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宫名(5)

作者:东门枌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一会,郭妃才窕窕款款的出来。众人又起身一齐拜见:“给王妃请安,愿王妃福绥万安。”

郭妃笑盈盈的让一众起来,道:“今日为何都来的这样早,还行如此大的礼。”

萧妃接话:“这快到年下了,大家都高兴,府里也热闹。今早又有宫里的赏赐下来,所以这般。”

郭妃倒不诧异奚孺子的到来,只是刘英没见过她,时不时的流转看去。心思:奚氏也是个精巧的美人,如今不过也才二十出头吧。

奚孺子亦察觉,只是目光并不与她交接,十分本分的样子。

众人皆吃了口茶,甘醇自味。

郭妃望着沈嫔忽然道:“沈嫔与刘孺子都是穿的本妃前些时日赏的樱花缎子制成的袄袍吧。”

众人才都将目光在她二人身上对比,沈嫔仿佛很不自在。

萧妃似有口无心,打趣说:“只是我看刘孺子穿着更合适呢,沈妹妹即便制成了内褂,又多了件锦袍遮掩着,还是有些内外不修呢。”

这句“内外不修”既是讽刺沈嫔有些富态,又仿佛给人有些绵里藏针的刺痛。

沈嫔便想发怒,只又看了对坐刘英那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便忍了下来,一昧在心中暗骂刘英恶俗。

恰巧晋王前来,见一众都在。

他径直走过奚孺子,甚至来不及给她展示渴望又落寞的眼神的机会,便到了刘英旁,道:“你穿这身很好看。”

沈嫔听了更恼了,萧妃则看着她这般嘴角上扬,扬过则平。

众人行礼,晋王上前和王妃同坐。

沈嫔这才撒娇道:“都是绣人缝娘不好,好端端的同一件衣服,却让臣妾穿的如此难堪。”字里行间倒无挤兑刘英的话语。

晋王才察觉到沈氏也是这身樱花碎,笑道:“好好好,你便要打发她们也便是了。”

这时萧妃连忙制止说:“王爷纵然偏心沈妹妹,可今日宫里下来了人。据嫔妾所知,两位妹妹的衣服是有宫裁参与……”

萧氏言下之意就是提醒晋王以免将事闹大,毕竟宫中之人尚且由不得王府擅处。

王妃也称是,沈嫔再不好说什么,气哼哼的说头疼便回同恩台了。

刘英倒是想着,萧妃何时变得如此通情达理为沈氏考虑了,难道此事闹大,若能令晋王嫌恶沈萋不对她更好么?

接下来的几个月,刘英又是占尽了荣宠。直到一日,宫中钟声震天,一下一下的,敲的人发慌。片刻,整个王府也骚动起来。

皇帝骤然驾崩,事发突然,宫中尚未传唤侍疾就八方奔丧来了。

群臣因立谁为太子争论不已,最后还是徐皇后技高一筹,拿出所谓的皇帝遗旨才扶晋王登上龙座。

春风习习,宫门处司马贵妃眺望无尽宫城,眼中眷恋含泪。

她被奴婢搀上马车,由于多日为皇帝哭丧体力不支只得扶住车框。又蓦然回头狠狠握紧手腕喃喃自语,眼神决绝:我一定会回来笑着看徐氏那个老妇哭!

宫车辘辘,仪仗叮叮当当驶去。

慈宁殿中灯火阑珊,徐太后一身黑袍,头上点缀着些许银饰,潘尚仪正服侍其梳妆。

太后朱唇轻启:“走了?”

“是,贵妃,哦不,是齐国王太后才是。晌午时分才匆匆离去。”潘尚仪答道。

太后一个眼色,伏在其周围的其他奴婢便都离去。整个殿中便只剩下徐氏主仆二人。

自昨日皇帝登基以来,刘英也搬到了宫中。

夜色入微,整个皇宫这个月一刻也没有闲下来。只是众王就封后,夜色将嘈杂沉淀了下来。

方才太后主持丧礼落了件披风,尚宫陈氏见无人来寻,连日下来又甚为疲惫,又无闲人可予支配。

陈尚宫看到刘英装扮简单,以为是寻常宫娥便要她将披风送去太后那里。

刘英并未争论,又因顺路故懒得推辞。走到慈宁殿附近,便看到一众婢女退出。自己便推开外门进了内室,却听见太后与潘尚仪谈话。

太后取下耳环漫不经心说:“先帝糊涂,可哀家却不得不为儿子筹谋。贵妃如此盛宠,如若真是齐王登基,那哀家与皇帝日后岂有活口?司马慧宁向来歹毒,饶是她机关算尽也无可奈何。”语罢叹了口气。

“太后放心,先皇陛下一定会体谅太后的!您就安心吧。”潘尚仪劝解道。

刘英窃听不解,一丝恶毒的念头在她心中闪过,吓的她发慌。

人人都说先皇帝身体康泰,何会忽然来不及医治就暴毙?莫不是?

