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龙+番外(115)

作者:九方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恒?”杨佑想到了刘慧在山上用的化名刘亘。

刘慧点点头,“出门在外,用本名多有不便,所以才随手起了个化名。”

随口想的名字都和弟弟有关,看来他们兄弟关系不错。

刘恒大半个身子都在刘慧后面躲着,只露出一个小小的脑袋,他眼睛黝黑,直白地看着杨佑。

“进去吧。”刘慧转身带路。

刘武坐在大堂上,穿着一身锈红色的官服,背后的墙壁上挂着一柄红缨铁枪,面容整肃,体格健壮。

按理来说,应该是刘武下堂来接见杨佑,可刘武却安安稳稳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他存了心要给杨佑一个下马威。

杨佑却不甚在意,这样的下马威,他在宫里不知吃了多少次了,并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

刘慧皱眉道:“父亲。”

刘武抬手示意他不要说话,径自问好:“大人远道而来,恕本将有失远迎。”

杨佑走向他,“不敢,杨佑只是个微末人物,比不上节度使大人镇守边关。”

刘武抚掌大笑,叫人引杨佑坐在他旁边。

这样看起来,虽然都是刘武的儿子,刘慧长相儒雅温柔,举止言行处处都透着儒士气息,倒像是个京城公子,刘恒则鹰眼狼顾,更像他的父亲,带着武人粗犷,兄弟二人倒是相得益彰。

刘武举觞,“西南胜地,天府之国,皇子殿下可算是有福了,不知殿下可想在此地大展宏图?”

“大展宏图就免了,”杨佑笑道,“节度使大人切莫笑我。我什么都不懂,只拿着父皇的圣旨就过来了,蜀地安定,还要靠您和太守两位大人啊。”

什么都不懂的人能够平安到达成都?刘武可不信,光是武康的小心思,一路上就不少,不过他并没有拆穿,看杨佑言谈举止间并无贪权之意,刘武也就放心了些许。

杨佑和他来往喝了几杯酒,刘武又问他上任之后将有何安排。

杨佑只说自己受皇帝命令前来,即便想在成都过安稳日子,也需要做做表面功夫。

刘武道:“听说殿下劝降了山匪?”

“不过数百乌合之众,”杨佑摆手,“还是因为昭义军紧逼,手下先讲出了我的身份,他们才肯听我的。做不了什么数。要是剿匪,还需要向刘大人借兵马。”

“这……”刘武沉吟不语。

杨佑又道:“一路上多得彭超将军护送,我看昭义军兄弟神勇威武,不知是否可以向大人借昭义军?”

他心里当然知道借到昭义军的可能微乎其微,这句话不过是试探,试探刘武到底把朝廷放在何等位置,倘若他还想在节度使位置上坐着,多多少少得出手帮助杨佑。

倘若他不想当节度使了,恐怕杨佑也不能从西南回去。

好在刘武心里还有计较,不敢轻易背反,“殿下,昭义军各有各的驻地,你突然要借兵,我也腾不出兵来。这样吧,你现在城中住上一些时日,等我手头有余兵了,殿下再出站也不迟。”

“就是不知等到何时?”杨佑嘿嘿笑道:“您也知道,要是不及时点,圣上也会怪罪于我。”

“自然不会让殿下等太久,”刘武承诺,“最多十天半个月,我定然会让手下带着兵去找殿下。”

杨佑又和他说了些场面话,喝的头昏脑涨地回了驿馆。

杨遇春扶着他上了床,找了盆水给他擦脸。

“你擦手看我干吗?”杨佑伸出手给杨遇春擦干净。

杨遇春的脸刷地红了。

“你红脸干什么?”杨佑又问。

他失去了平时的机敏,做什么都慢吞吞的,杨遇春松了口气,让他到床上睡下。

杨佑果真没有催过刘武,就在成都城中住下。

他买了一个小院,让众人都搬到一起,离开了驿馆,然后开始重操旧业,斗蛐蛐养鸟。

吃喝玩乐,向来是以京城最为时髦,杨佑带来不少京城的稀奇玩法,很受公子们欢迎,没过多久,成都城中的公子哥们,都以能够邀请杨佑做客为荣。

杨佑先是写了回禀朝廷的公文,说了自己上任的经历,又接连写了好几分任状,把卓信鸿黑风等人安置好,黑风领了他的任状,带着人马驻扎在城外。

廖襄伤好后也一直呆在城外,杨佑以为以他的家世,他应该会在城中活动,到时候又能助力。然而廖襄却说,他当年离家之时,耻辱羞愧非常,早已立下誓言,若非功成名就,否则不会踏入成都半步。

