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中的女子如春华秋卉,姝色各异,更何况嬴政的眼眸太深沉,她猜不透也看不清,更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成为那人心中的唯一。
忐忑不安间,苦夏突觉身子一轻,还没来得及惊叫,但见嬴政揽着她的盈盈纤腰一把将其打横抱起。
双臂下意识地勾住对方的脖子,嬴政的声音近在耳畔,伴着悸动的心跳,苦夏娇小的身躯缩在他的怀抱里。
“无论将来如何,寡人都会记得你今时今日的好……”
言毕,嬴政抱着她走向寝榻。
任凭殿外如何风雪肆虐,此间只有温情脉脉,花月春风。
·
秦王政此番言辞无异于驱赶,燕国使臣再气愤,人在别国他乡暂时也毫无办法,只能先回国再作打算,所幸太子的车马以及随行物品一应提前准备妥当,随时出发也并无不可。
姬丹迎着冬夜的呼啸寒风走到自己的马车旁边时,已是手脚冰冷,嘴唇发乌。
青莞赶紧为她披上白狐裘,又看到她手里攥着碎了的玉佩,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就说那家伙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殿下真不该对他那么好!可惜了这么珍贵的玉佩……”
“罢了,上车吧。”
姬丹又何尝不知青莞所说的“珍贵”并不是指值多少钱,此玉乃先王后生前最喜爱之物,先王后走得早,留下的东西也屈指可数,独留给她的遗物便只有这玉佩了。
如今,玉碎了,青莞生气骂人也是难免……只是自己与阿政的情谊,也和这玉佩一样,一旦破裂便再也无法复原。
两人先后上了车。姬丹刚坐下,便呕出一口鲜血。
青莞大惊:“殿下!”
说着,她掀开布帘,欲喊车夫停车。
“不用……”姬丹慌忙拉住青莞的袖子,急动这下喘息连连。
她只想快些离开这里,离得越远越好,这样也许就不会心如刀绞了。
将头轻轻靠在青莞的肩膀上,任凭一行行清泪无声而落……这一刻,她终于不用再像从前那样,即使失去所有也要竭尽全力去忍耐,去伪装。
原本聒噪的青莞此刻一个字也没多说,只是一下下抚着姬丹的后背。
马车在夜色中顶着漫天风雪,缓缓向前行进。
远方,天将明未明……
——
第一卷完——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我哪天才存在?”的地雷!
丹儿气哭了气跑了,阿政你就等着后悔吧。
有一点要为政哥澄清,他并不爱苦夏,一点点都不爱,政治上的联姻而已。当然,他会待苦夏很好,这又是后话了。
第一卷就这么多,接下来就轮到第二卷千呼万唤始出来了。新的篇章开始,新的人物出现,背景也由朝堂转移到江湖,男女主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第103章 雪夜迷踪
夜风呼啸, 孤影对峙,正是剑拔弩张之时。
少年一身黑衣劲装伫立于山冈之上,如夜色般幽黒而纯粹的眼瞳望着自己对面手执长剑的男子。
“荆轲, 再不出剑, 今夜便是你的死期。”执剑的男子面容刚毅, 棱角分明, 言语间缓缓抬手,剑锋反射出的凛冽寒芒随着他的动作照亮了面前少年不染纤尘的眉眼。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徒儿感念师父教导之恩,即使是死,也不会出剑。”
几经交战,十几岁的少年已渐感有些吃力,再加上对手强大, 他自己又始终不愿出剑而落入被动,身上难免添了些外伤。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 少年依旧语气坚定,神色不改。
那人仰天大笑,似乎并不把一个孩子的话放在心上。
谁成想紧接着笑声戛然而止,那人神色一凛, 抬眼间少年的剑出鞘!
一道光寒骤然映亮了漫漫长夜, 剑气裹挟着漫天飘舞的雪花,如白蛇吐信一般直冲自己而来!
