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斯图亚特同人)玛丽苏斯图亚特+番外(73)

作者: 二叶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再说,军费充裕,有利于培养忠于王室的警部和卫队;震慑、限制地方势力时,就会有足够的底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诚不欺我。

等到王储夫妻归来,在卢浮宫的小会客厅屏退众侍,将镀银镜配方献上时;亨利二世和王后果然大喜过望。

亨利二世:哎呦,这个媳妇太厉害了,简直是上天赐给瓦卢瓦的财富之神。

凯瑟琳:镀银玻璃镜!这可是全欧洲独一无二的创造,正适合法兰西王后的高贵身份。

什么没生育的烦恼、什么不如意,此刻暂时都被国王夫妇抛诸脑后。

“这是划时代的创造,这是王国的福音。”亨利二世看了看儿媳,又看了看儿子。“感谢上帝,天眷法兰西!”

“真是太感动了。”凯瑟琳抹着眼睛。“我几乎无法想像比这更好的消息——哦,也许查理和安娜的婚礼除外。”

数番热情洋溢的互相表白过后,玛丽和弗朗索瓦终于笑吟吟的退下,回自个殿室去了。

然后,他们一起去看望久未见面的查理。

对于1563年之后再没回法国的玛丽来说,真是“好久不久”了。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脸上并没有痘;且继承了父亲的好相貌,生得眉清目秀;一身装扮,简约却雅致。玛丽仔细端详,觉得奥尔良公爵查理,和弗朗索瓦仿佛越来越像了。

就是气质么,还有说话的语气,更文弱几分。

受着苏格兰女王好一通打量,查理笑得有点羞涩——明明他已经是“成年人”、个头也比玛丽略高,怎么就很习惯这种“服从”的感觉呢。

大约是因为既往印象太深刻?呃,站在一起,连兄长的气势都略不如她,就更别提自己这个自幼跟在嫂子身后的小不点了。

查理看到,玛丽也笑了,如一树梨花,赏心悦目。

“我记得,你以前喜欢一些地理志。英格兰这方面新出不少书,和西班牙的版本对照着读,别有一番味道。”

“啊,谢谢。”查理略微惊喜。“你挑选的,想必很有意思。”

以此为引,玛丽和他聊起了课业,又问他近来是否常练习马术。弗朗索瓦附和一二,时不时称赞弟弟乖巧懂事,勤奋好学。

“我也想像王储殿下一样,为王室争光,为国家效力。”查理脸红扑扑的。

哇,堪称和谐友爱的王室兄(嫂)弟。接下来,还有两个弟弟要见,而他俩比查理明显更有活力些。不到十六岁的安茹公爵亨利,王后口中最“英姿飒爽”的宝贝,打扮分外华丽;他恭恭谨谨听大哥训了几句话后,就撒娇说要和一帮子男伴外出打猎去。弗朗索瓦的幼弟,快要十二岁的阿朗松公爵埃居尔,最近在学网球,兴趣正浓,求着兄长指导挥拍动作。

别忘了还有小妹妹,将满十四岁的玛格丽特。前头两个娴静淑雅的姐姐,伊丽莎白和克洛德早早出嫁,她难免有点寂寞。幸好,虽有时嫌弃她叽叽喳喳,哥哥们倒还算宠她。尤其弗朗索瓦,在玛丽的嘱托下,对她格外关照。

“真是朝气蓬勃啊。”玛丽看着笑靥如花的玛格丽特,感叹道。史上的玛戈王后以美貌著称,眼前这一个,亦堪称全家颜值的顶峰——浓密的长睫毛,灵动的蓝眼睛,皮肤白得炫目,秀发宛如瀑布。连长年被恭维漂亮的玛丽,走到她面前,都自觉略输一筹。

此刻玛格丽特拉着嫂子的手,嘻嘻道:“上次英格兰捎来的小绉领礼服,比巴黎的式样更轻便,更柔软,母亲都爱不释手呢。她反复提醒我,要把帕子绣得更好一点,送给你作回礼……”

唇红齿白,嗓音清脆,真似个娇俏可人的芭比。玛丽抚着她的小嫩手——嗯,挺符合“针线活水平一般”的传言——嫣然道:“那我可是非常期待的。”

弗朗索瓦温言问道:“听说,你开始写拉丁诗歌和散文?”

