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下令之后,工匠们纷纷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找中间商去采购。
伊丝塔小姐的田庄位于乌鲁克旧城附近,距离乌鲁克当年遗留下来的老码头很近。乌鲁克虽然衰落,这里的交通依旧四通八方,贸易的便利条件还在。
而单子上需求量最大的两件,一件是砂子,一件是海草。
砂子要来很容易,毕竟南面就是一望无际的滚滚沙海,但是伊南说得清楚,要质量很高,很纯净的石英砂。她描述了砂子的质地,工匠们听来感觉小姐恨不得每一粒砂子都是钻石。
但因为契约在身,工匠们还是勉为其难地去求问了很多地方的商人,终于在南方的一个小城找到了这种砂子,并且耗费了不少本钱,才将这种砂子运了十车过来——当然,尽管运费花了不少,这种材料的本钱和作坊以前采购的铜矿石、锡矿石和黄金相比,简直就是趋近于无。
另外一样是海草,这个要求满足起来很简单。小姐的母亲薛西斯夫人就来自埃利都。虽然埃利都已经不再靠海,但那里依旧保留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海产交易中心。作坊从那里采购到了很多海草。
但因为小姐没有限定到底是哪种海草,被派去采购的工匠最终只能每种都采购了一些。
“很聪明的选择。”伊南对这种做法表示了赞许——因为她也不知道应该使用哪一种海草。
“把你们的坩埚都拿出来,把窑炉点起来吧。”伊南吩咐。
她指挥工匠们把下本钱买来的砂子盛在耐火的陶制坩埚里,放进窑炉里去烧。
“木炭,还有风箱!”见到窑炉里的砂子还无甚变化,伊南继续指挥:她知道这是因为窑炉的温度还没有烧到可以融化石英砂的程度,但好在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的这些能够提高窑炉温度的材料和工具,从而将砂子变成她想要的样子。
“哦,神明在上,这些砂子竟然也会融化!”
终于,窑炉的温度烧得足够高,坩埚里的石英砂渐渐融化,成为液体。
蹲在窑炉外观察的工匠们纷纷感慨,心想难道这些砂子和铜矿石、锡矿石一样,也能熔炼出金属?
但是,窑炉里的景象并非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砂子融化之后,开始咕嘟咕嘟地向外冒泡泡,冒了好一阵,才渐渐地止了。
伊南让他们把一枚坩埚从窑炉里取出来,让坩埚连带里面的液体在作坊里的室温下慢慢冷却。
工匠们眼看着这一坩埚能够自由流动的液体,渐渐地变粘稠,最终稠得无法流动,成为一大块固体。
伊南让人轻轻地敲坩埚,将里面的东西掉出来。这一大块坚硬的固体在工匠们戴着皮手套的手中传来传去,每个人的目光里都饱含着好奇与热切。
那是一块,近乎透明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工匠们对于金属已经非常熟悉了,知道将矿石送进窑炉,提高温度,金属就能熔炼成为液体。熔化的金属就能根据人们想要形状进行塑形,成为泛着金属光泽的坚硬固体。
这东西的特性,与金属非常类似,但是冷却之后凝成的固体,却拥有一样,金属根本无法企及的特性——它是透明的。
伊南却并没有留给工匠们过多的感慨与遐思的时间。她让人把窑炉里的另一个坩埚拿出来,将坩埚里的液体倒在事先用砂子堆成的各种模型里。
等到这些灌进模型的液体冷却,一枚一枚,指定形状的透明固体就出现在人们眼前:方的,圆的、菱形的……
工匠们全都睁圆了眼睛,面对这些近乎完全透明的固体,几乎不能呼吸。
要知道,透明的珠宝,在这个时代比普通金属更受欢迎,更昂贵,能数得出来的就有各式各样的水晶、红蓝宝石、琥珀……甚至包裹着一点点杂质的琥珀都能被珠宝商们说成是“神明的眼泪”而受到追捧。
而现在,他们找到了一种材料,或许可以作为这些珠宝的替代品,能够随行所欲地变幻形状,甚至能够在里面加入其他物品作为装饰。
当然,现在他们用简易的砂子模型做出来的这种透明固体还是不完美的,它们的颜色还不够纯粹,仔细看时,能看见里面还多多少少有些气泡和其它杂质。
但只要一想到这些用砂子做成的透明材料有可能能代替那些珍贵的宝石,工匠们就心情无比激动——毕竟,水晶多少钱,红蓝宝石多少钱……而,砂子值多少钱?
