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给人吃泔水还有理了?”姬丹简直要被气笑了,竟有如此无耻之徒。
韩肃被吓得已经语无伦次,却还在不死心地继续哭求,希望得到姬丹的特赦:“小的也是没办法!我上有八岁老母……”
“什么‘八岁老母’?应该是八十岁吧!”青莞实在忍不住插了句嘴,“也不对啊,韩大人不到而立之年,何来八十老母?难道你娘五十多岁才生下你吗?”
“小的是想说……”
姬丹一抬手,冷冷地打断:“可是本太子不想再听你狡辩了,你有什么话,留着对司寇府的人说去吧。
一声“来人”尚未出口,耳畔忽来一阵凛冽寒风,带着萧杀之意,呼啸着袭来……
毫厘间,杀意戛然而止!
荆轲仿佛凭空出现在营帐里,身上飘落一地帐外的飞雪,右手稳稳地夹住一支箭矢!
那箭头离韩肃的眉心不到一寸,若不是他及时出手,对方此刻早就进了鬼门关!
姬丹意识到有人要杀人灭口,立马对荆轲使了个眼色。
荆轲会意,身子一转,转眼间人已越出帐外,无影无踪。
姬丹再一回头,却发现韩肃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青莞蹲下-身,探了探对方的鼻息,然后两手一摊。
姬丹以为他没气了,不由得大惊失色,心想这是怎么回事。
然而,紧接着便是青莞的摇头叹息:“这个不中用的怂货,居然吓晕过去了……”
原来在此之前,黄金台就收到线报,说近段时间来军队内部对朝廷多有怨言,且都与军粮有关,尤其是驻扎在辽东的守军,怨声载道已久。
于是姬丹奉命前来暗查此事,没想到这一查还真的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位韩肃韩大人就牵涉其中。
不过,令姬丹意外的是有人竟敢在她的眼皮底下动手……
这还不是她最担忧的,当务之急还是等荆轲的消息,看看究竟是谁这么迫不及待想要韩肃的命。
·
姬丹走出营帐时,鹅毛大雪已经停了。
韩肃被押上了囚车,荆轲恰好也回来了,然而罕见的空手而归。
青莞大为诧异:“人呢?”
荆轲淡淡地瞥了她一眼,径直走到姬丹面前:“禀少主,没有看到人。”
“没有看到人?这是何意?”
“从属下接箭时的感觉来看,这支箭大约是从百步开外射过来的,属下也第一时间追了过去,发现那里有一处小山坡,山坡上有一对脚印,应该是杀手留下的。”
“百步穿杨……”姬丹不禁皱眉,“看来,是个高手。”
荆轲想了想,又说道:“可问题是属下当时就追出去了,百步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怎么会连个人影都没看到?属下觉得有两种可能,一是此人的轻功远在属下之上,二是对方藏匿于某处,属下没有发现。”
姬丹陷入了沉思,荆轲的轻功可谓是登峰造极,虽说山外有山,但终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至于第二种……
思绪被左顾右盼的青莞打断:“茫茫荒野,又下着雪,连树都没有几棵,能躲在哪儿呢?”
是啊,雪夜荒野,不远处就是军营,根本没有可供藏身的地方。
那么,此人是如何逃之夭夭的?
“殿下,趁着风雪暂歇,不如先回去再做打算……”青莞边说边为姬丹披上一件银狐皮大氅,“对了,这个姓韩的缺德鬼…殿下准备如何处置?”
“我本想将他直接移交给司寇府审理,不过现在有人要对他下手,说明司寇府已经不安全了。韩肃好歹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不能就这么让他死了。”姬丹很清楚,自己身边的内鬼还没查出,倘若这时候把韩肃押送到司寇府那里,恐怕不出几天就会收到其畏罪自杀的消息,这个案子也就到此为止了。
所以接下来,她自己不光要行事谨慎小心,还必须确保韩肃的安全。
想到这,姬丹转身,对荆轲吩咐道:“司寇府不去了,由你亲自将韩肃押往黄金台,交与专人,连夜审讯!”
作者有话要说:
【暴君の小剧场】
韩肃:我上有八十老母……
青莞:听说韩大人您贵庚二十六,何来八十老母?
