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十安记得罗织湖就在离L市没多远的地方,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带小千去一趟。
这是李十安第二次来罗织湖了,比起第一回来没多大变化,他又去了和沈言一起住过的那个酒店,老板已经换人了。
新的店主是个唠唠叨叨的女人,抱怨着生意不好做,年节假期太短,罗织湖太偏僻,交通不便,很多人假期短不会选择这里,又抱怨租金高,不如自己租地修个小木楼来得划算。
李十安把这话听在了心上,他一直很喜欢罗织湖的一个小码头,那个码头鲜有人至,临湖,安静,可开发的价值大,如果能租一块儿地自己做旅馆的话,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你喜欢这里吗小千?”李十安带小千环湖的时候都还想着那老板娘说的事儿。
“喜欢。”小千说,“这里好多红嘴鸥啊,我好喜欢鸟儿。”
李十安笑说:“那我们来这里住好不好?”
小千欢快地跳起来:“真的吗爸爸?”
父女俩两天后坐上了回D市的火车,李十安带小千回去看了李启山,人一旦长大,父母那边就好像按下了快进键,不过两年时光,李十安觉得李启山老了好多。
两人都不想吵了,尽量避开沈言和瞿娅的话题,也还是过了一个和和美美的年。
年后没多少天,李十安给糖豆豆打了个电话,主要就是问问糖豆豆剩下那笔钱能不能晚点儿还。
糖豆豆对他永远都是包容的。
李启山无意间听到了李十安和糖豆豆的对话,趁一天夜里小千去睡了,父子俩进行了一场谈话。
李启山明确告诉李十安自己老了,希望他回来管厂子,然而李十安告诉他,自己有自己的计划,他要去罗织湖开旅馆。
父子俩再次不欢而散,第二天李十安就去中圣递了辞职报告,然后打了一个在罗织湖玩的时候抄下来的租地电话。
好在这个时候的旅游业还没到如火如荼的时候,李十安以很低廉的价格谈下了那块儿地,他找朱赫跟老谢都凑了点钱,经历了合同扯皮和当地人天然惰性的较量后,亲自监工搭了个两层小木楼。
小木楼落成的那天,他比第一次给公司拉到单子还高兴,毕竟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他的高兴和难过都想找人诉说,然而却不知道该找谁。
旅馆的经营一开始不那么顺利,一夏一秋过去了也不见多大起色,李十安倒也不急,毕竟小千在这种地方上学花不了几个钱,朱赫跟老谢,以及糖豆豆,也从不给他压力。
有一天他在旅馆的玻璃房内晒着太阳,看见小千在木船上喂红嘴鸥,不知道为何又想起了瞿娅。
李十安偶尔会想起谢姜说的话,会想起那句‘普通人之中本来就有3%的严重畸’。
会不会小千听不见根本不是瞿娅服药造成的呢?她原本不必那么自责的。然而逝者已逝,他只愿瞿娅在天之灵知道小千现在过得好,会感到一丝欣慰。
就在这一天,李十安重新拿起了画笔,他想记录小千的成长,他觉得画应该比照片更有意义。
生意的转折,是在李十安碰到跟他一样喜静老钟的时候。
老钟是个中年人,喜欢摄影,尤其喜欢拍各种珍稀鸟类,常年全国各地到处跑,罗织湖的冬天阳光充足,不少鸟儿会来这边过冬,因此老钟每年都来。
老钟碰到李十安是个意外,他为了拍一组照片差点摔进了湖里,鞋子裤子全打湿了,正巧李十安在湖边写生,他邀请老钟去旅馆换身衣服。
老钟每年都会走到这个码头来,第一次知道这里还开了一个旅馆,他见李十安是个豁达洒脱的年轻人,两人相见恨晚,当晚就喝高了。
李十安只当老钟是个普普通通的客人,走了就忘了。谁知就在老钟回去一个多月后,陆陆续续有不少人跑来他这里,而且看样子就是慕名而来,李十安一打听才知道,老钟在某知名旅游论坛和摄影论坛都是红人,亲自为他的旅馆写了长长的一篇文章,牛吹得有点夸张,说他是看破红尘的青年艺术家。
虽然不认可老钟吹那么大牛,但那篇文章切切实实给李十安带来了效益,旅馆生日一天比一天好,成了网红打卡地般的存在。
赚了钱,李十安第一要务是把旅馆里当初因为钱不够而没弄好的地方整改了一下,尽量简洁大方有特色,然后就是把债给还了。
