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安+番外(5)

作者:沈瑄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京城笼统也就这么点大,乡里乡亲的都认识,泡茶的小二都听不下去了,一套铜嘴长壶功夫茶冲完,抱怨的说:“我说探花老爷您也太不懂姑娘心了,从前您身无分文,冉娘都不嫌弃,现在怎么会嫌弃您呢。您当了官那就是大人物了,我们这些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土包子,哪里敢攀您高枝。”

一桌里有个状元,有个探花,早已是人群焦点,谈个什么都被人听了去。但沈是不介意,他点了点头,从袖口摸了半天,愣是又摸出了个铜板给小二:“说的在理。”

小二笑口颜开:“谢谢爷。照我说,冉娘就是菩萨心肠,怕她一个寡妇给您丢人。”

文通登时拉耸了脸,不复方才的意气:“她是如此想的吗?这三年旁人轻我贱我,唯有她知我懂我,我怎么会嫌她丢人......沈兄,我该怎么办啊,冉娘她连面馆都不开了......”

沈是挥了挥手让小二下去,安慰的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冉娘陪了你三年,你不妨也给她三年去看看你的真心。”

文通连忙称是,而后疑惑地看了看沈是:“沈兄,你不怪我儿女情长没出息么?”

沈是想了想说:“文通诚心至此,连我都深受感动,冉娘迟早也会的。”

文通感激涕零的将茶水饮了:“沈兄大义,我再去冉娘门口守守,我们恩荣宴见。”

文通雄赳赳气昂昂的出了门。

客栈里试图搭讪的人过多,恭贺之声络绎不绝,沈是作揖寒暄上了楼,将案台上七零八落的书收拾了起来,孔夫子雕像不能随意放,他擦拭干净用布裹好放进包袱里,香坛四周都是厚厚的污渍,他拿起来丢了,抖落了一层浅黄浅白的灰烬。

浅黄浅白,怎么会有两种香,考前临时换香,不怕孔夫子不保佑么?

算了,宝刀未老的新科状元要睡觉了。

三日后,沈是与文通至正阳门,礼部奉上冠服,众进士一同于会馆换了起来。

沈是终于摆脱了被粗布麻衣支配的恐惧,熟练地换了细腻亲肤的白娟中单,周身舒适不少。而后将一袭绯罗朝服规整的穿着,带上了顶平展角的乌纱帽,两侧簪着翠叶绒花,悬在花下一小块桐子方牌,刻“恩荣宴”三字。

沈是停于铜镜前左右晃了晃细长的垂带,仔细欣赏了一番,长身玉立,光彩照人,十分满意的将锦绶悬挂于身上。

他随后取出状元金质银枝翠羽簪花,在手中把玩了一番,倒是没想过还有再戴的一日,对着铜镜斜插入鬓,拍了拍自己左脸颊。

沈兄这张脸比自己可是英俊潇洒不少,做太傅时体弱,面色惨白如鬼,走两步都弱柳扶风的,像个女子一样。还是这剑眉星眼,看起来赏心悦目。

出来的时候正好与文通同时,两人相视一笑,文通说:“沈状元,今日倒像个新郎官了。”

沈是笑着说:“彼此彼此,文探花何时洞房花烛啊。”

文通面色绯红,埋汰了句:“沈兄笑话我。”

一旁的浓眉大眼的榜眼也走了过来,礼部的人开始在队前宣读着吉祥话。礼毕后,三人神采飞扬的翻身上马,后面跟着一路插花披红进士,伴随着吹吹打打的鼓乐仪仗跨马游街,尽享繁华。

四周围了许多百姓,争着挤着要看一眼,不少年轻的姑娘偷偷从楼阁上丢来花枝,一时间漫天花海,风光无两。

领头的榜眼显然没经历过这种架势,有几分放不开的窘迫,找着话题和两人聊天排解:“在下舟城李云赋,方才见两位仁兄交谈甚欢,十分神往,不知是否有幸与之相交。”

文通手拉着缰绳作揖:“久闻云赋兄大名,舟城神童,五岁能作诗,七岁写八股,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实乃我辈翘楚,能交云赋兄为友,是我的福分了。”

李云赋谦虚的说:“哪里哪里,都是夸大虚词罢了。”

沈是若有所思的说:“舟城云赋,你是宋阁老门生?”

