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保卫战(91)

作者:百媚千娇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如今,陌孤寒的一出离间计,算计了她,无异于雪上加霜,将她从君淑媛那里带回来的惊恐无限地扩大。

君淑媛的死,原本就在她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逐渐萌芽开花,使她对陌孤寒,对这繁荣的紫禁城重新生了怯意。如今他的一出算计,更使她觉得,陌孤寒对她的温情,那就是逢场作戏。

陌孤寒不会真正地信任她,即便有朝一日,她与常家势不两立。他的疑心不是一粒种子,而是在太皇太后掌权的这些年里,早已茁壮成一株参天大树,根深蒂固,无法拔除。

月华在陌孤寒面前,重新收敛起自己的真性情,极平和而且疏离地微笑,进退有度,大方得体,态度恭谨而淡漠。

陌孤寒主动来过清秋宫两次,留下用膳,他不说话,月华也只低头用膳,偶尔也会尽自己的本分,为陌孤寒布菜盛汤,气氛和谐,举案齐眉。

他挑不出毛病,就是脸色愈来愈沉,偶尔一声冷哼。

两人的相处变得微妙,无端就僵冷下来。

月华就会想,他陪自己用膳,心里是要有多委屈?对于他而言,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吧?

她偷偷地看陌孤寒积蕴着风暴的脸色,一旁的魏嬷嬷频频使唤眼色,急得如火上房,几乎将牙根咬碎。自己主子那般聪慧的一个人,为何到了皇上跟前便这样迟钝木讷?

陌孤寒越吃越觉得饭菜委实味同嚼蜡,终于忍不住将玉箸摔落在桌上。

“皇后是不是觉得跟朕在一起用餐,比受刑还要难受?”

月华刚塞进嘴里的饭菜,嚼也顾不得嚼,便囫囵吞咽了下去,抻抻脖子:“妾身不敢。”

陌孤寒冷哼一声:“不敢?你就这样害怕朕么?当初大街之上,那样无畏地顶撞朕的勇气哪里去了?”

月华就想,他到底希望自己怕,还是不怕?

“大抵是随着每日晨起的米粥一同咽进肚子里去了。”

陌孤寒唇角抽搐两下,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便捡起手边的筷子继续用膳,将嘴里的青笋咬得“咯吱咯吱”响。

他等着月华来哄他。

月华端起他面前的羊脂玉汤碗,盛了一勺浓汤煲翅,加了两瓣青翠碧绿的芫荽,滴两滴绍兴大红醋。

恼人的是,依旧一言不发。

“今天朕不走了。”

陌孤寒突然语出惊人。

月华的手一颤,金黄黏腻的汤洒在手心里,幸好已经不太烫,慌忙不动声色地端到陌孤寒跟前,然后撤回手来,在桌子下面用帕子偷偷擦拭。

魏嬷嬷在一旁激动得眉飞色舞,恨不能立即便撤去桌上饭菜,转身去铺床叠被,将床帐里熏得香喷喷的。

“好。”

月华说这个字的时候,心惊胆颤,是咬着后牙根的,从红唇里吐出来的时候,就如泠泠琴弦,带着颤音。

陌孤寒见她这幅神情,似乎颇为不情愿,脸色就又沉了几分。

“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也这般寡言少语么?”

月华不知道他所说的“别人”究竟是指谁:“月华向来木讷无趣。”

陌孤寒突兀起身:“怕是皇后只在朕面前才这样无趣吧?看你往常谈笑风生,幽默风趣的很。”

他的语气里已经隐隐含了怒火,月华心中暗惊,也慌忙起身,翻身跪倒在地上:“皇上如天,妾身仰望犹如庭岳,心有敬畏,不敢胡言乱语。”

陌孤寒一声不耐冷哼,居高临下盯着她看了半晌,气恼地拂袖而去。一抹衣角滑过月华的脸,上面的金线刺绣有些冷硬。

魏嬷嬷几欲捶胸顿足:“皇后娘娘这又是何苦来哉,为何每次都惹得皇上不快?别人为了让皇上翻自己的牌子,煞费苦心,在敬事房里花费多少心思?您怎么反过来将皇上向外推?”