玛格丽特轻轻点头,转而望向玛丽,眼神不乏崇拜。“不过龙萨说,法语才是最美的!还有,他称赞你跟法语一样优美动人,是宫廷的缪斯……”

这么夸大其词,太子妃简直惭愧。玛丽笑吟吟道:“一共有九位缪斯女神,相信我,今后你也会成为其中的首位,最美丽的一位。”

“哎呀,”玛格丽特捧住了脸,“多不好意思……”

三人又追忆了一番伊丽莎白和克洛德。玛格丽特对两位姐姐印象并不深刻,毕竟她们出嫁时她才六岁;其实她和玛丽也不算熟悉,眼下的亲密感主要源于长兄的关爱,以及宫廷内留下的无数赞誉和逸闻。这个话题,于是主要由弗朗索瓦叙述:西班牙王后前年回国谒见双亲,去年生下长女,父母送了许多礼物;洛林公爵夫人和她的一子一女均身体健康,母亲又想去洛林探望女儿女婿了……

王储和王储妃端庄优雅,年轻的公主活泼艳丽,一片欢声笑语,彼此融洽喜悦。这样的场景,落在守在一旁的诗人、夏特里亚尔眼里,他禁不住提笔称颂:瓦卢瓦王室,多么温馨的大家庭。

而且,大家庭很快便要添新成员——等奥地利的安娜公主加入,会更加美满。

作者有话要说:【注一】【注二】参考《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四卷。

银镜反应,大家都还记得吧?这里参考度娘百科。

第49章 宫内国外(捉虫)

“有王室总管蒙莫朗西约束, 那个新教叛逆科利尼在陛下面前尚算老实。但孔代亲王时不时仍为胡格诺派叫嚷。纳瓦拉女王依旧蠢蠢欲动,试图影响年轻的旺多姆公爵——即使他一年多半时间待在巴黎——让儿子皈依加尔文之流。”

兄长去世,以及死对头蒙莫朗西重获重用, 并未让洛林红衣主教难过太久。毕竟, 他仍拥有君主的信任。他的太子妃外甥女也不负厚望, 在不列颠的权势越来越稳;此番在巴黎再次露面,她又轻易赢回了国王和王后的欢心。他的年轻侄子,第三代吉斯公爵亨利, 继承了父亲的英勇, 骑术稳健,武技卓越,亦深受亨利二世喜爱。

而且,红衣主教察觉,亨利和玛格丽特公主言谈投契, 关系匪浅, 没准将来真能为一对儿。那样的话,吉斯家族的实力,会进一步攀升。

但只盯着优势是不行的。红衣主教作为家族目前的掌舵人,必须居安思危。“我们应当小心应对这些有威胁的对手, 尤其是, 国内那些信仰不纯的家伙。”

难得外甥女回到巴黎,又有闲暇;他自然要好好同她谈谈, 天主教对于法兰西、家族、罗马教廷,究竟有多么重要。

然而涉及国外时,则要“辩证的”去看待这信仰问题。

“去年,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海牙等城市里,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信奉新教的平民, 涌向天主教堂和修道院,砸倒旧教的圣像和十字架,将教会债券和地契付之一炬,抢夺、偷窃教会财产。这起风波,损毁了数千教堂和修道院,严重激怒了尼德兰君主、兼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

“几个月来,起义民众不断增加,累计数万;尼德兰超过三分之二的省份都受到了影响。总督帕尔马女公爵为此焦头烂额。她匆匆下令,暂停宗教裁判所活动,给予加尔文派部分自由;她联络许多当地贵族,包括爱格伯特伯爵,奥兰治-拿骚的威廉,试图和谈平息民愤,却收效甚微。”

“据闻,腓力二世对她疲软无力的手段已失去了信心。他决定,派名将阿尔瓦取代帕尔玛女公爵,彻底镇压这起新教徒叛乱。”【注一】

哦哦,这个国际形势……玛丽脑子里,忽然就冒出曾经历史课本上的内容。

这就是漫长的、尼德兰独立战争的序幕?

不对,好像是叫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唔,当下看起来更像是新教起义。

这个尼德兰(低地国),她记得,此后数十年反抗的结果,是他门抛弃君主,成立了共和国?最终却分裂为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来着?咦,后来这些个小国又怎么重回君主制怀抱的?

真是一团乱糟糟。

恰好,表弟亨利也在场,和她一道,正洗耳恭听红衣主教的教导;他还拿着地图和一大卷资料。于是,玛丽一面在记忆里翻箱倒柜,一面凑过去,跟着细细看。

尼德兰地区,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前,并没有统一过,而是分布着诸多或大或小的公爵领、或伯爵领,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皇帝查理五世1556年禅位时,将这片土地划给长子腓力二世管理,尼德兰自此变为西班牙的从属,算是脱离了帝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