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宫名(25)

作者:东门枌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刘英倒是没多久就解了禁足,只那贤妃迁宫琼华殿,一时竟毫发无伤。陛下终究看重刘英,再加上内外非议,贤妃产子自顾不暇,刘英便顺势重掌六宫。陆羊子也帮着安定内局,好半年才将诸事修葺待定。

等过了元宵,刘英才闲下来。

但刘英总觉得周婕妤滑胎蹊跷,便这日约了淑妃打算一同去探望周婕妤。

可周婕妤自滑胎以来便一直身体虚弱,又不善调养如今已在弥留之际。

周丹赤这些日子醒悟过来,又得知许才人搬到太后宫去后,便心中多有猜测。想到那日升平楼宫宴,除了刘英,许才人也陪着自己在后面,又觉得刘氏堂堂贵妃那时如日中天何必害自己?

祁睿也不常来探望她,周丹赤便日日倚在榻上望着门阁处缀着一排缠瑛石水晶的宫绦发呆。

等元宵过了,她斜开了窗子,见王美人映月阁中正忙着卸下装饰,一片欢声笑语。又想起自己去年这个时候怀着身孕,对自己孩子的满心期望,又不觉滴下泪来。

再被风一吹,她本就孱弱的身子更疲惫了。过了午后,头脑也发起了热。

周氏醒来只看秋云在一旁泣涕连连,便摒着最后一口气强撑起来,问秋云是否知道些许内情,说自己只想死的明白。

秋云不忍见主子如此,终于开口:“是贤妃,胁迫了我与许才人给您下药滑胎。”

秋云全盘拖出,周婕妤心中憋愤,忽一口气提不上来。

贵妃淑妃在门外听的真切即刻步入殿中,只是周氏愤恨之际却含泪病逝了。死后眼睛仍瞪的老大,是死不瞑目。

淑妃悲悯道:“真该请贤妃过来探视,每每夜半梦回不知她是否安枕。”

刘英轻抚周婕妤让她闭紧了双眸。

秋云悲伤,愿为刘英所用指证贤妃。刘英命人好生安葬,丧仪在配殿冗房。

葬礼简单相比昔日沈萋简直天壤之别。皇帝未至,只说依贵妃的来。刘英心中暗伤,这恐怕便是有子嗣和无子嗣的区别吧。又回想起周丹赤曾经也算是是后宫中仅次于自己最得宠的人,如今下场这般悲凉。让新春在刘英心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只觉得人生讽刺。

至于宫中的怨气便更不少了,诸有司宫人都只觉得周婕妤可恶。不曾拣好时候去,白白误了自己当年的运势。

刘英想,对于贤妃,为了一己私心便断送她人一生的人就应付出代价,更是后悔不该在延福行宫放过她以至于如今荼毒宫人。

几日丧仪之后,安欢在宫门处等着秋云。可迟迟未见,便进秋云房中查看,却见秋云已上吊自尽。

贤妃一党放出消息对外只说秋云过于感念主恩殉主而亡。

可事后陆尚宫查看过秋云尸体说分明是被人活活勒死,此事也只得一旁搁置,再到细腻之处寻找瑕疵。

陆羊子一边牵制何缀儿,淑妃那边则搜罗李氏兄长罪行。安欢等婢则一直暗访秋云生前所待过各处,接触各人。

一晃,便又是半年,李怡儿所生的四皇子都能被傅姆托着走路了。

刘英则又以副后身份于中秋时节同皇帝在亲蚕宫举行亲蚕礼,百官表面敬服。一时人人都将刘英尊为皇后,连女官们都以皇后之礼待之。

秋日愈发深寒,宫中仍有不少人与贤妃为伍。这日阳光熹微,宫廊虽长,贤妃与贵妃淑妃一等却狭路相逢。

可谓人拥簇簇,旗鼓相当。

贤妃金银皆钗,又身披陛下赏赐的貂裘耀武扬威道:“这天气是愈发寒冷了,两位姐姐简装出行岂不受冻?若是衣装不备,大可去妹妹的琼华殿挑选。”

淑妃反驳:“贤妃身子骨已经到如此地步了吗?冬衣御寒恐怕是杯水车薪吧,不如裹着棉被出行那才叫暖和。”

随行陆女官等听此也掩嘴笑了起来,贤妃生气自恃生了皇子觉得自己位高淑妃。

又见淑妃丝毫不将她放在眼中,怒道:“淑妃,你竟敢不敬本宫?!”

淑妃自从与林鄙暗情后越来胆大,不像从前那般本分唯诺,也立刻回击道:“你我皆为妃位,况且我封妃时妹妹还只是个婕妤呢。何来不敬一说?”

刘英只是一旁看着这贤妃还能如何,贤妃自满复道:“本宫生有皇子!”