刘英敢再想下去生怕知道了本不应知道的事实,更可怕的是自己日后便要真正生活在这种人心恶毒,比王府还要凶险百倍之地。

可就在这时她却不小心被门槛跘住,哐的一声让内殿安静下来。

刘英惊慌万分,手足无措起来。

“是谁!”潘尚仪喝道,并伴随渐近的脚步声。空气中散发出咄咄逼人的气息令刘英冷汗直流。

这时郭皇后却如同神仙般出现,握住刘英的手示意她安心。

潘尚仪打开内门,看到是皇后急忙弯腰致歉:“奴婢愚钝不知是皇后大驾,还望娘娘恕罪。”

皇后这才入内给太后请安并一同叙话,刘英陪同服侍这才放心下来,心中对皇后更是感恩戴德。

另一边,沈萋也才刚回到宫中,似有些劫后余生的侥幸。严氏入内,忙支开散众。

她紧闭宫门,又从袖口拿出一包药粉类的递给沈氏,轻声说:“娘娘可要打定主意了。”

沈萋蛾眉淡扫,似有蹙容,踯躅不定,犹豫不决地接过。

顿时挂了两行清泪,又将药包掷了出去,提高了嗓音说:“不可能的,不可能的。她已经走了,不能将我怎样了……”仿佛是在跟自己打气。

片刻一太监来报说陛下已往紫宸殿方向过来了,沈萋稍做准备又只得接驾了。

☆、宋宫

四月初,日光渐浊,宫中也安定下来。

萧侧妃育有皇长子封了德妃赐居慈明殿。慈明殿与太后所居慈宁殿,皇后所居慈元殿称后宫三大殿,只有贵妃或嫡长公主方能入住。但皇帝子嗣微薄,萧德妃育有皇长子已是尊贵万分,倒也相得益彰。

沈侧嫔育有皇二子封了沈昭仪,略次于萧氏,居住临光殿。

刘英在王府终究是耽误了晋封侧嫔,如今入了内宫也只封得美人,居兰林殿,但离皇帝寝宫紫宸殿最近。

但对一个后宫女人来说,位不至婕妤那实在无望。于刘英来说,若再往上升一级亦非难事。

宋宫里的内宫六局以尚宫局为首,尚仪局,尚食局,尚寝局,尚服局和尚功局为辅。专门协助皇后管理内外命妇和负责满足后妃的衣食住行。

至于皇帝则专有御厨,内侍监操持。

这天几近黄昏,几位司仪女官才到刘英的兰林殿给她授礼。

说是授礼,过程却几近复杂。刘英续得正坐于上堂,冠帔尽善,正襟危坐数个时辰听女官宣读教导内宫琐碎。

“美人为五品,上有皇后,贵妃,庶妃,昭仪,婕妤,其品阶上推之;下有才人,贵人,选侍,其品阶下演之。”

“后妃位至婕妤可配尚侍一名,尚侍类比司级女官。昭仪可配二名,庶妃可配四名,贵妃可配六名,皇后可配八名。余下则无……”

“庶妃之中更有掌领之妃,即具有管治六局中某局的权力。此权一般由皇后赐予,皇帝可赐。”……

刘英实在有些疲惫,心想:白日里在皇后的慈元殿已说过了,现在还重复这许多,实在要命。

身上的穿戴和头顶的珠冠,就像枷锁,沉重之余还令她喘不过气。又感叹皇后之冠不知要有多少斤。

这边四位女官已说了两三个时辰仍是毫不罢休,“合欢殿北,慈宁殿东是三宫。分别是重华宫,毓德宫和万安宫……庆寿宫东为庆宁宫,即太子东宫……”

“皇太后住慈宁殿,范太妃住万安宫……”

又过了半个时辰,才算结束。司仪们皆衣装整肃,发鬓不乱,跪在门外的奴才们也才敢起身。

刘英这时突然想起,入宫许久不见奚孺子和陶孺子,自知陶孺子被牵连不得入宫。便向女官们问道:“不知尔等可有去奚孺子处?”

阶下四人面面相觑,少时,其中一位前行一步道:“回禀美人,下官不知。”面色依旧单调,好不通人情。

上一篇:王妃不干了下一篇:缘何知我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