然后你就去当了土匪。

杨佑只能放弃廖襄这条线。

刘武说着十天半个月,一直拖到了秋收过后才给了他三千兵马。

黑风听到消息苦涩地说,“这时候各大山寨都已经抢好了秋粮,寨中粮草充足,牛羊膘肥体壮,想打可太难了。”

杨佑当然知道刘武在故意给他使绊子,不过有了这三千兵马,他才有个名头去外面,不然始终处于刘武的控制之下。

杨佑得了刘武的兵马,又跑去武康那里去要了许多粮食。粮食都验过了,虽然是陈粮,但也是好米。

到了刘武交兵的时候,杨佑才明白刘武动的手脚。

三千人全部都是年迈老兵,今年过了年就该退伍还乡,许多人连弓都拉不开了,杨遇春和卓信鸿负责兵马,气得嘴边直冒泡。

杨佑想了会便释怀了,“我还有任命权力。到了外面,我想招多少兵,刘武可就管不着了。”

“昭义军是军户,蜀地的好男儿还大有人在。”

杨佑如此劝慰道。

老兵也有老兵的用处。

杨佑怕赶不上这批兵马的卸甲时间,没花多少时间准备就带着人出发了。

行至剑门,忽听得身后传来一声唿哨,刘慧骑着一匹骏马款款而来,走到杨佑跟前下马跪下。

“草民愿随殿下征平匪患。”

“你一个人?”

刘慧点头,“只有刘慧一人。”

杨佑看了他很久,最后会心一笑,“上马吧。”

剑门外崔巍的山岭盘旋向着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第94章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元康二十六年,春正月丁卯,黄雾四塞,年关刚过,一场大寒。

皇帝刚从武宜之那里出来,喝了些酒,正是去见贤妃的路上。

“贤妃又有什么事?”他摸着武宜之的手问道。

“奴不知。”武宜之柔顺地笑着,倚在皇帝胸口。

杨庭年过半百,身体看起来还算健壮,酒酣一阵后,头昏脑涨,他觉得有些闷热,将自己胸口的衣服扯开。

他精壮的胸膛在北风中散发着热气,武宜之眉目婉转地在他裸露的胸膛上落下一吻。

若不是为了自己的二皇子杨倜,贤妃也不想见他,夫妻俩相看两生厌。

贤妃要得做些表面功夫,“陛下好久没来,今日就在这歇息了吧。”

杨庭盘算一番,他还需要贤妃的父亲为他主持朝中大局,不能对贤妃太过冷落。

“也好。”他捏了捏武宜之的纤腰,“你先回去吧。”

武宜之对两人依次行礼,冒着雪往回走。

“许久没来紫兰殿了。”杨庭摊开双手,任凭贤妃和侍女们为他脱下衣裳。

贤妃温柔地说道:“陛下有时间也该多来紫兰殿走走。”

杨庭点头。

两人匆匆云雨了一番便歇了。

第二天,贤妃先起了,正要叫杨庭上朝。杨庭鼻息粗重,喊了许久也未醒。贤妃摸了摸他的额头,一片滚烫。

“娘娘,这是烧糊涂了吧。”宫女道,“要不要叫御医?”

“赶紧叫御医来。”贤妃焦急道,杨庭还没有立太子,他还不能出事。

御医把了脉,只说是风寒入体,静养几天,服几味药驱了寒就可以。

贤妃着人去前朝说了皇帝感染风寒,休朝三日。

服了药之后,杨庭精神好些了,坐起来同贤妃说了几句话又睡下了。到了傍晚服下第二贴药后,杨庭便吐血不止,陷入了昏迷。

贤妃大惊失色,御医把了脉,头上出了一层冷汗,“娘娘,陛下感染风寒,臣开的都是燥热的药,陛下昏迷,乃是服用了同样性子的药,阳上加阳,烈性相冲,故而伤了身体。”

“谁给陛下吃了别的东西?”贤妃招来了所有宫人盘问。

“娘娘,”她的大宫女说道,“陛下今日除了服药,就是喝了几口清粥,那粥水都是给太医看过的,没有问题。陛下病中,房里也没有熏香。”

上一篇:残阳热下一篇:谁与渡山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