刘英这才开口,冷冷道:“陆尚宫,就麻烦你来好好教导教导贤妃娘娘。本宫瞧着她身边的大小女官们不济事啊。”听此,巴附在贤妃身边的缀儿,槿桐等人神色不自然起来。

陆羊子前行两步,目光超然,对面的何缀儿等女官再不屑也只得又微微屈膝行礼。六局女官不论何时何地见到至高尚宫都得行礼,这是规矩。

一女史躬身递给陆尚宫随手礼则,陆氏翻了两页即诵读道:“女御,嫔妃纪,论嫔妃高低。嫔妃不以倚仗子嗣为先,以辩以资历为首……”

贤妃一时哑口,陆尚宫又看向何缀儿等,责难说:“典侍何氏,你难道没有好好引导娘娘吗?还是你学礼不精,不堪其位?”缀儿等心中早就慌乱,只强撑着面子。

陆羊子转向贤妃,施礼,又道:“还有,贵妃娘娘掌凤印,人皆应以其为尊。要如同皇后一般对待,贤妃只是普通庶妃怎可在贵妃面前直呼本宫?无礼至极。”

贤妃瞪大了眼,却看随行女官都有些战栗,也不开口。

“虽说法不上嫔妃,但何典侍,槿桐等却是难以逃脱的。来人!把她们拉下去。拘于掖庭劳室日夜劳作满三日,加倍刑法,以正礼法。”陆羊子句句铿锵,可谓掷地有声,无人不从。

顾不得惊呼何缀儿等便被拖了下去,贤妃大惊失色道:“贱婢,你怎敢?!”

刘英这才开口打断:“本宫忘了,贤妃原是本宫婢女出身,不懂宫规也是有的。陆尚宫乃众女官之首,位同婕妤,惩处女官亦是她分内之职。且她循礼法行事,即便此刻陛下在此,也保不得你的一群刁奴。”

贤妃再难开口,刘英一等才要过去。贤妃恍惚卑微避让,颜面尽失,权柄难握。

☆、事发

这年,李怡儿的哥哥李信又在秦郡犯错,强霸民女致死。曹驸马身为太守抓捕他,他却用府兵抵抗实在嚣张跋扈,毫无法纪可言。

就这样僵持几日,李信传信入宫。贤妃得知后,满不在乎。只说让驸马给个顺水人情,大不了用千金摆平了了此事。

但秦国公主又岂会是忍气吞声之人?打算不日便入京参贤妃一本,可这日却有宫中千里来报说皇太后重病奄奄一息,请公主入宫侍疾。

景元九年春,徐太后殡天。宫庭哭丧不断,整个皇宫都一片灰蒙。太后死前颇喜爱四皇子,更深信天神降子,危榻前力佐其为太子。

李贤妃又是勤恳服侍太后,不给贵妃机会,皇帝便将丧仪也给她主持。

秦国公主最后还是未能见太后一面,便将这一遗憾全都归咎给刘英,心想如不是她与太后争权自己也不会屡屡顶撞皇帝不得入京。但也看不惯贤妃讨好,只等丧仪之后再诉说其兄罪状。

刘英这边也是鼓动联合许才人打算丧闭之后,向皇帝告发贤妃恶行,怎知贤妃早早听闻异动。

那晚,残月如缺。

许才人夜半回房中想歇整片刻,贤妃又派人一不做二不休,好似对待秋云,手法如出一辙。

殿外敲锣打鼓个不停,许蘅漪亦无心休息。她刚喝了口茶,又感觉床帘后有异动想去查看。怎想还未起身,身子便被人推了出去。殿中烛火昏暗,奴婢们也都在宫外忙活不停。

原来早有一太监藏在殿中,一时趁许氏不备推在墙上撞死了。

贤妃主持大局对外说许才人追思皇太后去了,众人皆以为常。

淑妃暗恨贤妃狠辣,又恨日日须得哭丧,未能洞察错失良机。刘英倒宽慰她说:“我们虽有人手却不能时刻照看许才人,如今李怡儿主持丧礼,太点眼,反倒会使我们落一个不敬太后的罪名。”

淑妃道:“这可如何是好?”又说自己可不想再等一年。

刘英轻笑:“她以为万事还在她的掌握之中么?”

好在,刘英这边早在许才人心腹悦儿房中翻出手书一封亦能做证,只可惜了许氏终未逃脱贤妃魔掌。

这边丧仪尽罢,贤妃还日日高枕无忧,以为能母凭子贵做着当皇后的春秋大梦。

这日,何缀儿火急火燎地来报。说陛下下令处死了自己的两个哥哥,还抄家连妻儿尽贬为奴。贤妃崩溃,不知为何。凄然痛苦赶往紫宸殿去了,秦国公主自然也在。

上一篇:王妃不干了下一篇:缘何知我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