李云赋怔住,他怎么知道:“不敢妄言,只是曾受宋首辅提点过一二。”

沈是摇摇头,快哉快哉的夹了两下马腹,我竟和宋阁老当年和他吹嘘的神童门生一样大了,真是百般滋味难以言说。

李云赋不明所以的看着文通问:“沈兄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沈兄这个人外冷内热,你多处处就知道了。”文通哥俩好的拍了下他。

李云赋也没放心上,和文通闲聊着:“文探花和沈状元认识很久了吗?”

“唔......细算来也有三年了,我能及第,全靠沈兄熏陶,可以算是我恩师了。”文通点点头。

沈是停下马来,向后望了一眼。

“同朝为官,有知己相伴,真是羡煞旁人。”李云赋感叹。

沈是警醒的说了句:“你我走过殿试,便都是天子门生,有什么知己不知己的。”

李云赋霎时心领神会,宦海险恶,有关结党一词,应在方方面面小心才是,恭敬的谢了谢沈是。

孺子可教。

宋阁老倒是收了个好学生,比自己强,都不听话。他想起死前看到的那份新政折子,柳长泽……

绕着京城行了三圈,听见礼乐声从欢快变成了隆重,沈是知道要入宫,等候恩荣宴开宴了。

承明帝赐宴于礼部,待众进士入场时,宴席上已有不少高官了,许多是沈是未见过的生面孔,礼部和内阁也已改朝换代了,有几位他还记得,像似柳家的远亲,他满怀期待等着宴席开场,很想见见圣上、老友、门生,曾经挂在心上的人。

纵使相逢应不识。

虽然他并未尘满面,鬓如霜。

可最终他也没等到一个故人。

他望了望天,发出了疑问,为什么所有的宴席都喜欢开在晚上。

很好,他抓瞎了。

能看到的除了面前的一桌菜,几点星火,近乎为零。

而此时,他听见熟悉的声音响起。

第5章 瞎子领路

“众才子以为这鹿肉如何?”承明帝问。

沈是看了眼桌上,自大齐开国以来还是头一回恩荣宴设鹿肉,鹿乃仙兽,意为难得之才,表明了天子广纳贤才之心。

最重要的是,贵。

他死的那一年,国库若开了这么场铺张浪费的宴席,下一年可以不用过了。

怨不得新政如火如荼,国库里白花花的银子,便是它一往无前的利刃。

周遭一片感激天恩浩荡的叩谢之声。

沈是在人群里想着一个人,不知是欣慰,还是担忧。

吕公公拿起了圣旨宣读起来,毫无意外前三甲翰林院,探花榜眼正七品翰林院编修,进士分布各知县,有背景的塞进了庶吉士,独独他却跳了两级正六品翰林院侍讲,有些奇怪。

翰林院虽是芝麻绿豆的小官,但向来是众人的焦点,毕竟进了翰林院,便相当于半只脚踏入内阁,这么重要的位置,皇上却偏偏给他殊宠,怕是大有预谋。

瞬间觉得鹿肉也不香了,一上来就被卷入了漩涡,任谁也高兴不起来。

封完官后,吕公公开始念奖赏。状元赐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榜眼赐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探花赐三甲及第,五子登科。其余进士榴葵绶鸡图,寓意功名富贵,官上加官。

说的这么文艺其实都是一些小物什,状元赐一个脚翘起来的鬼摆件,榜眼赐一个玉片满布的桂花盆栽,探花赐一个骨质八角五只子母鸡盒,进士赐有花有鸡冠的画

皇上赐的还不能卖,不足以解沈是燃眉之急。

还是最后的赏银听的舒服,过惯了好日子的沈太傅,由衷的想到。

不断地封赏将宴席推至高点,众人山呼万岁,开始了一番歌功颂德,无数才子起身敬酒,行酒令,击鼓传花,妙语连珠,连吹带捧。有的才华不够,另辟蹊径,说起典故打油诗,以博圣悦。

而沈是除了被承明帝点名胡诌了句不咸不淡的诗,便一直安静的品酒,享受的不行,清冽的酒水划过胃里,燃起了丝丝的火苗,这就是让无数文人骚客醉生梦死的酒啊。

文通终于从争奇斗艳里歇了下来,手肘撞了下沈是,低声催促他:“沈兄,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难得窥见圣颜,为何不去表现一下?”

沈是摆摆手:“我已有醉意,别说赋诗,话都说不完全。”

文通恨铁不成钢的瞪他一眼,把他手里的酒都抢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