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又想起此舉會嚇到頤合,回過頭查看,頤合竟是一臉木然,毫無反應,心中一凜,怎會如此呢?
一個婢女就要分辨:”王爺,我們可是一頓不落的皆有呈上,可鍾姨娘不肯吃,我們也束手無策啊。”話既出口,一旁的章嬤嬤已來不及阻止她。
李韶泱讓李福上了晚膳才熬的排骨粥,舉起杓子舀了一杓,吹涼至適口的溫度才送到頤合嘴邊:”頤合,乖乖用膳啊。”頤合雖面無表情,但似乎是感到唇邊有東西,張口就含盡吞下,一口一口地也讓李韶泱餵完了。
李韶泱更是大怒:”這就是你們說的不肯吃。很好,辦事不利之人,本王府自是養不起。李福,這些人全拖到前院當眾杖刑二十,隨後發賣。章嬤嬤,本王念在你是伺候本王多年之人,也不好如此責罰,但監督不力是事實,你就罰俸一年吧。”
李韶泱此後皆日日親自看顧頤合,就連餵食也都親自動手,甚至不放心地陪著頤合同眠,除了必須進宮的時間,才向蕙凝商借蓉兒幫忙,蕙凝自是樂意也時常到念熙院探望。
葉兒在寒露之時,提前回到王府,一進門就覺得不尋常,趕緊就要跑向采苓齋去,半道上遇見一婢女問道:”葉兒姊姊您急匆匆要向何處去?鍾姨娘給移到念熙院安置了。”
葉兒心中更是一驚,如若頤合安好,她一定會堅持待在采苓齋的,怎會回去念熙院呢,向婢女道了謝,就趕緊往念熙院走去,一路上忐忑不安地祈求她安好無事。
進到念熙院主屋,只見到李韶泱坐在寢室裡批閱文書,趕緊先跪下請安,這才仔細看了頤合,外貌皆無異狀,正要鬆口氣,竟發覺頤合整個人神魂失據,也不顧規矩抖著聲:”王爺,鍾姨娘…這是怎麼了?”一旁的李福將她拉出寢室解釋了來龍去脈,再度進到房中,李韶泱處理完文書,就鉅細靡遺的交代讓葉兒仔細照顧頤合。
葉兒輕撫著頤合的臉龐,怎會如此?怎會如此?好好的一個人啊,蹦蹦跳跳的一個人啊,吵吵嚷嚷的一個人啊,葉兒忍不住流出了淚,未免惹怒李韶泱,她只敢轉過身偷偷拭淚。
綠葉轉黃,受不住秋風,脫離枝幹落去,秋去冬來,光禿禿的枝頭,僅盛著厚厚的白雪,冰冷、刺骨,頤合的身子養好了,但精神卻未有一丁點好轉,葉兒將她裹的嚴嚴實實的,未免她受寒。
“小姐呀,外頭下雪了,你瞧見了嗎?葉兒開窗讓你看看雪,你素日最愛玩雪的。”
“小姐呀,李大媽給了幾條小紅薯,葉兒烤熟後就捏碎加到粥裡讓你嘗。”
“小姐呀,王爺遣人到假山摘了幾株忍冬花,您瞧,紅豔豔的呢。”
“小姐呀,王妃來探望您啦,您快些瞧瞧王妃的孕肚呀。”
葉兒終日也只能如此這般自言自語。
臘月到來,十二月廿一日,蕙凝的肚子開始出現劇痛,府醫與幾個產婆隨侍在側,痛了一日竟是只開了幾指,生不下來,到了翌日立春,總算是生下了一個男嬰,這個男嬰如同蕙凝般地秀氣,連出生之時的啼哭聲也如同小貓般的嚎叫,但總算也是母子均安。
李韶泱握著蕙凝的手:”凝兒,你辛苦了。”
蕙凝感激的點了點頭:”能給三郎生個健康的孩兒,凝兒心滿意足,名字就交給三郎您取吧。”
“按族譜,現下是珞字輩了。本王不欲他能建功立業,只希望他善良健康,這嘉言善狀意寓良好的言行,就取其言字吧。”
凝兒輕聲的覆誦:”李珞言,凝兒很喜歡,謝王爺。對了,勞煩三郎將頤合帶來此處吧,凝兒想讓她看看孩兒,也想看看她。”
“本王也正有此意。”
李韶泱牽了頤合進到靜嘉院廳堂,命奶娘將男嬰抱進來,引了頤合的手指輕觸了男嬰的臉龐,又讓男嬰抓住頤合的手指:”頤合,你看看,這是本王第一個孩兒,凝兒也很想讓你見見他。”見著頤合配合的伸出手又面無表情的模樣,李韶泱似是習慣了,不一會兒就命奶娘帶男嬰退下。
李韶泱就坐後將頤合摟於懷中,將她的臉埋於自己的頸脖間,輕吻著她的額間輕聲道:”頤合,你安靜夠久了,幾時要再與本王鬧騰呢?你不與本王吵鬧,本王真的很不習慣。”
