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即便我们交换人质,等我们迎回俞修齐,对他们也就无所顾忌了,区区占据一城,他们怎么可能逃脱?这种交换的说法未免显得对方太过失智,还是他们还有什么别的依仗?
头疼。
留了一众可信之人在御书房商议营救之法,情况不明,诸多顾忌,这此,支持我亲身前往的人,一个也没有,就差以下犯上给我宫里找个柱子锁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真的真的不好看么?其实我觉得我搞第一人称比第三人称好多了……为什么别人都说第三人称看起来比第一人称富贵……
☆、问美髯公为何物
此次我们在明处,而老关斋众人在暗处,他们又有摄政王在手。我们想要挑选牢狱中一半的老关斋死囚,送去交换,以试探缩小他们的重要人物范围。
但明显,有人为他们通风报信,姚记以人数只有一半为由,挑衅地在城门上展示了我明显被用了刑的夫子。(其实应该送个部件比较合理吧,但我不舍得。)
无法,我们只能依约退后三十里地,只派十人小队于中线处交换全部数量的死囚。
而当我们随后的部队赶来大名城下时,他们的人马均已撤走,不知所踪,大名府继续向北不过五十里处便进入了山林地带,踪迹难辨。
“当时交换人质之时,夫子似是已有多日水米未进,昏迷不醒,加之身上有明显的鞭痕,也不知是否有别的暗伤,我们不敢耽搁。而自称姚记副手的那名将领称,若三刻之内他们未归,姚记便要屠城。因此虽然我们执行任务的都是精锐,也没敢动手。”辰辉向我汇报当时的情形。
俞修齐在军医官检查简单处理过外伤后才由辰辉护送回长安。据太医说,外伤主要是鞭一类的刑具,还有尖锐之物刺入的痕迹,但伤口虽深,却未伤及脏腑,用刑之人似乎深谙此道,知道如何令人感受极致的痛苦,却又不伤人性命。伤口在缓慢地恢复,但是这些时日,他都是昏睡的时候多,醒的时候少,外伤虽重,却不至于此,太医院众人反复望闻切了多次,依旧尚不明了其原因。
紧了紧拳头,我放在心尖上,舍不得伤他分毫的人,刑讯折磨?还以此为享受?
“老关斋现任天师名叫张不才,我们此前牢里关押的,是否有张姓,或是谁的身份文碟,看起来与此人有关联?”
荀常:“我们关押的人所用身份,倒是没有张姓。但张不才,我确实了解到有一子侄,非常受他器重,在老关斋位高权重,名叫张逊,据说,正是执掌老关斋关中事务之人。其实此前调查中,我就是怀疑,被捕的人中,正有此人。”
“而我们企图交换一半人时,对方不允,要么就是此人不在我们欲交换的人中,若不然,就是他们尚有消息灵通的暗探,藏身长安,并且明确地掌握我们究竟抓捕了多少他们的成员。”沉吟了一下,辰辉继续道:“况且陛下令我在交换人质时定要注意各方的交流,我确实注意到,释放我方羁押的7人时,其中有一络腮胡的中年男子,着文士装扮,过去后一瞬间十分自然地走在了那名为首的副将之前,虽然立即又退后了,也不知是偶然,还是他因往日地位下意识地形成了这样的站位,随后留意到我们这边有人在看,再企图遮掩。”
“荀卿可有羁押时那些人的画像?”
荀常呈上那些人的画像,辰辉翻了翻,指出其中一人,只见画像右下角注:严明。籍贯湘西凤凰。
而与我们交易的大名府同知姚记,也非真的姚记,而是有人易容成了姚记的模样,挟持了大名知府,迫其交出调用城防军的令牌,后在府衙的地牢里找到了被关押的知府大人,以及循着真正姚记家后院未清理干净的血迹,找到了真姚记的尸首。
“荀卿先去查一下严明此人,辰辉,你去带手下人把交换人质时对方人马的相貌特征、口音、所用器具形制让大理寺绘制记录成册,虽然他们中有人擅长伪装外貌形容,但多少也会有些线索的。”二人领命退下,我有些困顿地捏了捏眉心,穿过花园,到另一侧向阳的堂屋。
那人无知无觉地躺在榻上,太医说他右肩肌腱处曾有铁器钉入,损伤了关节连接,伤口感染拖延过久,虽是剜去了腐肉,伤口日渐弥合,但恐是以后拉弓射箭,皆受影响。
我伸手摸他又见消瘦的脸颊。埋头于他颈项间,其实只是虚贴着,并没触碰到他。药草的味道,血的味道,混着熟悉的,他的味道,深吸一口气:“夫子,还没睡够么?你上回的差事,有个漏网的‘南瓜’。犯了错,我该,怎么罚你呢?”
