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离开,荣安才发现他眼边有一滴泪。
是悲伤?惋惜?悔恨?不平?不被理解?被至亲反复背叛的失望?还是一无所有的悲凉?
第二日,到了午后,府里才发现,虞博鸿没在了。
当晚,未回。
第三日,未回。
十日,未回。
还是未回……
他消失了。
虞博鸿,他用他的方式,让儿子上位了。
老将军失踪,新将军承衔,理所应当。
虞家是否有人出来寻他,他也不在意了。他知道,他们都巴不得看不见他。巴不得他永远消失。
他只是漫无目的走过了一个又一个街头,喝了一壶又一壶的烈酒,衣衫褴褛,步履蹒跚……
荣安看着爹,竟是看懂了他。
爹努力了一辈子,可突然发现,他所有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在漫长的努力中消失了。
国不成国,家不成家,他空有一腔尚未使尽的劲,却再无用武之地。妻子嫌他,儿子夺权,爱人早亡,女儿也没了……他,活着,却再无为之奋斗之人,之物。
很快,荣安看见,战火四起,硝烟纷飞。
趁着新皇掌权,内政不稳;趁着国内刚刚停战,尚未复原;趁着民愤尚在,民声堪忧,担惊受怕了好几年,一直在积蓄实力的三大塞王同时宣布脱离大周,并同时起兵开始明目张胆扩张吞并土地。
皇帝手忙脚乱,国内征战不停。
而鞑子见大周乱成了一团,很快再次撕毁了协议,也倾大军南压……
就这样,荣安死后尚未一年,大周便进入了战乱年岁,国土分裂,难再一统。
朱永昊费尽心机想要的英名未曾实现,他是大周由衰转败的关键点,他必须要为大周负责,背上历史的骂名。
分裂战乱均在新皇统治时发生,哪怕新皇努力,也同样逃不开历史骂名。
虞荣华听政期间,只顾自身骄奢淫逸,只顾为家族牟益,还与鞑子签订耻辱条约,也要被骂。
虞荣英手掌大权却没能力平定祸患,同样被骂。
廖家在太后掌权期渗透朝政,作恶不少,还是被骂。
各地揭竿而起,有农民军闯入了京城,冲进了权倾朝野的廖家……搜刮到了远超百万两的白银和堆满库房的宝物。
京城保卫战结束后,皇帝为了平民愤,对廖家虞家抄家……
虞荣英官爵两丢,廖文慈上吊,廖家上下全都发配。可即便如此,整个大周依旧风雨飘摇,大厦摇摇欲坠,随时将倾……
第129章 找到了方向
这场梦就这样来了又去。
可,这真是一场梦吗?
荣安醒来,久久还是分不清这究竟是真是梦!
更不知该哭还是笑。
或者,这便是老天给她的答案!
是了,她死之时,已是风雨飘摇。三大塞王与大周几乎只剩挑破窗户纸的动作,早晚决一死战。
皇帝要亲政,荣华和廖家不肯放权,他又忌惮爹,只能用非常之法。
然而皇帝如此狠毒,猛一上位,朝野上下又有几人能服他?他能依靠的,只有廖家。然而廖家人,若有争气之辈,当年老阁老死前又何至于如此筹谋……
所以,前世的最后,不管怎样发展,都会走上这条道!
这不是梦!
这就是她死之后的发生!
与其说是老天给她答案,不如说是老天给的警示!
荣安倏地坐起身,若不改变命运,若不扭转命运,今生还是得要走到那一步!
牵一发动全身,她不知能做到哪一步,但那个结局她不喜欢,她必须改变!
她至少要全力努力过!
荣安洗了一把冷水脸。
最近略有些迷茫的她,一下便找到了方向。
半个时辰后,她去了茶叶铺子。
今日铺子终于开门了。
“我要见他。”荣安冲老王道。
“可主子这几日怕不得空。”老王对荣安认出自己主子一点不意外,也没有过多掩饰。
“那等他得空了来送个消息给我。我都有时间。”
“是。”王掌柜本思量打趣两人,不过见荣安少有的严肃,下意识便收了口。“姑娘前两日来跑空了两趟?”
“你怎么知道?”
