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独生子女生存指南(86)

作者:王斤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初三这一年,我和她都学得很努力。我考上了上南,她也正好踩在择校的分数线上。

所以我终于还是抓住了一些东西。比如友谊。

饭卡是学校刚发的,里面没钱。充卡的窗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周围一圈没有能遮挡的地方,正午的阳光又格外猛烈。

幸好充卡的窗口旁边就是校园超市。我和张放放对视了一眼,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排队的意向,直接踏入了冷气十足的超市。

摆着泡面的货架栏几乎被扫空。

“没有老坛酸菜,连红烧牛肉都没了……。”张放放不甘心地叨叨。

我无所谓,就随便拿了一盒开杯乐。咖喱牛肉味,从没有试过的一个味道。结账也在排长队。我们跟在队伍后面缓慢挪动,手也跟着没停下购物的冲动。

张放放拿了一瓶乳酸菌,我也跟着提了一瓶。

付钱的时侯,我又莫名顺了一条健达缤纷乐。

“怎么突然想吃巧克力?”

张放放和我在一起久,知道我不太喜欢吃甜。但陈兰跟我说过,我小时候很喜欢吃甜食,天天上楼上蹭吃蹭喝去。后来就变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变的。

“闲得无聊。”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也许是看到排在我前面的一个男生拿了,所以我出于一种盲从的心理,一时没忍住。

超市供应开水。

落地窗前方摆了一张长桌,上面已经堆满了吃完或者是等着被吃的泡面盒。

“这儿没位置了。”

“去食堂吧。”站在我们旁边的一个男生跟他同伴提议。

两个人端着手里的泡面并肩踏出了门口。我也刚要开口。有手机闹铃的声音,是张放放的。她把手里的泡面盒放下,手从口袋里摸出一支全黑的滑盖手机,是诺基亚的最新款。

我瞥到了来电显示上的名字。默默转过自己的目光。

张放放对着电话那头的人随意应付了几句。口气说不上差,但也绝对不算好。普普通通。

“我妈电话。”

“问我今天怎么不在家,神经质地问我上哪去了。”

“有病。”

她无所谓地笑了两声。摇摇头:“我真是服了。”

“你爸呢?”我没忍住顺口问了一句。

“不知道。”张放放拧开饮料瓶,咕咚咕咚地两口灌下:“两天没回家了。”

她说两天,那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止两天。

如果说少年人的巨变是成长中无法避免的代价。那成年人的突变,则是所有作恶的开始。

初三的时侯我们村遇上拆迁。一大批人走上了拆以致富的道路。尤其是张放放家。她的奶奶和外婆家在同一年里,不同地方都喜迎了社会主义的铁锤。

旧时的房屋化成了一堆废墟,换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张放放的爸妈都是独生子女,而张放放又是老张家的独苗苗,真可谓“独中独”。因此这所有的财富……后面就不用想了,我直接牢牢地抱住了这女人的大腿。

有钱快乐吗。

当然快乐。

比如陈兰阴沉了这么年的脸上,终于春回大地换上了无比明媚的笑容。其乐融融也取代了无休止的争吵。我在内心默默长吁了一口气。

很奇怪。

明明吵架的是他们。

但现实是我却是那个感觉到最累的人。

过往许多突如其来,毫不压抑,释放本能的尖叫甚至是嘶吼,可以暂时都长眠在我的回忆里了吗?

拆迁快乐。他们快乐了,我就也快乐了。

所有人都快乐。

但是张放放脸上的笑却看起来没有以前开朗了。

她很诚实,也十分精准地找到了所有问题的所在。

“钱太多了,被钱冲昏了头脑。”

张放放妈妈迷上了打麻将。她爸爸更是一直住在外面,鲜少回家。

“没事。”