“师父还教过我,不要将死士的话当真。”
……
荆轲睁开眼时,周围仍然满天飞雪。
今晚少主来到辽东一带的营地视察, 他一直隐蔽在附近的树上暗中保护, 适才打了个盹,没想到迷迷糊糊间居然做梦了, 而且梦见了自己十三岁那年打败师父,成为天下第一剑客的一幕。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距离少主离开秦国也过了六年……
荆轲时常回想起他们一行人动身从咸阳启程归国的那一夜,也是像今晚一样漫天的风雪,马车出了关之后,少主便弱症发作,吐血不止,很快陷入了昏迷。
漫长雪夜,别说找医馆,周边连个人家都没有。若非他中途好几次为少主输送真气,少主只怕是难以撑到蓟城。
·
辽东乃塞外苦寒之地,尤其到了冬天,大雪纷飞日夜不停。
山林内外风雪交加,刺骨寒风吹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而营帐里则是另一番光景。
几大盆炭火烧得正旺,坐席上面铺着兽皮,此外还另加了一层鹅绒软垫。
众所周知,姬丹畏寒,负责接待的运粮官韩肃自然不敢怠慢。
望着满满一桌案冒着热气的美味佳肴,姬丹不禁眉心微蹙:“燕国这些年灾荒不断,军粮也只能勉强供应,你们怎的还有这些?”
韩肃正在为姬丹斟酒,一听这话手一抖,酒液差点倒在了桌案上。不过他脑子转得快,随即就想出了说辞:“太子殿下何出此言呐?这些都是属下特意为您准备的,军中饭食粗劣,怎能入殿下的口?所以属下自己去山林里打了些野味,还望殿下不要嫌弃。”
“那你当真是有心了!”姬丹笑了笑,接着话锋一转,“对了,你平常都吃些什么?”
“荒年收成不好,军粮也跟着吃紧。属下自然和其他士卒们一样,平时以粥水为主,再采些野菜野果充饥。再者,同甘共苦、共渡难关乃是太子殿下您的嘱咐,属下日日牢记在心,不敢忘怀。”韩肃回答时神情那叫一个认真严肃,回答内容那叫一个标准完美。
姬丹像是赞许般地点了点头:“难为你还记得本太子说过的话。这样吧,时候也不早了,你也不必在这儿干候着,一起用膳吧。”
说着,她兀自起身,轻轻一拍掌:“青莞,给韩大人再上几道硬菜!”
姬丹言毕,只见一青衣女子拎着一个大桶走进帐内,将木桶放在韩肃面前,又把桶盖打开。
霎时间,一股馊味扑面而来,很快弥漫了整个帐子……
青莞捏着鼻子往后退了几步,用带着鼻音的腔调说道:“这就是殿下命奴婢特意为您准备的硬菜,韩大人请慢用!”
这姓韩的运粮官当场就呆了,头上背上冷汗直冒,竟一时连周围难闻的馊臭味都感觉不到了。
“你不是说兵士们平常吃的是清粥吗?本太子这些天明察暗访,发现这就是他们吃的东西,既然韩大人口口声声说同甘共苦,不如把这些都吃了吧……”姬丹板着脸看着韩肃战战兢兢、抖如筛糠。
青莞一副看好戏不嫌事大的表情,捂嘴笑道:“韩大人快用饭吧,殿下最不喜欢空口白话表忠心。”
韩肃憋了半天,才哆嗦着挤出几个字:“这,这不是……人吃的……”
“你也知道这不是人吃的?可你刚刚不是说兵士们吃的都是粥水么?”姬丹冷笑着,突然眼睛一瞪,大声斥道,“这分明就是猪吃的泔水!”
韩肃吓得立马跪地,不停地磕头求饶:“太子殿下饶命!太子殿下饶了小的吧!”
姬丹示意青莞先把木桶拎走,然后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伏在地上哭叫着求饶的人:“韩肃,当年你的哥哥韩严韩统领为了保护我而以身殉职,他死后你就成了韩家的独子。我不忍看你们一家在乡下受苦,所以才为你在军中谋了份差事。可你倒好,贪赃枉法、克扣军粮,还妄图欺上瞒下?你对得起你死去的哥哥吗!”
“我……我……”韩肃羞愧难当,面对姬丹的怒意又极度惶恐,只知一个劲地求对方饶命。
看到他现在这副怂样,又想到他干的缺德事,姬丹觉得头疼欲裂,一气之下干脆背过身去眼不见为净:“你身负运粮之责却知法犯法,本太子也救不了你。”
“殿下且听我一言呐!”韩肃爬到姬丹脚边,一把抱住她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太子殿下您有所不知啊,这些年拨下来的军粮本就不多,从蓟城运送至辽东,一路下来要经过多少道盘剥小的不说您也知道,小的只是个运粮官,那些都是大人物,小的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呀!最后运到营地的粮食所剩无几,兵士们根本不够吃,要不是小的把剩下的这点军粮拿到黑市上卖,再用钱买来这些暂时解燃眉之急,只怕是真的要饿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