老王只是笑,给她倒上了一杯茉莉花茶。
“街对面,有家铺子也是我家主子的。”
“……”这么能耐,可惜还是……
“姑娘前两日过来,是有什么吩咐吗?”
“嗯。”荣安拿了两张千两银票递到王掌柜手里。
“帮我买地。”事实她前两日是想要老王帮她到京郊找个落脚点,养些好马,弄些个马车准备着,并置办些东西。
她寻思此刻有钱了便该开始谋划出路了,万一将来若有变故,她能带着家人迅速跑路。得先要有备无患着……
可她改主意了。
既然她要银子是用来防患的,不如就多做些。
粮食,或许眼下看来不算什么。但十年二十年之后……除了三大塞王,屯粮更成了不少黑心商发横财的机会,成了百姓难以生存的关键。
十年后的街头,百姓日渐买不起米。
而二十年后的街头,则满街都是难民乞丐。
荣安不知自己能做到哪一步,但既然老天让她重来,她总要尽力。哪怕只是杯水车薪。若自己当真命格贵重,今生,势必会有转机吧?
“全买地?”
“全买!”她还有银子,还有时间。她应该能囤下很多粮吧?
“买哪种地?”
“粮食地。只要粮食地。到粮食高产的两湖或江南地区买吧。”
“这事不难。我找人去瞧一瞧。不过姑娘最好提前准备些人手,好就地看管。”
“我……暂时没有得用之人。所以您看看帮我买下地后,能否找个可靠之人或是牙行租用出去。只要信用好,佣金高些也不要紧。等我有合适人手后再来跟您接手成吗?”
“成。姑娘等消息吧。这会儿去安排时间刚好,秋收之后又能播种了。”
“多谢您。”
“不谢。”
“您帮我多费心,若瞧见其他地方有土肥价低的地,也帮我拿下来。”
“好。不过……”老王给她杯中加了一匙糖。“姑娘这都要做大地主了,还不开心?”
荣安冲他一笑。好眼力啊。能陪着朱承熠入京筹谋的,岂是泛泛。
“王掌柜,我让您大材小用了。您若觉得委屈的话,一定告诉我……”
“姑娘,别。您还是叫我老王便成。”他笑:“莫生分了。”
……
一连三日过去,茶叶铺子都没来找她。
但她却收到了关于朱承熠的一二消息。
果然,朱承熠刚一入京第二日,便被御史弹劾了好一通。
无非是无知无礼无理。
长公主也入宫了,找完皇帝又找太后,听说哭哭啼啼闹了一通。
皇帝只是骂她沉不住气,并未多言……
这些,当然都是虞博鸿告知的。他也不喜欢朱承熠。
荣安问他原因,他回:“如此纨绔,如何继承他爹的王位?如何继承太祖皇上的遗愿?”
“爹真是一派忠心。”看爹那怒其不争的模样,荣安不由撇嘴。她还以为爹是因为那人对自己无礼才厌恶。在爹心里,果然是国排第一。
然而皇帝倒对朱承熠是个酒囊饭袋大松一口气,虽面上责骂,但私下却还是赏了他好些东西,问候了他爹,也表现了作为重视血亲的堂兄的关怀。当日便回了一份礼和一封手书送去燕安地……
廖文慈在七月初一早上找人递了个信来,请荣安回去看一眼,说是将军府按着她的要求已经把两个院子都收了出来。待家具全都就位后,她们母女便能回了。
荣安感叹廖文慈手脚之快,让小荷代替自己回去瞧了眼。
小荷回来后告诉荣安,她得了五两银子的赏赐,说荣安院中,连她这个丫头都已经备下了一个单独的房。
荣安哼哼,她的这嫡母,真是大方。
初三早上,荣安接到了门房送来的信,是王掌柜通知她午后去茶叶铺子。
她知道最近的朱承熠确实很忙。
二十九那日,皇帝办了盛大的宫宴欢迎他。听说他席间豪迈,喝得皇帝左摇右晃,而他自己也酩酊大醉。
三十那天,他睡了整天,然晚上又参加了一场公子哥为他办的接风宴,随后又是烂醉如泥才被送回燕安王在京中的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