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玉+番外(6)

作者:吾七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孟言昭看着陶陶,看了片刻竟微微笑了起来,用手指轻轻蹭了蹭他的脸蛋儿。

到了后半夜,陶陶的烧退了些,睡的也安稳了些,不会翻来覆去了。孟言昭靠在床边守着他,困了就合会儿眼,一直到天亮了,才昏睡了片刻。

孟言昭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本来就没睡实的他,一下子猛然睁开眼睛,以为是陶陶醒了,忙向床上看去。看着人还睡着,才反应过来,活动了一下僵僵的肩膀,起身去开门。

门外的府丁知道屋里有病人,压低了声音说:“公子,璆鸣阁说来人说,有人在店里等您。”

“何人?”孟言昭问,因为这几天来找他的人实在是题多了,净是些摸不着头脑的事情。

府丁摇头道:“这倒没说。”

不管是谁,左右都是得罪不起的人,还是得去一趟。孟言昭回身看了看屋内,吩咐道:“让厨房准备些清淡的吃的,把药也熬上。等陶陶醒了,照顾他吃下。”

府丁欠身答是,看着孟言昭走远。

来璆鸣阁找孟言昭的是“陈公子”,也就是三皇子刘瑾,他还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也就继续用着陈公子这个假名。

孟言昭见着他就知道他为什么来,本来当日旁敲侧击玉牌之事,若是他肯吐露半分消息,也就当这户人家还对陶陶存了些许善念。但是见着陈公子吞吞吐吐,孟言昭还怕他们若是知道了陶陶在哪,抛弃不成再生恶心。

刘瑾见着孟言昭进门,两人对视了片刻,各自揣测了对方的心意,最终是刘瑾先开了口:“孟公子,在下……还是因为另一块玉牌而来,不知可否有消息。”

孟言昭定定地看着他:“陈公子是想找那块玉牌,还是想找戴玉牌的人呢?”

听得这话,刘瑾眼神警惕起来:“孟公子知道什么?”

孟言昭起身负手,也不回答他的疑问:“陈公子若真心寻,那我愿意再打制一块送给令弟,可好?”

“我找戴那块玉牌的人。”刘瑾终于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期待着能有一个答复。

没想到孟言昭一笑,转过身:“不过是个捡了玉牌的人,找他作甚。陈公子若实在气不过,那由我送到官府便是。”

刘瑾已经确定孟言昭知道一些情况,加上之前又见他被传进宫里,不由得心里没底:“你到底想怎样?”

孟言昭依旧十分镇定:“想听一句实话而已。”

实话……刘瑾愣神,可这实话当真说不得啊。

刘瑾心焦出宫,宫里自然也有更加烦心的人。

今日早上赵贵妃按例去皇后那里问安,见着平日里摆在桌上的那块紫晶没了,心里起了怀疑,没待片刻就回了自己的羽华宫。

赵贵妃年龄未至四十,却依旧打扮的娇艳,比豆蔻风具风姿。父亲是尚书令,大权在手。哥哥是大鸿胪,主藩国上计事物。那块紫晶可是她精心让哥哥从藩国准备的,之前一直摆的好好,也颇见成效,怎的突然就撤了。

她实在放心不下,就让人去探消息了。不多时内侍回禀,昨日有璆鸣阁的人入宫,之后就撤了。不过打听了半天,也只是说皇后请他们给太后准备贺礼,并无他事。

赵贵妃慵懒地倚在榻上,捧着暖手炉,心里正盘算,是不是事情败露了。

此时,又一名内侍来回禀:“娘娘,今日三殿下去了璆鸣阁,呆了好一阵儿。”

往常她对这个三皇子倒也不放在心上,虽说是先皇后陈氏的儿子,不过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功绩,碌碌无为。如今竟开始有了算计。

皇后见了璆鸣阁的人,紫晶便撤了,今天刘瑾也去了。赵贵妃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这两个人联手对付自己,却一时又没什么头绪。

昏睡了一整夜的陶陶,迷迷糊糊睁眼的时候,太阳已经晃眼了。也不知是昨晚喝了药的缘故,还是内火旺盛觉得嘴里苦苦的,更是浑身酸软。

他缓缓抬起手臂挡在自己眼前,缓了缓神。头脑倒是清醒不少,只是还有些乏力。

“小陶哥,你醒啦!”端着水进来的侍从正见着要坐起来的陶陶,赶紧去扶他。

陶陶坐起身后又缓了缓,问道:“公子呢?”

