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韬一头雾水,唐无衣也疑窦丛生,只好磕头谢恩,拿着玉皇李走下去。
李枢刚想问什么,太后已经一摆手道:“年纪大了,看到年轻人心中欢喜,想起你们少年时候也是这般和和睦睦的。”
李枢闻言想起年少之事,心中也不免感慨了一下,皇后赶紧打圆场道:“母后常年在后宫,难免孤寂,应当多来些宴会,热闹热闹,看看这些子弟心中也高兴些。”
太后笑着摇头道:“年纪大了,折腾不起。哀家乏了,这就先回宫了。”帝后闻言不便再挽留,恭送太后回宫。
捧着玉皇李回到座位的闻韬恭恭敬敬把李子放在身边,疑惑道:“唐岳,太后是什么意思?”
唐无衣摇摇头:“我也好几年没有见到太后了,今日看她的样子,精神比前几年差远了,大概就是一时兴起吧。”一边说着一边凑到闻韬耳边道,“还不是韬韬你长得太好看了。”
二人正说着悄悄话,齐王已经风风火火走来道:“准备准备,马上要蹴鞠了!上次你们提前开溜了,今天可不准躲懒!”
唐无衣无法,只好和闻韬一起起身,往麟德殿殿前的空地走去。
殿上,李枢已把唐景啸叫到下手位,推杯换盏。除了夏令扇,李枢还额外赏赐了唐景啸紫服金鱼袋,是百官中绝无仅有的殊荣。二人望着麟德殿前的蹴鞠大赛,还是齐王领着一队,神策军裘简领着一队,少年郎们你来我往,生龙活虎。
“景啸,当年朕还是亲王时也嗜爱蹴鞠,可和爱卿比起来,到底是技差一筹。”李枢感慨。
当年的蹴鞠大赛,唐景啸领着天策军兵士为一队,李枢领着亲王和世家子弟为一队,也是在这麟德殿前,也是这初夏的时节,殿上坐着先帝,太后,唐佑,还有当时的太子李桓。春光烂漫,鲜衣怒马,少年意气。
“臣不敢当。”唐景啸赶紧道。
大约是被刚才太后走之前那一句“你们年少时也是这般和和睦睦”触动了心事,李枢斟了酒,拍了拍唐景啸道:“朕今日高兴,想想当年蹴鞠的情景,你虽是大哥天策麾下的少将军,却和朕意气相投,有几次踢完了球还跟朕跑到西市去喝酒。”
听到李枢提到“天策”和“大哥”,侍立在旁的杨吉不由变色,这么多年,还是李枢第一次主动提及。好在周围也没有别人,皇后已去了后殿找女眷说体几话了。杨吉不动声色地退了下去,好让李枢和唐景啸无所顾忌。
唐景啸道:“陛下当年少年英雄,臣仰慕已久。”唐景啸说此话时,眼前却浮现出当年李桓和李枢双王并辉的胜景。李桓风神俊朗,才华横溢,诗文可比殿试三甲;李枢英武善战,威震三军,每次出征都战无不胜。世人都道此为大周盛世之兆。
李枢饮了一杯幽幽道:“景啸,大哥当年,为什么要那么做呢?”他望向前面的虚空。
唐景啸道:“先太子曾被幽禁数年,臣推测,大约是失了神志。”
李枢眼角有些泛红,这么多年来,他强迫自己不要去面对当年的事,可是今天,不知为何心中不断涌起当年的情景,时隔多年,那些腥风血雨早已过去,心中还记着的,竟是一样的麟德殿端午宴,蹴鞠场上的尚是少年的自己高高进了一球,对着殿内的大哥扬眉示意,大哥赞许一笑,如三月春花灿烂。
“景啸,这么多年,朕的身边也只剩你和三弟了。”李枢将思绪拉回,望着眼前跟着自己戎马半生的唐景啸道。
唐景啸也被触动心事,哑声道:“臣也只有陛下和无衣了,连蒲先生都……”
李枢也听闻了蒲启明自戕一事,皱眉道:“还是没查出蒲先生为何自尽?”
