臣们却个个趋之若鹜,特别是世家子弟视此位为珍宝。因为与皇族交往好处极多,公子们凭着与皇子甚至太子的关系在往后仕途中平步青云;而小姐们就很可能被指给皇子王爷甚至留在宫中为嫔为妃,再不济也能有门好婚事。

可绾昭心中却一直压着重担。柳家世代公爵,不想当年柳江明严正,言辞主张得罪圣上,一家被迁回金陵。柳江明便再不问世事,只每日钻研学问。柳家虽保住爵位但仕途不比往昔,即便家族中几个大人才学卓著依旧是无处施展。

七八年前宫中为年仅五岁的皇后所生嫡亲的庆阳公主选侍读,柳家靠世家传统才博得个入宫的机会,而吴国公一脉中并无适龄女子,只得退而求其次让柳江晓的嫡女柳绾昭入宫,临行前绾昭依稀记得族里长辈送行的画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