想到这里,作坊里的工匠们都像小孩儿一样,嗷嗷叫着在作坊里跑来跑去。
早先嚷嚷着要走的老工匠现在没见到一个共事多年的同伴,都直接冲上去,冲着对方就是一个熊抱:“神明保佑,我们要发达了啊!”
每一个稍有见识的人,都认为这座作坊以后必定发达了。
只有伊南在旁边提醒他们:“别,别高兴得太早啊——”
“你们制出来的,可根本不是什么宝石的替代品——它的强度很低,比什么水晶啦宝石啦要易碎得多。”
似乎是为了向工匠们见证这一点,伊南拿起一枚刚刚制成的透明珠子,用两枚手指轻轻拈着,相互一捏。
只听“砰”的一声,那枚晶莹透亮的珠子在伊南手中直接碎成了粉末。
工匠们看见这一幕,只觉得像是有冷水兜头浇下来,心都凉了。
难道他们刚刚发现的“致富途径”,竟然这么脆弱,这么不堪一击吗?
伊南:哎呀对不起,我把自己的“力量”给忘记了。
第79章 公元前1757年
伊南伸手轻轻一捏, 直接捏碎了一枚刚刚用模型铸出的珠子。
这个结果吓坏了所有的工匠——好不容易研制出来的新鲜材料,竟是那么易碎,不堪一击吗?
他们赶紧回头去检查其他的制成品, 圆的、方形的、菱形的……一一轻轻敲打了一遍,没有任何一枚像是被伊南捏碎的那枚一样脆弱。
工匠们这才稍稍放心,齐齐吁出一口气, 心想,刚才被小姐捏碎的那一枚, 应当是特例。
伊南则悄悄地吐了吐舌头, 心想丹尼尔果然实践了诺言, 给她保留了异于常人的力量。以后她行事真的得留意一些, 免得再发生她刚到上一个时代时闹出的那些笑话,吓到别人。
“伊丝塔小姐,您给这种新的珠宝起个名字吧。”
原本嚷嚷着要解聘走人的老工匠,这时恭恭敬敬、服服帖帖地向伊南致意。
他此刻对雇主家的小姐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初小姐骂他, 既没有审美品位,又缺乏远见, 他现在回想, 真是骂的一点儿都没错。
至于伊丝塔小姐是怎样想到这种神奇的做法, 能将普普通通的砂子也变成珠宝, 他就不得而知了。但人人都尊称伊丝塔小姐是“尊贵的阿维鲁”,是得到神明眷顾的人。小姐能知道这些, 应该也不奇怪吧?
伊南当即郑重告诉人们:“这叫‘玻璃’。”
“玻璃?”有一个工匠脸色迷茫,举手说,“小姐, 这件东西我好像听人说起过。是西边来的人, 迦南那边的人, 他们好像知道这东西的制法……管,管这叫,神明的礼物。”
其他工匠的脸色顿时一黯。
毕竟小姐告诉过他们,他们正在开创,正在做出这个世界上还没人做过的东西——谁知突然有人告诉他们,这东西不是他们首创,遥远的西边靠近大海的地方,还有其他人知道玻璃的做法。
谁知伊南一笑:“那就对了。”
人类历史上,玻璃最早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多半是人类在烧制陶器的时候,将石英砂误打误撞放置在了陶窑里,石英砂融化、凝结,并且依靠表面张力形成了一枚一枚的玻璃珠子。人类喜欢它光亮的表面,因此把它取出来做装饰品,并且起名字叫做“玻璃”。
伊南在这个时代引入玻璃的制作,事实上只是在科技树上水到渠成地向上又爬了一步而已。
“这种材料或许会偶然出现在别人家的陶窑里,甚至被认为是神明赐下的礼物。可你们见过谁去尝试控制它、生产它、制造它的吗?”
“神明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他们会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接触到这种材料——但是怎么使用,怎样把它造成有用的东西……神明不可能手把手教给每个人。必须得由我们自己来探索,不断尝试,反复验证。”
伊南的眼光,在所有工匠们面上扫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