良久,才又將頤合帶入寢室見蕙凝,蕙凝不捨的握著頤合的手:”竟是也未見起色,凝兒甚是不捨呀。頤合呀,那小傢伙很乖,沒有折磨我,王爺給他起了名字,喚作言兒,你可是答應過要帶著言兒一同玩耍的。”
李韶泱憐惜的拍了拍蕙凝的手背:”凝兒你要多歇息,別傷神,先睡下吧。”
蕙凝點著頭又懇求道:”三郎啊,可否請您時常帶頤合過來,凝兒總想與她說說話呀。”
李韶泱也點了頭當是應允,隨後又將頤合帶回念熙苑。
☆、霓湘有孕
除夕夜家宴,少了蕙凝同聚,亦少了頤合的吵嚷,整頓飯安靜不少,霓湘和茜茜看著李韶泱親自給頤合餵粥、餵湯,也不好近身,只得取酒杯敬了李韶泱幾杯當是過年祝賀,夜裡李韶泱也只攜著頤合在院中一同守歲。
翌日清晨,李韶泱正思忖著如何推拒宮宴,但又甚不合規矩,直到外頭李福來報,說是太后懿旨讓李韶泱帶著頤合到慈安宮請安,李韶泱欣喜地立即著人替頤合整理行囊,就與霓湘一同前往皇宮。
慈安宮內可是熱鬧非凡,李韶泱帶著霓湘和頤合請過安,太后就命人賜座:”霓湘代替蕙凝與韶泱一同前來,真是有心了。”
霓湘嬌羞地笑著:”王妃現下在府中坐月子養身,未能前來拜見太后,還請太后見諒。霓湘能替王妃至宮中拜年,更是霓湘的福分。”說完又含情脈脈地望著李韶泱。
太后滿意的笑了:”甚好,甚好,哀家最喜愛看孫兒與孫媳如此恩愛和睦。”
轉頭又對姜嬤嬤:”將頤合領到哀家身旁,哀家已經一年多未見到她了。”
待頤合坐在太后身側,太后貌似不捨般的撫著她的臉:”哎唷,看這身子是照顧的還不錯,哀家只是想起韶泱你大婚之日,她與韶允那般吵吵嚷嚷的淘氣樣,可是挺有活力的,現下這般文靜…”
太后停頓了會才又出聲:”也算是挺好。”說罷就讓姜嬤嬤取了一枝紫晶金釵親自別在頤合髮間。
李韶泱見狀趕緊起身:”孫兒謝過太后,但這太貴重,想來頤合是未敢收下的。”
太后輕揮了手:”欸~這件金釵是太上皇在哀家碧玉年華之時的賞賜,與其放在庫房黯淡還不若在頤合身上生輝。更何況皇奶奶就要給喜愛的孫媳賞賜點東西,有何不可啊。”
殿門口傳來聲響:”這太后要寵溺誰自然都是可以的,尤其是本王的妹妹自然是夠格。”
太后見著來人瞬間眉開眼笑:”韶允啊,你年年都遲啊,可是成心的。”
韶允跪安後:”自然是成心的呀,太后除了韶允,可還記得哪個孫兒來給你拜年的時間呀。”
太后笑道:”就你敢如此造次。過來哀家身旁,陪你妹妹坐坐。”
韶允靠著頤合坐在太后身畔,輕撫著頤合髮頂:”哎呀,這紫晶可是妹妹的生辰石,真好看,配得,配得。”
眾人聊了一會兒就要再去與皇上皇后拜年,太后出聲制止李韶泱帶走頤合:”將頤合留在慈安宮,到你們回府前,讓頤合都在此處養著,皇奶奶要親自看照孫媳。”說罷就將眾人都遣走。
過了年,又過了元宵,甚至過了頤合的生辰,她都還是如此樣貌。
三月,霓湘入府近一年了,天氣漸暖,李韶泱邀了眾人在湖心亭賞湖賞花,霓湘貌似身子不爽利,頻頻頭暈、乾嘔,蕙凝關心的詢問:”妹妹可否有讓府醫看過?”
霓湘搖了頭:”也就這幾天的事兒,本想著今日要尋府醫,但府醫似是告了假。”
蕙凝轉向李韶泱:”王爺,先前替凝兒診孕的吳大夫亦是精細之人,可否請他前來給霓湘看診呢?”
霓湘趕緊謝絕:”無需如此勞師動眾,許是腸胃不是罷了。”
李韶泱說著身子要緊,當下就立即遣人去請。
吳大夫跪安後,未同上次捏耳查看,只給霓湘罩了條絲帕在腕上把脈,此次倒是相當迅速的就診出脈象:”恭喜王爺,恭喜側妃,是喜脈呀,粗估是已有兩個月。”眾人歡歡喜喜的將吳大夫送走,一群婢女一個個的恭喜側妃有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