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仙魔殊途如何相恋(187)

作者:琉小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嗔大师曾劝他——看破,放下,自在。

童殊曾以自刎般的决绝去放下那些执念,从前以为自己做到了,当真有一天那执着之物就在眼前时,他才悟道——根本没有所谓的放下,要想化去执念,最好的方法,是得到。

因补齐了缺失,妆奁上的题字多了芙蓉剑经四字。

童殊打开第二层,果然见到了芙蓉山最精妙的经典。

他轻轻拿起,心中万千思绪如星辰雨般滑落,只剩茫茫寂静的夜空。

他手轻轻抚上封面,倾刻间那些岁月里的意难平尽皆化解,他这次真的放下了,连书都没有翻开,已经一个字都不想看了。

霎那间,童弦思常劝的话荡在耳边:

“你父亲忙,待你打好基础后,父亲自然会来点拨你。”

“你父亲自有他的考虑,不要怨他。”

“我与你父亲之间的事,与旁人无关,与你也无关。”

“殊儿,世间道术何止千万,你又何必执着于剑道。”

“殊儿,人生八苦,五阴炽盛,学着放下。”

“殊儿,求仁得仁,亦复何怨。”

童殊目光落在童弦思的亲笔所书的芙蓉剑经四字上,他母亲最后以这种方式将《芙蓉剑经》呈到他面前,他轻声回道:“这回,我放下了,谢谢娘。”

童殊原封不动将《芙蓉剑经》放回妆奁,他方才拿书时未曾注意,此时才看到剑经下面竟压着一封信。

信封写着:吾儿陆殊亲启。

从前,童弦思身逝时,童殊打回芙蓉山,曾数次质询过陆岚,也问过柳棠和走得近的子弟,母亲是否有留话予他。

得到的回答皆是没有。

他不信,遍寻北麓小苑,亦是未获片纸一言。

他不相信童弦会什么都没有留给他,为此他怨过陆岚也怨过柳棠,怨那些人肯定藏着话不肯告诉他。

今日见到童弦思给他的亲笔信,他一时滞在原地,心中一阵酸楚痛炽,他拾起信的手比拿剑经时还要抖,指腹落在信封上“吾儿陆殊亲启”六字上,目光所及之处,心中过电般一阵剧恸。

他看清了那信封上有早已干涸的洇开水渍,晕出略深的几朵花似的印迹——那是童弦思的泪痕。

他更看清了那六字的笔迹,虽然仍是娟秀端雅,笔力却显出难掩的无力。人写字的力气并不需太多,但凡稍有力气,也不至笔锋如此虚浮,而且童弦思是极讲究之人,断不可能如此不迨。

极可能——这封信是童弦思在弥留之际写下的。

作者有话要说:说几件事:

1、关于进度条:按大纲看,只剩下一个完结副本了,是以我之前粗略按剩下10%算。但考虑到最后这个完结副本的人物多剧情复杂,写起来篇幅肯定会长,估计10%的字数是写不完的(虽然本人很想10%写完),我会努力控制在60万字内完结了。

2、关于节奏:我其实很注意节奏,与主线无关的剧情我一般不展开写,不该写的废话我也尽量避免。但因为本文几条线是高度关联的,总得一条一条写明白,可能会导致有时大家觉得主线又远了。

比如近期的日常篇看起来写了十几章,其实中间还插叙了两个心魔的由来,且一直在补填伏笔,真正写日常的篇幅其实并不多。而交待心魔与后文的感情线关系非常大,必须在这里写明白。

当然,也不排除本人笔力就是不够,没把节奏掌握好。

3、关于以后写不写:我与晋江的合同快要到期了,但我最近一直下不了决心续约。我一直告诉自己,我要学习童殊的坚定,“归来还是曲中人”。但是我写了四本还是这副样子,不免也要怀疑自己。尤其这本书目前写了50万字,有40万字是在无榜无曝光的情况下坚持写下来的,不禁问自己——下本书是否我还有这样的定力与勇气写下去?若再签五年,我还能履行完合同义务吗?