“我都习惯了。”她捏捏我的脸。

习惯吗?这种事,怎么可能。

我们只是学会了妥协而已。

我对于军训的印象还停在初中。地点是在当地一处专门用来军训的基地。当时全班人从旅游大巴上下来,秋风萧瑟中,一眼就看完了全部的构造。也看透了自己未来三天的命运。

入眼就是一栋三层高的宽楼房,很像之前在电视里看到的老楼房的样子,破破旧旧,每层楼十几个房间,挤得有些压抑。宽楼房的左右各边是两处矮平房。穿着绿色军装的教官引着我们到空旷的场地上整队,顺便简单介绍了这三处地方。左边是食堂,右边是教官宿舍。中间是学生宿舍。

很简洁。

很明了。

也很无情。

我当时不太明白军训的意义,当然就算到现在也没整明白。

也许是为了让我们体验集体生活,以后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与人合作。

无论遇上再糟心的事情,都能忍耐。

嗯,一定是这样的。

所以环境一定要越恶劣越好。

集体生活,其实可以简单粗暴地跟“公共”两个字划上等号。

十二人间的宿舍。

每四个这样的宿舍公用一个卫生间。

直到现在想起那个卫生间,我还会有种上辈子做得噩梦没忘干净的感觉。

我第一次见到拧开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是棕黄色的,混着成堆的铁锈。也不知道究竟多久没人用了,还是这也算是一个特色。

当然这还不是最绝的。

水池后面就是厕所。

我记得一共五个坑位。没有一间是正常的。不是漏水,没水,有的干脆没门。就大剌剌地正对着洗漱台的镜子。

我和张放放互相约定。

军训三天。

谁能在这上大号谁就回去做大哥的女人,八月穿貂的那种。

结果我俩都忍了三天。准确地说是绝大数的人都忍住了。

至于发黄的棉被,漏风的窗户,还有“鬼敲墙”的隔音,我们到最后都已经麻木。

熬过三天。

活着回去。

就是胜利。

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当然令所有人都怨声载道。

但女孩子真的是一个神奇生物。

她们不仅神奇。

还是天底下最美好的。

第二天起床洗漱。即使心里一万个不情愿,我还是只能拎着从一楼小卖部买来的救命1.5升农夫山泉磨磨蹭蹭地去洗手间洗漱。早起的心情本来就很差,又一想到那地方的鬼德行,我就更加郁郁寡欢。

只是没想到一进门就撞上了满室的热闹。

空旷的洗手间已经被人挤满。

站在门口,一眼望过去。

和我同龄的女孩子们都低着头认真刷牙或者是洗脸上粉。拎着热水瓶来洗头的女孩子,长长的黑发垂在水里,和露出的白皙脖颈照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细巧的耳廓里还挂着未洗净的白色泡沫。

说说笑笑,混着洗发露的气味香香热热地跑了一天一地。

我盯着溅着铁锈的镜子上氤氲着一层淡淡的水雾走神。原本泛着铁锈阴冷气息的地方,此刻全部都被女孩子的香气和温柔填满。

不知道为什么。

就像是换了一个地方。一切好像都不难熬了。

十一月的秋风砸在窗户玻璃上,但好像谁都没有听见。或者是不在意。

这三天,后来多少难熬糟心的事都有过。但留在我记忆里最深的,就只有这个片段。

军训一周。地点是本校操场。

我来之前,我爸专门关注过天气预报。未来一周晴空万里,天天都是烈日暴晒。不知道是那个老贼掐着手指算得黄道吉日。

军训服是前一天晚上发的,一贯的绿色迷彩。在寝室里试穿了一下,没有想象中的丑陋。带我们班的教官看着很年轻,准确的说应该是稚气未脱。一张又黑又方的硬汉脸上,偏偏长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

那眼神很清澈。

军训的套路来去都是那些。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觉。

我这次的感觉就只有一个字,热。

早上八点已经列好四队站在太阳下开练。我本来就是个很怕热的人,没过半个小时,出寝室前匆忙抹的防晒霜顺着汗水跟泥灰水一样的淌下来。

正步,踢腿,齐步走,原地踏步……练完一轮,教官领我们去操场对面的树荫下休息。比起其他班,我们已经算是幸运的。

比如说眼前这个。

随着我们班带头开始休息,操场上其他的班级也陆陆续续地找地方歇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