唐景啸摇摇头,神情落寞。关于先太子李桓的人和事都在一点点消逝,世人都道李枢弑兄夺位,以为他和先太子李桓不共戴天,但其实没有人比李枢更熟悉他的大哥,没有人比李枢更怀念他的大哥曾在他生命中投射下的点点光辉。
斯人已逝,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第120章 5.12命案
蹴鞠结束后已到了酉时,这次有了唐无衣和闻韬助阵,齐王的队伍赢了比赛。大家归了座,输了球的裘简一脸晦气,闷闷喝酒。李枢照例赏了所有的上场球员,一拍手,开始了乐舞表演。
大周一朝乐舞盛行,尤其流行百戏,不拘宫廷的阳春白雪,还是民间的各种曲艺杂耍,只要演得精彩,一概来者不拒。
闻韬打了一场蹴鞠已是有些力竭,看着没完没了的歌舞,又喝了些酒,温润的晚风一吹,他便有些昏昏沉沉起来。唐无衣看着他面色微红,给他拿了杯冰镇的乌梅汁道:“喝了醒醒酒,这宴会怕是要开到亥时。”
闻韬拿过了喝了一点,触感酸甜,冰凉爽口,胸中的油腻感一扫而光,不觉喝了小半杯。殿内的歌舞告一段落,宫人们抬上了一架白布,殿内的蜡烛也灭了大半,闻韬脱口道:“唐岳,这是要演皮影戏吧。”
皮影戏也属于百戏的一种,宫廷中也颇为流行,不过让闻韬和唐无衣惊讶的是垂首走上来的戏班子竟然就是他们几天前在西市偶然见到的赵二的春喜班。赵二大概是第一次进宫,整个人拘谨的很,头也不敢抬,自然也没有认出唐无衣和闻韬。
皇后见状问道:“这次是谁选的戏班子?”
齐王起身答道:“回皇嫂,是臣弟选的,在西市演的甚好,这个班子□□喜班。臣弟自作主张,想着端午宴上百戏争艳,也不拘宫里的还是民间的,就把他们请了来。”
“民间的戏好,端午佳节,朕正好可以与民同乐。”李枢赞赏道。他这个五弟一向文不成武不就,不过在玩乐上很是精通,每次选的百戏也很得李枢的赞许。
然而在西市看过春喜班《双龙夺珠》这一出戏的唐无衣和闻韬却是陡然紧张起来,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影射了本朝,因为是偶然看到的就没有深究,这次竟然要在天子面前演皮影戏。闻韬不由得抓紧了唐无衣的衣袍一角道:“不会有事吧?”
唐无衣皱了皱眉,心中也不安稳,却还是安慰道:“既然是齐王选的,料想不会出岔子,齐王不是没有分寸之人。”
闻韬谨慎,尚没有放下心,赵二已经开始报幕,第一出戏是《麻姑献寿》,二人听闻都松了一口气。唐无衣道:“你看,我说了不用担心吧。”
《麻姑献寿》这种喜庆剧,每到年节都要演上一遍,殿上百官的表情都是淡淡,好在春喜班的皮影做得生动,虽说剧目陈旧,却演得生动别致。《麻姑献寿》之后,又演了几出史传传奇,都是选的李枢爱的本子,东汉曹孟德,前朝太宗旧事等,眼见天色也不早了,忽听得赵二报幕道:“最后一出戏是新排的,名曰《双龙夺珠》。”
闻韬和唐无衣相视一眼,一种不祥之感在二人眼中漾开,到底是谁,在洛阳、长安两处影射前朝旧事,又将这皮影戏引到宫中在百官面前上演?二人紧紧盯着白布,那前几天在西市中看到的剧情一幕一幕再现,果然,在出现三皇子离间大皇子和二皇子之时燕王李栩的脸色很不好看,眼角和嘴角虽还在笑着,却如同一张假面,在烛光中有一丝瘆人的感觉。而西戎公主出现的时候李枢已经变色,他紧紧抓着一只酒杯,面色有些发青。很多官员并不知先太子之事的详情,又宴饮了一整天,并未看出端倪,李枢当着百官的面也不好发作。
忽然,座下站起一人,正是刚刚输了球喝了好多闷酒的裘简,他指着赵二喝道:“哪里来的刁民,敢在殿前放肆?”
满座皆惊,正演着皮影戏的赵二赶忙跪下来,面色惨白,磕头如捣蒜,一句话也不敢说。裘简却不依不挠,走到赵二面前扯着赵二的领口道:“谁指使你演这些乱七八糟的?说!”裘简一身酒气,本就有些醉醺醺的,此刻双眼发红,拽着赵二的衣领,似乎就要把他整个人揪起来。
赵二吓得魂飞天外,双唇发白,颤颤巍巍却说不出话。
裘简是军旅之人,最看不得这种拖泥带水,今日输了球本来心情就不好,又见了这等胆大包天影射本朝之事,李枢不便发作,他却忍不了。他是从李枢为魏王统领朱雀军之时就跟着李枢的,哪里容得下这种沙子。他见赵二不答,怒从心头起,一拳就打在赵二胸口,满座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