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川被她这句透着些“埋怨”的“别闹”,惹得心口微痒。
“先去洗手,把碗筷摆了。”悠可催促他。
予川轻“嗯”了一声。
悠可听着脚步声渐渐远了,她在想一会儿该如何安慰他,很明显,他的心情,是真的不好。
予川在卫生间不仅洗了手,还顺带着洗了把脸。
悠可将饺子从锅里往外捞的时候,予川已经洗好手,从卫生间进了厨房,要拿碗筷。
“递一下碗。”悠可很自然地跟他说。
予川觉得自己像是个正在完成作业的孩子,悠可就是“发号施令”的人。
“吃几个?”悠可准备按照他的量分配饺子。
予川听出来了,这是她也会陪着吃几个的意思。
悠可按照他的估计,将饺子在碗里盛好了。
予川负责把它们,端到餐桌上。
两个人隔着餐桌,面前是热腾腾的饺子。
他们一起吃过面,喝过粥,现在又吃起了饺子,是最温柔的烟火人间,是最浪漫的平实生活。
没有愿意一直在高空飘零的人,即便众人都仰视着他,可高处的他,还是希望能脚踏实地地落在地面上,吃一顿热乎的饭,听几句知心的话。
悠可碗里的饺子少,很快就吃完了,她安安静静地看着他吃。
“再给你匀几个?”予川余光瞥见她在看他。
悠可轻轻地摇了摇头,“不吃了,你吃。”
予川蘸了醋,低头吃饺子。
悠可也不问她,托着腮帮子看着他。
予川将最后的几个饺子吃完。
悠可将盛了饺子汤碗推到他手边。
予川用汤匙在碗里搅了几下,喝了两口。
悠可见他的饭,吃得还算顺利,心里稍稍好受了一些。
予川将碗放在桌子上,目光自然地落在她的眉眼处。
悠可知道,他要告诉她一些事情。
终于,予川向她开了口。
听了他的讲述,悠可的心口,愈发得紧,愈发得冷。
予川说,当年小黑屋事件的策划人,是那个年轻男护工的父亲。因为和叶家合作完之后,便开始一路走下坡,迷/信的他,觉得是叶家破了他的运势,于是策划了这场“意外”,他选择的实施人,是叶家负责打理花圃的老人。
在予川看来,那是个再和善不过的老人,他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在花园打理花草,谁能想到,他竟然会同意成为那个迷/信男人的帮凶!
为了钱?还是为了其他?
予川已经找不到理由了……
老人在“小黑屋事件”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对于没有解释过的理由,除了当事人,怕是没人能说清楚了……
想不通,便会成为心里的结,更何况是死结!
而日前的那场意外,是作为私生子的护工,教唆那个精神病患者所为。
予川言至此处,再次陷入了沉默。悠可也没开口,而是将手掌伸向他的方向,轻轻攥住了他的手。
予川反攥住她的手指。
两个人的手,就这样互相握着,谁都没有开口,就静静地看着对方的眼睛。
予川觉得,他能从悠可目光里,得到的慰藉,是那种温柔的,但很有力量的。
早些时候,在厨房的那丝悸动,似乎在这一刻,再一次复活,延伸……
悠可回过神时,已经被予川拽着,走向卧室的方向。
大结局
这一夜,悠可全程是被予川搂在怀里睡的,她没有做噩梦,他心里的落差,也缓和了不少。
关于那个策划事件的年轻人,因为事件的败露,也连夜从精神病院辞了职,离开了这座城市。
对于他的去向,予川是知道的,他也安排了阿凡对这个男人,进一步观察。
他深知极端之人,心底的那份不甘心,激发其做出更极端之事,也是极有可能的,为保完全,他不得不小心。
悠可受当年之事牵连,太深了。
予川不能容忍自己保护不了她!
这样一想,似乎他也变得“极端”了不少,凡事都是相对的,万事所起,亦是有因的。
悠可的作品,拍摄过程顺利,播出后,口碑还不错,这也吸引了不少投资公司将注意力,投向她的其他作品。
那一次在卫生间被悠可注意到的女子,成了她的助理。
事情还蛮有戏剧性。
悠可要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第一时间,她的脑袋里,就想到了这个观点独特的女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能够思考,本就难得,更难得的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非人云亦云。
悠可特意联系了对方,约她周末一起下午茶。
她也是在这次见面里,才知道女子有一个和其气质很相符的名字:星辞。
悠可脑海里跳出她最近看到的一句话:辞赋风骨,寥若晨星。
这样的女子少,才会让同为女子的悠可,也对其念念不忘。
这种不忘,不同于男女之间的两/性相吸之力,是一种可以抛开性别的欣赏。
星辞说,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应约,对于悠可,其实她也并不了解,更多的,是身边人对于悠可的评价,公允与否,无从判断。
悠可闻言,笑了,“可能……就是为了来确认那些言论吧。”
星辞盯着悠可,看了许久,自是因为没有料到她会是这样的态度。
“被骂得多了,被编造故事编得多了,谁都会练就这样的心态。”悠可猜到了她的不解之处。
后来,过了很久,星辞才告诉悠可,那天下午,悠可说完这句话后,端起杯盏,抿了一口红茶的模样,让她记了很久。
兴许,正是因为这一刻,她决定要去悠可的工作室。
悠可也是从和对方的对话里,了解到:星辞因为性格,其实在原来的公司,做得并不算开心,奈何,一人之力,似乎是无法去改变大环境的。
最让悠可动容的,是星辞明明很清楚,她自己面临眼下这种处境的原因,却仍能保持自己的风格不改变。
勇气和坚决,是无论到了哪个时代,都不会落伍,都会被欣赏,被渴望,被期待的。
悠可因为和星辞的顺利签约,也愈发相信了一个道理:人和人之间,还是要依靠吸引力法则的,强扭的瓜不甜,强留的人不长久,同理。
予川在悠可工作室正式运营的当天,送去了花,是一束风信子。
悠可专门去查了风信子的花语:顽固、生命。
对于这两个词的理解,深刻程度,二人不亚于旁人,他们经历了太多生命的大考。
从悠可决定要看看自己在事业方面,能走到多远的那一刻开始,命运之轮,便开始转动。
那时候,她对于结局,也是没有准确预判的,但倘若压根没有迈出那一步,又怎么可能看得到终点的风景呢?
予川对于悠可,自然是支持的。
他的支持,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会用实际行动,给她搭建更好的平台。
人,纵使是有才华的,亦是需要有伯乐成就的。
悠可不是个迂腐之人,这也是她欣赏星辞的原因。
没有人,可以独自走过长路,而不需要任何助力,毕竟是置身于人群之中,主动也好,被动也罢,需要“关系”的联结,这是改变不了的。
悠可记得很清楚:予川的花束,送到工作室的时候,窗外的阳光很好,马路对面,有一个正在挑选气球的小孩子,仰着脑袋,笑嘻嘻的模样,和彼时的妹妹,很像。
终于可以平静地看着这样的画面了,可以情绪不会非常失控地想起她了。
那个姑娘,会一辈子留在悠可的心里。
她的模样,这一回,悠可要记得牢一些,不能再忘了。
手机振动,悠可自然地划开屏幕。
是予川要约她一起吃晚饭。
故事的结尾,和一开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却更默契,更温柔。
悠可知道:予川这个男人,她不会放开他的手。
对于予川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