【感谢这本文一直留评鼓励我的读者,真的,谢谢你们不离不弃。】

4、请假:家里阿姨又请假了,这周五到周日我都得自己带娃,下周再更新了。

这章刻意多写了一些情节停在这里,下一章该写童弦思的信,这是本文最难写的地方,情绪浓烈且线索很多,是主线非常重要的一环。童弦思的这封信我在写大纲时就写了部分文字,那时我还没有怀孕,之后每每想起这封信,都心中怅然难过。尤其如今自己当了母亲,我写这封信可能会哭。

希望下章你们会喜欢这封信。

-----------

感谢在2020-06-10 11:03:27~2020-06-11 15:51: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安宝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苏子缪、柠檬茶的小水珠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SHTAS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炎芒

童殊印象中的童弦思, 是一个美丽宁静的女子, 从不闲谈是非,即便受人非议苛待, 也总是云淡风轻, 平和无争, 美好得出尘脱俗。

童弦思的宁静, 并非一味对他人的纵容和对外在的不以为意,而是内心有一湾清泉, 那清泉能洗去尘埃,有着神奇的魔力, 让在她身边的人,也能跟着平静下来。

若非童弦思给了陆殊宁静的港湾, 抚平他的焦虑,才叫陆殊少时受那般非待, 也没有扭曲了心灵。陆殊从她这里获得安宁和力量, 才能宽容地对红尘微笑。

对童弦思的留信, 童殊一面渴盼, 一面又害怕。

以童殊对母亲的了解,只要童弦思保持安静, 至少说明现实种种还在她能忍受的范围。而她一旦留信, 说明有什么事情已经脱轨,她再也无法维持平静了。

童殊拿起信笺,心中一阵锐痛,微妙的感应带着巨大的悲伤穿透岁月直击心头。

童殊不难想象童弦思写信时的样子。

她一定是坐在窗前, 火红的石榴树下开在窗外,她瘦骨嶙峋地勉强挺直腰,纤细的手指提笔着墨,沉思良久才下的笔。

展开信,信纸上朵朵被泪洇湿的墨花,字迹泛得模糊,童殊的眼帘也跟着模糊了。眼泪已不受控制地滑下,而后簌簌不止,洒湿衣襟。

-

童弦思是一个极隐忍的女子,从未在人前落泪,尤其在童殊面前,总是盈盈浅笑,那笑能叫人忘忧、叫人解愁,好似这天地间,没什么事是值得她去怨尤的。

童殊历经坎坷,还笑意如初,便是随了童弦思。

童殊知道,童弦思最不愿被他看到伤心难过的样子。

倘若童弦思尚有力气,定然会把被泪洒的信烧了重新写,而留着这泪痕,说明童弦思已经不可能再重新写了。

有什么话,为难到要弥留之际才动笔来写……是怎样绝望和痛苦的心情,才叫最后一口气,全用在这封信上?

童殊身上陡地寒毛一炸,心揪成一团,一时竟不忍卒读,他强提了口气,才勉强止住颤抖的手,稍稳了信纸。

-

童弦思的笔锋无力,但字迹仍是娟秀清俊:

“殊儿,我并不希望你看到这封信。”

“我希望你永远不回芙蓉山,不进上邪经集阁第八层。”

“我希望你永远只做自己,不姓陆,也不姓童。”

“我倾尽一生,让你脱离这场死局,却在最后时刻,还是自私地写下了这封信。”

“我一生之中,做错过许多事,却没有一件,比这封信更错的离谱。殊儿,你若看完此信……便恨我吧。”

“求仁得仁,亦复何怨。我做下这些事,写下这封信,就已经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你若恨我,或因此……不认我,我也毫无怨尤。”

“可是,怨憎极苦。便是恨,你也不要恨我太久。我盼望着,终有一日,你能够放下。忘记我和你父亲,忘记年少时的焦虑痛苦,忘记北麓小苑。”

“我听世人说陆鬼门潇洒不羁,每每听到,我都心中难过。你一直身不由己、难得自在,殊儿,我已走远,你不必在做予我看,不要牵挂。”

“父母与儿女,不过是一世情缘,半生陪伴。我们已经一起走过半生,你的前程在远处,不要回头,不要徘徊。要先放下,才得自在。”

“你要能拿得起屠刀,也能放得下屠刀。”

-

看到这里,童殊微微一滞,生出几分不解和不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