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红(49)

拽她奔赴无眠夜。

-

次日午饭桌上,温童和孙泠坐在墙角这张,后者从落座起,就有意无意地端详她颈侧,那抹猫腻的红痕。

“九楼也有蚊子嘛?”孙状似随口一问。

温童做贼心虚,她选择无痕忽视,微微起身去够对面的玉子烧。不远处桌边,胳膊搭在椅沿的某人正巧回眸,隔空掠了她一眼,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同陈子瞻说话。

说铭星盗密的事,说花火大会二人平白掉队的事。赵聿生统统含糊过去了。

最后陈子瞻知会,自从上回消防督查后,行政部打算完善系统。

听话的人就此突然离席,绕去温童身后,公事公办地说:“以前实习时有做过吗?这回公司整体改良,销售部那边就交给你分管。有么不懂的,问孙泠……”

话完目光若有深意地带一眼孙。

温童被他贸贸然指派得,心跳毫无章法。

她点头,赵聿生伸手牵牵她后领,理正,又点一下那颈背上的红痕,“蚊子咬了?去便利店买几瓶无比滴。”

第35章

饭毕办理退房手续后, 由宇多田助手引路,众人去往富士山脚的。

伊豆离富士山其实不顶远,乘箱根铁道再倒急行线即可。天清日好的时候, 甚至能远眺圣山轮廓, 在海的那边,影影绰绰, 闲云披顶。

天幕永远宛如将将澄过, 清汤光水般干净。

轨道线不同于《海街日记》里的江之岛电铁,但车型和途景几乎没什么出入。在叮叮当当的晃荡里, 主蓝绿色调的田园生态路过车厢,慢帧后退, 缓冲时间的维度。

这里一切都比草木生长还无声无息。

约莫是生人畜无害的缘故,温童斗胆提出要实拍车头景况, 很快得允,且司机还准她全程录摄。

那司机一板一眼地工作,有分神问她, 是一周目来?拍摄的话, 要带回去上传嘛?

温童三脚猫的日语, “不是的, 要发给阿公看。”

她七八岁时就开始接触日文化,或由动漫或由音乐,最白月光的是宫崎骏与是枝裕和,再向往不过,有朝一日能亲身来朝圣。

阿公虽说经商传统, 但思想不至于老顽固,从他不扼杀小辈的恋爱自由可以窥见一二。他鼓励相相,长大, 有什么事你打心底想做,我无条件支持。

温童说那必然要领你去一趟日本。

阿公摇摇头:你自己去。

所有上辈人生儿育女都该悟一个道理,把孩子带到这世上的第一天起,就得学着说再会,说我们不可能事事都陪你。

温童独自在前方雀跃的时候,赵聿生坐在陈子瞻边上,低头划拉手机。

托周景文帮查的人暂无进展,但周查到上回招标跟车的受雇人。几经盘问对方交底,他同铭星全无瓜葛,压根没听过,更未谋面教唆他的雇主。

交易全程在社交平台上进行。雇主先行偿付一半承诺金,告之跟踪目标的牌照、具体路线,以及,他仅仅需要让目标车主察觉到就行。

就算任务告成。

蛛丝马迹地串联起来……

赵聿生曲眉望向窗外,心绪如风烛火般游离。线索端倪就这么冷不丁断了,他拎不清对方几番斥资周折,冒着险,却为何点到为止地引起他注意即罢休。

冠力成立法务调查组,吴秘书与他递的消息。

因为上季度的首期产品研发不涉及苏南,所以清查范围只在申城和泰州分厂。

“查来查去,”赵聿生不无讥讽地同陈子瞻笑,“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

陈笑,“到底温董还是反应过激。铭星捞偏门的小作坊起家,房角贴对联的勾当是他们企业特色了,早年起步时就专干仿冒剽窃。是投机奸商,我们一门心思做品牌实力,给眼色就着他们的道儿了,费时又劳力,掉价。”

“然而在当今市场,偏就这种六耳猕猴会吸血,”某人沉脸,“熟极而流,已经深谙绕开版权纷争的套路,见缝插针地钻空子,打价格战,最终保不齐就劣币驱逐良币。”

说着揉揉眉心,阖眼一副倦极思睡貌。

正巧路遇一丛丛绣球花,大片攒簇的蓝,温童一路从车头拍到他们这里。

陈子瞻年数高,无法共情小年轻为之惊咋的乐趣。他让出些空间方便她取景,好笑,“温小姐精神头真好。你看我们,出来远途要不两天,就熬空精力。”

又拿某人开涮,“瞧,估计不是包袱还在,赵总能就地躺倒睡。”

说者饶是无心,温童却徒然臊脸。

禁不住垂首看向赵聿生,后者像是纵容陈地无奈一笑,“有不少事,女人都比男人更扛住,更能受力。”

随即目光回到温童,“温小姐你说对不对?”