债一还,人就懒起来,凡事都不愿意亲力亲为了,请了当地两个阿姨来做工,自己每天没事就躲到玻璃房去画画。
店里还遇到过一个慕名而来的人,那人一来就说要给李十安开画展,包装他,拍卖他的画什么的,李十安说自己没学过画,瞎画着玩儿的,连美院都没上过。
那人一听更开心了,说没关系,从小抵抗父辈权威,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是炒作的爆点,然后就被李十安请了出去。
对于自己没能上美院这件事,李十安觉得其实怪不了李启山,要怪只能怪他自己没有坚持。他和沈言之间,他是那个反面例子。
画笔虽然捡起来了,但也只是个精神寄托,李十安的人生如今还有另一个精神寄托,那就是小千。
不画画的时候李十安就在玻璃房晒太阳,一会儿又伸出头去看小千放学回家没有,有时候会有一种提前步入老年生活的感觉。
这样的生活他很满意,没什么不满意的,孩子健康,无债一身轻,没有经济压力,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除了极少数夜里面对像镜子一样的落地窗的时候,他会觉得这湖太安静了。
***
因为李十安一年前还在说生意不好,一年后就把债全还了,老谢一度以为他干了什么违法犯罪的勾当,拉着女朋友一起来找他,正好两个人都想小千了,顺便还可以旅个游。
老谢在罗织湖陪了李十安几天,李十安自然按最好朋友的规格来招待——自己该怎么打发怎么打发,别来烦老子。
倒是小千这些天放学的时候就陪着老谢两口子,像个小导游一样给他们讲着讲那,还带他们去徒步。
走的那天李十安开车送老谢他们去旅游集散中心,临别前老谢递给李十安一张请柬,李十安冷不防接过来一看,是喜帖。
老谢嘿嘿一笑,上车前还拍了拍李十安的肩膀说:“兄弟先进围城一步,你加紧。”
李十安看着老谢两口子坐上大巴消失在蜿蜒的道路尽头,那一瞬间他觉得有些事好像都是上辈子的了。
曾经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已经远行,大家都是开始谈论婚姻、家庭的青年了。这两年一李十安一直在找沈言,然而却毫无线索。
罗织湖的安静的时光时常让他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这里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又不透明的水箱,缓慢的往外渗着水,一开始李十安嫌弃它慢,不知道这水什么时候才流得干净。可随着时间慢慢拉长,他又开始恐慌,因为不知道那水还有多少,够不够浇一盆花,够不够煮一顿饭,够不够遇见那个人,够不够填满人生所有遗憾的缝隙。
李十安夜里总是面对着房间里的那面大落地窗失神,总觉得一闭上眼睛就能看见沈言在跳舞,身后海浪卷起巨幅的水墙,海在嘶吼咆哮,唯有沈言在自己的世界中旋转。
老谢的婚礼定在五一假期,小千一直叫老谢干爸,两口子前些年对小千也多有照顾,因此李十安带着小千一同回了D市参加婚礼。
不管跟李启山吵得再凶,回到D市李十安还是会回去看他的。
上回两父子一吵又是许久没联系,再见面也是无话可说,只是婚礼完后要回湖区时,李启山破天荒主动说要去送他们父女俩。
不过临到出门的前一刻,李十安才知道李启山的真实目的。
李启山说罗织湖虽是景区,但本质上还是穷乡僻壤,提供不了好的教育,让他把小千留下来。
李十安认真考虑了一下,觉得李启山说得有道理,但还是拒绝了,他说:“你整天忙厂子,小千谁来照顾?”
李启山说:“我当年怎么照顾你的,如今就怎么照顾她。”
李十安摇头:“小千是女孩子,你待她像养我那么糙。况且她耳朵又有问题,一旦耳蜗出问题或者丢失怎么办?”
李启山似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想了想,轻描淡写地说:“那我把厂子卖了,我每天守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