韩肃:八十不是八十岁,是八十个。我爹娶了一位夫人,纳了七十九名小妾,所以我有一个亲娘、七十九个姨娘,一共不是八十老母吗?
姬丹、青莞卒。
第104章 深入腹地
燕国朝堂。
早朝时, 燕王喜正在骂人:“粥水变成了泔水,军粮被倒卖瓜分……真是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把点子打到了寡人的头上!要不是太子发现及时, 你们的爪子是不是要伸到寡人的王宫里来?”
群臣被骂得低着头一声不吭, 此次军粮案牵涉甚广, 地方上已经有二十多位官员落马, 蓟城也抓了三四个,上朝的这些文武官员有没有人、有多少人涉及其中就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了。
犯了事的自然惶惶不可终日, 生怕自己被揪出来,没犯事的也免不了胆战心惊……就算他们与军粮案无关,可难保没有牵扯进别的事,毕竟利用职权揩把油什么的在燕国可谓是再正常不过了。
燕王喜骂了一阵,大概是骂累了, 直接往王座上一靠。
这时,太傅鞠武出列道:“王上, 臣以为此事另有蹊跷。近些年来我大燕因灾害缘故,粮食一直欠收,不排除有一些不法商贩与地方官及军中人士暗通款曲,将军粮倒卖到黑市上牟取暴利的情况。可如此多的粮食, 他们又能卖给谁?黑市上的粮食较之于平常价格贵几倍都不止, 老百姓连平价粮都吃不起,如何买得起黑市上的军粮?所以臣觉得,此事定是有人与外邦相互勾结,欲借军粮一事引发军队不满乃至哗-变。”
群臣开始窃窃私语, 脸上表情各异。
“查, 给寡人好好地查,一查到底……看看究竟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 敢里通外国!”军队哗-变不是小事,燕王喜这才不得不重视,然而气归气,安抚的话还是要讲的,“传令下去,此案即刻起交与太子全权处理,务必给边境的将士们一个交代,不能让他们在冰天雪地里吃着泔水为国尽忠。”
燕王喜一言既出,众文武大臣皆俯身跪拜,齐声高呼:“吾王圣明!”
·
荆轲将韩肃安全押送至黄金台后,有司连夜组织了审讯,由鞠武亲自主持。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那韩肃就把自己知道的全都原原本本招了。
姬丹接过青莞递来的口供,大略看了一遍,眉梢微微蹙起:“齐国人?”
青莞点头:“姓韩的是个小人物,知道的也就那么多。他的供词中提到一个叫‘红娘’的齐国人,就是军粮的买家。”
姬丹十指交握着放于案上,双眼依旧盯着那份供词。
军粮……齐国……
齐燕两国是世仇,要说齐国暗中下手,借此搞垮燕国也确有可能。但以自己对齐王建的了解,对方是个昏君,哪里能想出这种计策?即便是下面哪个大臣想这么做,鼠目寸光的他也断不会同意。
可若没有国家力量的支持,如此大手笔的购买,单凭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财力是根本做不到的。
看来,只能从别的地方着手调查了……
思及此,姬丹又将韩肃的供词翻了翻:“他有没有见过这个‘红娘’?”
“没有。‘红娘’几乎不与人接触,姓韩的只是每次将粮食运送到他们事先指定的地点,然后离开。事成之后,买家便会让人将钱财送到他家里。整个交易过程,姓韩的连对方的面都没见过,是男是女也不知道……”青莞顿了顿,继续说道,“可我觉得应该是个女的。红娘红娘,不就是给人说媒、牵线搭桥的女人吗?”
姬丹摇摇头道:“未必,万一对方就是利用这一点混淆视听呢?”
“这……”青莞苦恼地挠了挠头。
调查进行到这一步,一切再次陷入僵局,毋庸置疑的是,只要抓住这个叫做“红娘”的买家,所有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可难就难在如何锁定对方的身份。
姬丹此时灵光一闪:“他们的交易地点一般在哪儿?”
“据姓韩的供述,‘红娘’十分狡猾,交易地点都选在荒郊野岭,而且从不固定,比如八寨沟、**渠、铁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