-------------------------
假“姚记”众人对下属官员下达了“任何人等不可打扰,进入府衙内知府同知的议事厅”的命令之后,就从城中暗道离开了大名府。
大名府下级官员早先接到的命令是,涉及到上层密令,临时扣押了摄政王,其实来自于另一派系的授意。而城外皆为摄政王亲兵,有摄政王在手,他们只要据守城邦,城外的军队一时就无法奈何他们。至于多的,他们就不了解了。
所以当赵辰年开始攻城时,城楼上基本是一片混乱的,因为城内最高级别官员没有明确的指示,只有缘由不明的守城条令,还是数天前的命令,而府衙又不许任何人出入,也就是说,不可能有新的应对命令下达。
可以说,没有什么有效的防御,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座此前僵持的城池。
而这一番不算很久的拖延,为假“姚记”并换回来的老关斋众人争取了相当的时间,好叫他们彻底失去踪迹。
荀常之前就将羁押人等的籍贯信息等都收集过,只是此次更派人去当地了解更确切的信息,虽然身份,完全可能是假的,但假身份的获得,可能也包含了他们想知道的信息。
这个决策,可以说是非常正确了,虽然对于挖掘背后的事态,没有太大帮助。
因为这个来自湘西凤凰厅的严明,属于当地擅长蛊毒的黑苗一支。此人多年前就离开当地,当地并未能有人确认,严明此人,是否是稽查司画像上同一个人。
但黑苗多怪癖,而红苗则相对与中原人关系更为缓和。稽查司派去的从事倒是十分机敏,带回了一个红苗热衷汉文化的蛊师,确认了俞修齐如此昏迷不醒,正是中了蛊。
此前,我有闲时,便来这院中待一会儿,虽然最近这样的时候不多。德州的匪患,大名的秩序梳理,以及原本德州、兖州的饥荒问题,还有老关斋的继续调查,一桩桩一件件,都还没有最终定论。
稽查司带回来的蛊师,几日前,说要用亲缘血契,把夫子体内的蛊虫引出来,我大约贡献了400cc吧,在小林子的督促下,红枣桂圆汤我快喝吐了。
从此,你的身体里,也有我的一部分了。
某次看药童侍奉汤药时,药汁沾染在他过去精心搭理的胡须上,我一时兴起,就令人取来刀片,亲自给他,把那宝贝胡子全都剃了。
美其名曰:“尔等喂汤药时,也要注意摄政王殿下的仪表,及时拭去药渍。”
蛊师说,这几日,他就该醒了。
没有胡子的夫子,真的很久没见到了。我有点怀念,经过这些时日的将养,初回来时干裂发白的嘴唇已经恢复了红润光泽,没有胡子的遮挡,看起来当真,秀色可餐。
亲一口,也不算偷偷,我指望睁眼的时候有清冽的眼神跟我正好对视,届时我再想个什么借口呢?虽然借口还没想好,不过也还好,他并没有这时候正好,或者说不巧,就醒了。
门外有人报安王妃到了正堂。
是了,此处是我夫子的别院,回来后,我便把他安置在此处。一来这本就是有他最衷心的护院老仆的别院,再者他在宫中养伤也并不妥当,对于安王妃,我不信任、不在意,但也不容她胡闹打扰,所以并未让他回摄政王府。
哎,我才刚来,有些不舍得地掩门去往正堂,看来这安王妃,应也是观察了一阵现下主人昏迷的别院,到底是谁在主事了。
只是我没想到她明知是我,还敢来问,不过也是了,这安王妃,向来就什么都敢说,不管不顾什么所谓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