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阁案录+番外(87)

这一日从巳时起,宫门口的马车来来往往就不曾停歇,一波一波的京官、世家子弟、命妇、外国使节都往麟德殿的方向去。麟德殿东临太液池,西近西宫墙,一次可坐三千人之多,殿外是一块宽阔的空地,每次天子宴请群臣便会有百戏上演,甚至可进行马球和蹴鞠比赛。

唐景啸坚持和唐无衣一起进宫,用的将军府的马车,唐景啸和柳氏坐在前面一辆,唐无衣和闻韬坐在后面一辆,查过唐景啸的令牌后从西宫门入了宫。大周尚宴饮,每年天子都会宴请百官数次,以麟德殿大宴最为盛大。若是一些大的年节,如端午,中秋,除夕等,女眷也可入席,甚是热闹。相传前朝开国天子在此处发现麒麟指印,引为祥瑞,便建此大殿以飨千人。唐无衣以前是麟德殿大宴的常客,从小跟着义父、大哥出入这些场合,后来接管了东都阁反而不怎么来了。

到麟德殿后,唐无衣本来欲带着闻韬往殿外低品级那一块的位置走去,不料却被一人叫住。

“唐岳!你这次终于肯来麟德殿大宴了?”来人正是齐王,前几天刚和他打了一场蹴鞠,今日不出意外也会有蹴鞠比赛,上次齐王见识了唐无衣和闻韬的球技,深为赞赏,今日正苦于找不到球技高超的世家弟子出战,见了二人目光也亮了起来。

唐无衣列咧嘴客套道:“圣上宴请百官,自然要来。”

齐王自然知道他并不怎么热衷这些宴会,笑笑不说破他,却不愿意轻易让他们离了自己的视线以防一会儿打球的时候找不到人,于是热络道:“既然来了就跟本王去前殿坐吧,唐将军也在那里。”

唐无衣推辞道:“宴会的座次都是排好的,臣下不敢僭越。”

齐王哈哈一笑:“你小子,小时候也没少在前殿坐着,现在倒生分起来。座次都是三哥排的,本王跟他说一声加几张案就好了,多大点事!”说罢,让二人在原地等等,他风风火火就进殿找燕王李栩去了。

齐王走远后,闻韬小声在唐无衣身后问:“齐王是去找当朝宰相了吗?”

唐无衣略略转身答点头道:“别担心,我在。”

二人稍等了片刻,远远就从麟德殿前殿走出一个面如冠玉,文质彬彬之人,身着栗色锦袍,得体而不奢华。齐王则紧跟其后。

“唐阁主,好久不见。”燕王和善道。

唐无衣赶紧施礼道:“见过王爷。”

闻韬第一次见燕王,只敢在后面微微抬眼,只见这王爷二十五六的年纪,保养得体,一双瑞凤眼,眼角优雅上翘,嘴角也和眼角一样保持着上翘的弧度,他笑着开口道:“唐阁主公务繁忙,常年在武林办案,难得来一次京都,赶上端午宴,怎么不提前知会本王一声,不然早就给唐阁主在前殿留一个位子了。”

“不敢不敢。”唐无衣谦恭道,“臣下位卑,不敢僭越,在殿外坐着即可。”

“三哥,唐岳难得进宫一次,上次母后还念叨着这些世家子弟,说那会儿最调皮的就是唐家的二小子。母后年纪大了,难得出席一次宫宴,三哥你就让唐岳坐进去吧,也让母后开心开心。”齐王道。先帝与当今的太后伉俪情深,当今天子李枢,三王爷李栩,五王爷齐王,以及之前的先太子李桓都是一母所出的嫡子,故而这几兄弟格外和睦些。

李栩笑道:“当然,唐将军也在里面,你们兄弟坐在一处罢,本王这就去安排。”

唐无衣赶紧施礼致谢。李栩刚要往里面走,忽然瞥见了站在后面的闻韬,问道:“这位是?”

唐无衣小小吃了一惊,闻韬穿的不过是最普通的东都阁子弟服,站在唐无衣身后,无论怎么看都只是一个普通的随从而已。还不等唐无衣回答,齐王已经介绍起来:“这是昆仑的闻道长,师从清虚子,断案断得好,蹴鞠踢得好,人也长得俊哈哈哈。”他这才注意到闻韬的子弟服,奇道,“道长,你入东都阁啦?不回昆仑了?”