月华愣怔片刻,从地上爬起来,却是如释重负。

她并不想这般,她也想冲着陌孤寒巧笑嫣然,没心没肺地撒痴卖娇,只是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时候,能够过了君淑媛的这个坎儿。

她害怕,会不由自主,走着走着就又当了真。

------------

第九十四章 风靡满长安

下过一场大雪,西凉人退无可退,终于怕了,提出议和。

镇守边关数载的那位李将军,通敌行迹败露,选择了自杀身亡谢罪。延续了五年的拉锯战终于暂时宣告结束,胜利的曙光已经遥遥在望。

褚慕白的名字满朝皆知,长安也有越来越多人记住了这颗刚升腾起来的璀璨明珠,如寒冬料峭的北风一样,一夜之间迅速席卷了整个长安的大街小巷。

据说,他的英勇事迹被民间的说书先生编成了话本,一遍遍在酒肆茶馆里唾沫横飞地讲述。往往座无虚席,喝彩声一片。听众也不厌其烦,对于那些夸张了的神乎其神的故事情节,瞠目结舌之余,竟然深信不疑,连声赞叹。

故事话本流传进宫里,向来枯燥乏味的后宫也喧嚣起来,素喜白日做梦的宫女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兴奋地眉飞色舞地压低了声音,讲述着道听途说来的英雄传奇。就连香沉,此时也炙手可热,经常被一些宫女围了,带着讨好地向她打听褚慕白曾经的事迹。

月华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褚慕白的一时风光无限,会带来怎样的荣华富贵,或者是灾难。她只是觉得,原来不止她与陌孤寒,满长安人心底其实都在期盼着战争的胜利,以及和平盛世的开始。

她为褚慕白感到自豪,引以为傲。

直到有一日,她听到魏嬷嬷在小声地训斥香沉,告诫她以后休要在宫中胡言乱语,以免祸从口出,给自己主子招惹祸端。毕竟,宫中有君淑媛的前车之鉴。

此话绝非空穴来风。

月华猛然警醒,将魏嬷嬷叫到跟前,屏退了所有宫人,探问其中缘由。

魏嬷嬷忧心忡忡道:“这几日太后宫里也有宫人到香沉跟前探头探脑地偷听闲话,老奴就觉得有些不妙,偷偷差人留意了。听说太后这些日子曾经传召过老爷的旧日部署进宫,不知道是在打听些什么,但是总是与慕白少爷有关的。老奴就寻思,太后向来忌惮着您,疑心又重,慕白少爷是您举荐给皇上的,可莫是听些闲言碎语出来,到皇上跟前挑拨了去,那就不妙了。”

月华得魏嬷嬷提醒,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太后猜疑,皇上忌惮,而太皇太后那里,因为自己夺了常至义的功劳,又使得李将军叛国一事暴露出来,狠狠地打了常家的脸,她对自己肯定难免生了怨气。

褚慕白遭受自己连累,在朝堂之上毫无根基,如此风光,未必便是好事。自己若是不管束好下人,多言多语,一时忘形,没准就给褚慕白招惹来杀身之祸。

她惊恐之余,又开始思虑褚慕白今后的出路问题,感觉错综复杂,心里如一团乱麻。

是急流勇退,还是勇往直前?

惊魂未定,太皇太后便差遣了跟前的荣福过来传召。

陌孤寒在朝堂之上宣讲嘉奖令以后,月华还未见过太皇太后,如今她要见自己,究竟是福是祸?月华心里就有些忐忑。

她心里做好了被训斥的准备,恭敬地跪在地上,头也不抬。

太皇太后的声音极轻极软,听不出怒意,倒是暖阳和煦:“快些给皇后赐坐,将进贡的金丝蜜桔端一碟给皇后尝尝。”

林嬷嬷将金丝橘用翡翠荷叶托盘盛了满满当当的一盘端过来:“这是难得的梢头红,一年也只得进贡一筐,太皇太后宝贝着呢。”

月华便做出受宠若惊的谦卑之态,欠身谢过太皇太后。

今日太皇太后寝殿里熏了香,月华仔细辨别,是安神香的味道。平素太皇太后并不喜欢用安神香,只有在心有焦虑,难以安枕的时候,才会命下人少用一些。也就是说,太皇太后心底,并不如她表面这般和风细雨。

太皇太后招招手:“将哀家给皇后准备的赏赐也端上来。

有宫人上前,月华识得,正是自己第一次进宫,负责照顾自己的那个小丫头。她手里捧了一个朱漆托盘,皆是金银簪环,宝石头面,翡翠玉镯,珠光宝气,琳琅满目。

月华跪下诚惶诚恐地谢恩。

“听说皇后你在皇上跟前献策,又举荐了义兄褚慕白,如今边关大捷,皇后功不可没,也圆满了哀家的一份夙愿。这些赏赐是应该的。”太皇太后手里剥着一枚赤红的金丝橘,缓慢而优雅。

上一篇:乾隆后宫之令妃传下一篇:灵台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