侍从回答:“公子早上出去了,特地吩咐要照顾好你。粥还热着,要不要吃点?”

想了半天,陶陶也只能记得在大街上的事情,后边的没有一点印象,不禁挠了挠头:“吃不下。”

“那可不行,吃了饭还得吃药呢。昨天公子一路把你抱回来,都急出汗了,又守了你一夜。你要是不吃东西,病就好得慢,公子恐怕又要担心。”侍从一边说着一边浸湿了手帕,拧干递给陶陶。

陶陶略微惊愕的看着他,手下意识接过手帕,攥在手里,慢慢低下头,眼神游走:“我是……是被,抱……抱回来的?”

侍从认真的点了点头,并没有理解到陶陶的心情:“小陶哥你再躺会儿,我去厨房把粥端来。”说罢转身出了房间。

陶陶快速将手帕覆在脸上胡乱地擦了擦了,脑子里全是自己被抱回来,孟言昭又守了自己一夜。

忽然他想起了什么,赶紧去翻自己的枕头。枕头拿开,那一对大雁还好好的在那里。陶陶又忍不住拿起来端详。慢慢将两只大雁凑到一起,晃了晃,嘴角微微勾起。

窗外响起了脚步声,看着投过来的影子,是孟言昭。陶陶赶忙又将木雕藏进枕下,装样子似的擦了擦了手。

孟言昭进门,看他坐着:“醒了,感觉好些了吗。”

陶陶的心思早就飞了,僵硬的点了点头,悄悄抬眼看了看孟言昭,又低下了头。

侍从从厨房端了热粥进来,还有一些清口的小菜。孟言昭端起热粥搅了搅,觉得温度合适,才送到陶陶手上。

“公子……”陶陶接过粥碗,捧在手里,说话竟有些结巴:“公子,昨晚你照顾了我一夜,还是休息吧。”

孟言昭总觉得这孩子今天怪怪的,难不成发烧烧的傻了。他不放心的试了试陶陶的额头,烧退了啊。

“快喝吧,待会儿就凉了。”孟言昭从旁边拿了件衣服给陶陶披上,坐在一旁陪他。

陶陶点了点头,端起碗将粥一口一口往自己嘴送,觉得这热粥从舌尖暖到了心尖。

第7章

几日后,前朝有了消息,因为那块紫晶,大鸿胪赵阔失职,被罚了一年俸禄。本来是要革职的,赵贵妃在皇帝身边吹枕边风,最终留职勘查三月。不疼不痒的处罚,却触到了贵妃的神经。

赵贵妃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二十多年来,公里的嫔妃宁可得罪皇后,也不敢得罪她。不多时,羽华宫便传出来一道密令:“盯住璆鸣阁,伺机除掉孟言昭。”

不仅是贵妃,刘瑾这边也派了人手暗中监视,希望能发现什么消息。

十月十五,孟言昭去城郊寺庙烧香。这几日总是断断续续的下一阵雨雪,天气潮湿寒冷,地上也十分的泥泞。

陶陶坐在马车里,捧着暖手炉,随着颠簸的路晃着身子。刚刚病愈,孟言昭本来不想让他跟来的,可是架不住软磨硬泡。无奈之下,只得把陶陶裹成了个粽子。

寺庙在山上,车马上不去,二人拾阶而上。已经快到小雪的节气了,路旁伸出光秃秃的枝桠,远处也只能见或红或黄的零散叶子。山中远近各处,或清晰或隐约的响起一两声鸟叫。

空气里充盈着湿冷,能呵出一团白雾。厚实的斗篷微微蹭过石阶旁的枯枝,带下一两滴露水。

这山,这人,像极了一副用淡墨青棕绘出来的画,又蒙了一层水雾,清冷静谧。

孟言昭在佛像前,闭目双手合十。陶陶在一旁,偏头看了看身边的人,看着他的侧脸。

两个人跪在佛像前,缭绕的焚香烟火气,旁边的木鱼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钟声。陶陶出神了望了好久,直到孟言昭睁开眼睛,他才慌忙低下头。

佛门净地,本不该痴想这些红尘之事,可是谁又不是难断红尘三千烦恼丝,才在这里虔诚的祈求呢。

孟言昭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陶陶,等他叩首起身。

两个人都没有提及自己祈求了什么,只是在出了寺庙门后相视一笑,孟言昭替陶陶拢了拢斗篷,向山下走去。

二人上了马车,孟言昭将暖手炉塞进陶陶的怀里:“冷了吧。”

上一篇:一行白鹭下一篇:杀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