闻韬一阵心虚,唐无衣赶紧打圆场:“昆仑那边已经知会过了,闻道长算是我们东都阁的人,要上册的。”

李栩的目光在闻韬脸上停了一下,顿了顿道:“唐阁主倒是会挑人。”他没有再说什么,先进殿安排去了,不一会儿就有宫人引二人进殿,就安排在唐景啸的下手位,连闻韬也赐了座。

午时,端午宴正式开始,乐声大作,帝后入席。闻韬第一次见到龙颜,只见李枢而立之年,龙气环绕,皇后和唐景啸之妻同出河东柳氏,自是有大家气度,母仪天下。太后也难得出席,由几个宫人伺候着坐在帝后身侧。一时君臣和谐,共庆佳节。

端午惯例,君臣互送礼品,臣下的礼单早在端午前就呈上了,端午宴上却是天子的回礼。天子一声令下,宫人抬来几箱子夏令扇赠与大臣。此番的夏令扇用的是苏杭的丝绸所制,格外雅致,天子还御赐笔墨,在夏令扇上提了“莺”“凤”“蝶”“龙”等字。群臣无不跪谢隆恩。

觥筹交错间,闻韬无聊地拨弄着宫宴中的百索粽子,这粽子平平无奇,不过是包扎的样式新颖些,配上了五色丝线,讨个彩头。唐无衣见他兴致不高,低声问道:“不好吃吗?”

闻韬摇摇头:“比庾家粽子差远了,又冷又硬。”

唐无衣轻笑道:“你就多担待些,等出了宫我再带你去西市。”

一听“西市”二字,闻韬立刻两眼放光,眼角却忽然感受到了一道目光从前面传来,闻韬用眼角一带,见前方正是帝后、太后所坐的位置,此刻李枢正在和臣下遥遥交杯换盏,皇后正和几个命妇聊着什么,而一边的太后已有些倦意,实在看不出是谁刚在在看他。正在疑惑间,一位宦官款款走到唐无衣面前道:“唐阁主,太后娘娘要回宫了,说是走之前想见见几个世家子弟,点了唐阁主,阁主请。”

此人正是大明宫的大内总管杨吉,不辨年龄,声音柔和。

唐无衣起身欲走,杨吉又指着闻韬道:“太后说,这位公子长得俊,也想见见。”

闻韬心中一凛,唐无衣却转首用唇语说了句“无事。”

第119章 5.11端午宴二

闻韬心中惴惴,跟在唐无衣和杨吉的后面往殿上走去。刚才太后已见过了几个世家弟子,此刻已有些倦怠,皇后则在一边服侍。杨吉带着唐无衣和闻韬走上前,二人跪下请安。

太后已是五十多岁的年纪,头发花白,面容慈祥,额头和眼角都是细纹。她年轻时和先帝感情甚笃,是年少时一起走过来的结发夫妻,一连生了四个皇子,都道她是福泽深厚之人。她伸出手对着唐无衣道:“是小岳岳吧,好几年不见你了,现下在哪里任职?”

听到“小岳岳”三字,唐无衣面皮一阵发紧,扯了扯嘴角道:“太后娘娘,臣下现下在东都阁领个差事。”

“东都阁……”太后似乎是眯眼思考了一下,“哦,东都阁还在呀?”

这一声连李枢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来,东都阁以前一向是天策府领瞎,太后这一问恐怕又勾起了李枢心中的刺。李枢赶紧道:“母后,现在是神策管辖东都阁,唐岳差事做得不错,破了好几个大案。”

“哦。”太后点了点头笑道,“小时候你们几个进宫的时候,就你最皮,现在也规矩了。”太后说着,眼光却往后飘到了闻韬那里道,“这个孩子也是你们唐家的吗?哀家怎么不记得唐家还有三小子?”

闻韬赶紧道:“草民乃东都阁子弟,是唐阁主的随从。”

“长得真俊呢,抬起头来看看。”太后缓缓道。她这么一说,帝后的目光也都聚了过来。

皇后先乖觉地附和起来:“果然是个俊俏孩子。”李枢的目光在闻韬脸上停了一会儿,像是疑惑了一下又把目光挪到了别处。

“这孩子长得合哀家的眼缘,哀家有赏。”

太后此言一出,帝后都吃了一惊,不过皇后赶紧道:“那就仿着刚才的几个世家子弟,送内造的金锞子如何?”

太后点了点头,宫人递上来内府新造的金锞子,赏给唐无衣和闻韬。二人刚要跪谢,太后又道:“再把玉皇李拿一筺来,送给这两个孩子。”

玉皇李一向是贡品,形大,核小,甘美多汁,每年得的也有限,李枢都是孝敬给太后,不想此刻太后却想起来拿玉皇李赏与二人。李枢尚在疑惑,杨吉已命人拿了一小筐玉皇李赐于二人道:“还不快谢恩。”

上一篇:南岸边边角下一篇:没骨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