肤底笼了火一般,她眼刀子剜他,不搭腔。

玻璃汽水般的景色围拢中,车厢不提防一颠簸。温童本能拄在某人肩头,他足够手疾眼快,左掌扣住她后腰,起身把人落到扶手杆边。

嗓音有些午后恹恹感,他叫她扶好。

“身上不酸吧?”用仅许二人听到的音量。

恼羞成怒地,温童回驳他,“赵总肩头见血没,要不要消毒的?”

对面人同她对视许久都不作声,末了展颜,

“可能要罢。等你晚上过来帮忙。”

“……”

“解铃须系铃人。”

-

换乘急行线之际,冲着万里如洗的天,孙泠没头没尾来了句,“这辈子没看过这么纯粹的天空。”

不等温童应言,她自顾自道:“你知道安徽铜陵吗?”

“知道的。”

“那是我老家。准确地说,是我女儿八岁以前生长的地方。”

那是个重金属堆砌的城市。

早些年铜铅锌厂尚未肃清的时候,铜陵空气总是乌糟糟的,浓云按城终年不见天日。即便落雨也好像落的渣滓雨,很污浊,人在其中活成死水里闭气的鱼。

不说孙泠念书时代。她女儿读学前班,时常不懂课本上,所谓“尘云不染”的天空。

人说江南鱼米乡,铜陵倒像被择出去放养的。“小囡当时就常同我搅,想去外头看看呀,看看真正明净的天空。”

有句话,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许是她念得太多,没几年孙泠当真来上海工作的机遇,阖家迁过来,丈夫也无条件尊重她。二人在郊环置套两室一厅,担子落去一人肩上或许很难,但均分共摊,

未来也能一眼望到头。

“上海这地方,有人住云端,有人匍匐在生活的车轮下。不努力就仿佛没资格享清福。”油然而生地,温童慨。

“所以有时我挺想解甲归田的。”

“有多久没回去了?”

对此孙泠却莞尔没言声。

好些年头没回去了,或者,是不敢再回伤心地。干脆由着和亡人一并沉去湖底。

人老是困囿于过去,几十年水过鸭背,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

出车站路上,赵聿生同宇多田助理日语交流,确认今晚投宿的地点。

温童就紧着瞻仰窗外富士山,打开新世界大门一般。那助理原是想安排他们去御殿场,设施好些,且有供女士游逛。

谁料赵某人否了,说的什么温童只听去笼统,但她识“温泉”的日语发音。

果不其然一刻钟后,众人就来到湖之酒店,一家坐落于富士山腹地之内的温泉酒店。

撇去前两天,考察行拢共余下三天,都将在观摩以为主的周边机床厂中度过。

所以三天两夜少不。赵聿生换汤不换药地要间吸烟房,自带庭院那种,有风吕温泉池,落地窗直对山体、河口湖的角度。

正值旅游旺季,接待很难帮他们一斩齐地凑到同层。赵聿生说不打紧,话没完目光溜到边上温童。

后者怵得心脏寒噤,忙拉孙泠垫背,“我和孙姐住。”

大喘气的人冲她无辜一笑,回头又向接待,“尽量男女士各归一层就好。”

终究敲定下来。

温孙二人住在三层,而赵聿生所在的五层,是但凡去做就必须途经之地。

-

借由宇多田的中介圆融,翌日上午,六人收拾停当,成功打入的生产车间。

日本人疯魔性地一丝不苟,每条生产线都安置目视化看板,最关键的是,各工位一盏安全灯。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拉灯暂停生产线,警铃作响,小组领导就会申令停产。

上一篇:情逢敌手下一篇:九零之美味人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