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重叠金明灭(35)

十几岁的小姑娘,性子却极倔强。

云郁难过道:“朕与表妹两情相悦,彼此亲厚。立表妹为皇后,何尝不是朕的夙愿。只是有太原王在,皇后之位,绝不容许他人觊觎。朕怎么能让表妹为妃为嫔,屈居贺兰氏之下。朕也不想李氏再卷入朕跟太原王之间的争斗。”

云郁虽然伤感,却是自始至终冷静。

李嫣茫然失落道:“爹爹进宫前也是这么跟我说的,说为了陛下,为了李家,我只能嫁城阳王,不能嫁陛下。他说皇后之位是太原王要的,我硬要争,就是在给陛下和父亲添麻烦,弄不好,还会招来杀身之祸。可是我同表兄早有婚约,这些年早就认定了要嫁给表兄。我十五岁时就已经把表兄当成是自己的夫君,连以后跟表兄成婚,养几个孩子,取什么名字都想好了。你是乐平王,我是乐平王妃。哪怕你跟父亲闹不和,取消了婚约,你也说了,你心里有我。你这么多年未娶妻,我便觉得你一定是在等我,所以我也等你。你一天不娶,我就一天不嫁。我等了这么久。”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

十八岁的李嫣懵懂地发现,男人的心,也并不比女人的浅。

她感觉自己从来也没弄懂过云郁的心思。

小时候,她总跟云郁一起玩,捉蝴蝶,读书、识字、骑小马,形影不离。她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了解云郁的人。

云郁爱干净,有洁癖。他从来不玩泥巴。他的小马总是刷的最干净的。他写字,纸上不许有黑点,或者脏污墨迹。他写字非常端正,最爱漂亮。

云郁喜欢吃她娘炸的面果果,李嫣喜欢吃甜的,他喜欢吃咸的,甜的不吃。

他喜欢舞刀弄剑,最想做的事就是当大侠客。他最喜欢的诗,就是三国曹植的那首《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云郁七八岁时,整天喜欢穿白衣裳,穿胡服,穿靴子,背着把木刀,说要做幽并游侠儿,要去行侠仗义。

他最喜欢的诗人是曹植,最崇拜的人是荆轲。他最喜欢的故事是荆轲刺秦。

他常跟李嫣玩闹,跳到院子里的高树上,举着木刀,跟李嫣说:“我长大,要么学曹植,做大诗人。要么学荆轲,做大侠客。”小时候的云郁就长得特别漂亮,五官秾丽,眼如桃花,他志气高昂的样子,真的像个小侠客。

李嫣一直觉得是懂他的。

后来他进宫了,李嫣就很少见到他了。过了有七八年,他已经十六岁了,再到家里来,已是端庄沉静,半个青年。

他穿着宽袍大袖,衣袂飘飘,温文尔雅,春风拂面。他再不穿靴子和胡服了,也不舞刀弄剑。李嫣得知他还是喜欢骑马的,但已经不是小时候那么狂热。他只陪皇上骑马。

李嫣学母亲,炸他小时候最爱的咸面果果给他吃。他只尝了一个,笑感动说:“舅母还记得我小时候的喜好。”但李嫣发现,他已经不爱吃这个东西了,咬了一口就不再碰。

李嫣跟他谈诗,谈曹植,谈《白马篇》。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的幽并游侠儿,燕市中击筑高歌的高渐离和荆轲,李嫣兴致勃勃说起,他却似乎已经没有太多谈论的兴趣。李嫣觉得他是长大了,没有小时候那么锋芒毕露,她还是喜欢他,恋着他。尽管他总是忙碌,难得来看自己一眼。

然而一直到他突然登基,做了皇帝,李嫣发现,他这些年的心思,自己一无所知。当初父亲执意要取消婚约,父亲的理由是他“交友不当”。他做的一些事,往来的一些人,让父亲不满。父亲劝阻他,他不肯听,于是闹崩了。李嫣觉得父亲小题大做,但并未想是怎样的事,使他宁愿放弃婚事。

李嫣一直觉得,他没有爱别的女人,便一定是爱自己的。

但实际,这个一定,并不一定成立。

这两件事并无关联,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猜测。其实从他当初决意退婚时起,两个人就没有未来了。

云郁上前,搀扶着她,道:“云徽为人狡黠,心胸有些狭窄,却并非坏人,也不是无能之辈。他今年不过二十八岁,年纪还轻,与表妹也算般配。朕知道他恋慕你已久,早已多次向李家求过亲,却遭了你的拒。此番他向朕开口,求朕帮忙,也是鼓起了勇气。朕不忍拂了他的心意。能嫁个一心一意恋慕自己的人,也是好福气。”

那云徽躲在帷幕后,听得苍蝇搓手,喜不自胜。云郁见李嫣垂泪没说话,便唤了一声:“城阳王。”云徽连忙撩了袍子,得不儿的一声从帷幕后出来,努力憋着笑,向云郁躬了身施礼。

云郁分别拉了他二人的手,交叠在一起,眼泪花花笑道:“好了,朕今日做了个大媒,促成了你二人的姻缘,也是功德一件。朕盼你们能百年好合,早点将婚期择定,朕定来喝喜酒。”

李嫣也是眼泪花花,望着云郁只是万般不舍。那云徽一点不在意,娶了这么漂亮个媳妇,又是加官进爵的,只乐得牙差点没喜掉出来,主动拽着李嫣的手,叩首谢恩。

李嫣是不情不愿,却又拒绝不得,只得跟着他一道谢了恩。

云徽露着八颗白牙,极力克制着喜悦的心情,说:“臣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陛下能否答应。”

云郁道:“有何请求,城阳王尽管说。”

云徽说:“臣大婚之日,想请陛下亲临,为臣主婚。”

“这有何难。”

云郁笑了笑:“朕既然是你们的媒人,依然为你们主婚。等这一阵朝廷的事情忙完,朕准你的假,去安排婚事。”

云徽喜滋滋道:“臣代李氏,先谢陛下恩典。”

云郁笑的不知真假:“以后你就是朕的妹婿了。李嫣是朕表妹,却同朕感情亲厚,如亲妹一般。你可别让朕失望。”

第31章 第一个

“陛下对杨氏有救命之恩。”

云郁召见李嫣的时候, 阿福在殿外,碰到了等候觐见的杨逸。杨逸看着精神奕奕,面色冷白。阿福见了他打招呼, 说:“杨大人,陛下在见城阳王, 还有陛下的表妹呢。”

杨逸说:“真的?”

阿福说:“真的。陛下要给李家的女儿, 还有城阳王赐婚。”

杨逸叹气, 说:“当初要不是因为杨氏,陛下也不至于毁了这门姻缘。”

阿福好奇说:“陛下当年没娶李小姐,是因为杨氏吗?”

杨逸说:“当初我叔父杨宽, 因为广阳王云渊的案子受牵连, 被朝廷下旨诛罪。陛下当时任御史中尉,将叔父藏在自己的府中保护。李延寔知道后,怕他窝藏钦犯, 是大罪,会连累李氏, 一再让他将叔父交出来, 给朝廷治罪。陛下坚决不肯,执意要保护杨氏, 遂跟李氏退了婚。”

“广阳王。”

阿福说:“就是跟城阳王有仇的那个?”

跟城阳王云徽的王妃通奸,闹得人尽皆知。后来朝廷让广阳王去六镇平叛, 云徽趁机在太后面前构陷,说广阳王勾结叛军。广阳王一案, 牵连了不少禁卫军中的将领, 包括弘农杨氏。

“云渊虽私德有亏,却是朝廷里唯一一个有大将之才,能为朝廷征战的。”

杨逸叹道:“云渊若是不死, 怎轮得到贺兰逢春统兵六镇,耀武扬威。云渊死了,朝廷无人可用,才不得不任用贺兰逢春,让外将总揽军事。”

阿福心说,一个死人,难怪动不动就有人提起。原来这人跟杨氏,跟李家,跟陛下,包括贺兰逢春都有关系。

这个云徽,还真是小肚鸡肠,害人精。

就因为他老婆偷情这种鸡毛蒜皮,害得杨氏差点灭门,害得陛下娶不了表妹,还弄出了贺兰逢春这么个大祸害出来。真是会搞事。

“若不是陛下搭救,杨家早就灭族了。陛下因此事跟李家闹翻,连婚事也泡汤了。杨氏一门,皆欠陛下的命。”

阿福吹捧说:“我就知道,满朝文武,就数杨大人最忠诚。”

她站在日光下,杨逸暗暗打量她,见她脸色比先前白多了。气色不大好,但精神劲儿十足:“你伤好了?”

她并不知道那天是杨逸第一个冲上去救她的。杨逸笑容隐晦,也不说。

阿福摸了摸脸:“杨大人,你看我是不是白了?陛下说我脸黄,我的脸,是天生这个颜色,又不像杨大人你和陛下那样白。不过这几天我好像变白了,不知是不是失血。”

上一篇:潮水带星来下一篇:小骨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