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斯图亚特同人)玛丽苏斯图亚特+番外(133)

作者: 二叶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自镀银镜铺开销路以来,被压了一头的威尼斯就心痒难耐,明里暗里和法国“诸多来往”——你觊觎我的玻璃制造、我图谋你的镀银手法。尽管目前技术分享和工匠交流仅限于两国内部,但是,法兰西王后乐意时,完全可以设法向“她的”不列颠输送技艺……

在大家依旧把不列颠和法兰西看作两个国家时,两国元首却已经把它们当作了一体。所以,玛丽不在意威尼斯是否真会满足不列颠人的愿望。大不了,她转移一批“法籍”威尼斯人来此地,也可以算“实现目标”。总之,平衡各方利益,尽量让海峡两岸都觉得满意。

“战争促进经济”,在场大部分人已逐渐有概念了,也就对薇薇安的演讲报以热烈掌声。而后,议员们就要去研究“钱财搞活战争”这个立即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战争经费如何解决?

女王和王储共同提议,国会深思熟虑。三天之后,一项全新的制度,就此在不列颠被“创造”出来。

那便是“国债”。

议员代表发表最庄重的讲话:“为了即将实行的正义战争,王家联合舰队的支出会大幅增长,对此我们万分理解,万分支持。我们无比希望,以最不易造成臣民负担的方式,来提供这项支出,那就是发行债券。”

“这笔借款,完全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发展。国会将以法律形式,助陛下明确借款数额和偿还方式。目前定下,‘临时向啤酒、淡色啤酒及其他酒类产品征取消费税,预计为期十年,用以偿还‘国债’的本金和利息’;而债券发行实施,由伦敦王家交易所承办,时间定在官报通报的两周之后。”

发言人话音刚落,玛丽便带头鼓起掌来,紧接着是她的女儿、秘书及各位枢密院重臣……而后,整个国会大厅仿佛变成了欢庆的海洋。其中,财务大臣格雷欣几乎老泪纵横。“这是多么先进的思维,这是一项划时代的壮举!”

听到他的感慨,玛丽的喜悦更上一个高峰。她微笑着向这位“长寿”的历史名人致意。“敬爱的爵爷,这将是国家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伟大开端。”

“这将是国家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伟大开端”这句话,同样出现在了新一届法兰西三级会议上。国王已和高等法院商量确定,以三级会议之名义,发行战争特别债券,用“临时开征十年的酒品消费税”支付本息。

比起玛丽和薇薇安还需要细细和不列颠人阐明“远征”奥斯曼帝国的意义,祖父辈就习惯与那些穆;;斯;;林打交道的弗朗索瓦二世,压根不必向国民解释太多——这个称霸欧洲之梦想嘛,从第一个名叫弗朗索瓦的君主起就萦绕着瓦卢瓦宫廷;大家“理解”,充分“理解”。真要是赢了,地中海上定然不少好处。哦,法国南部、尤其是普罗旺斯地区来的代表,笑得满脸都是褶子呢。

目光扫过底下欢呼雀跃大声赞同的各阶级代表,弗朗索瓦忍不住回忆起去年和玛丽商量此事时,她那坚定的态度。

那会儿他有些疑惑。“法兰西国库明明还有资金,约莫五百万利弗尔可动用。向本国银行家借贷亦可行可信。你为什么想要大费周章、通过议会和三级会议借款,而不索性干脆提出增税?”

玛丽当时莞尔。“即使身为一国之君,我也必须承认,议会,抑或国民会议,这类由多人、多阶层、多利益团体协商组成的‘恒久机构’,其公信力要高于强权的王室。在他们监督和认可下筹款,更容易获得广大臣民的认可。”

“而且这将是一次重要试验。”玛丽表情兴奋。“这样其实也是种变相征税,不过时间年限相对短,额外税又将直接交到议会手中,让他们觉得可控性强。又有,‘消费税’针对生活非必需品征收,大家会认为对国民生活的负担较轻,不易产生反感。”

“总而言之,议会拿到权柄,国民压力不大,君主筹款顺利,实乃皆大欢喜。”

“而且‘国债’还有其他金融属性。具体的,我相信,两地银行家和交易所的客户,很快便会发掘它的更多妙用。”

啊,他亲爱的玛丽,多么独特的眼光!弗朗索瓦看着会场那攒动的人头,看着那些高谈阔论的民众,一阵阵心潮澎湃:正如那些宫廷诗人所称颂的,法兰西王后宛如太阳,照亮了整个时代!

作者有话要说:jj实名制一出,大家都默默看文不评论了T_T伤心

有人告诉我(红)包治百病,真的吧真的吧?

————————————————————

【注一】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什叶派和逊尼派。

本章国债起源及发行方式等,均参考《国债的历史》。作者君将其发行提前了一个世纪。不过原理上来说应该没问题。

博斯维尔说的那个工业选址的问题……哎,感觉对不起我的中学地理老师……人家上课高谈阔论,我却不给他面子老是睡觉,只残余一点点印象,就是辽宁鞍钢、上海宝钢这种最鲜明的例子……欢迎大家在线指导。

第92章 启航

1585年方当上罗马教皇的西克斯图斯五世, 成日都在为振兴天主教而辛苦工作。他睡得很少,他也不好口腹之欲;他心心念念的,就是怎么清除持续侵袭欧洲的异端, 包括但不限于穆;;斯;;林和各派别新教徒……

他出身贫苦人家, 修行多年才爬上高位, 身边有不少穷亲戚富亲戚围绕。这些亲戚又各有朋友,给他构建出一个族阀大圈,让他不得不花更多心思,去平衡各方利益。

他的前任曾以宗教为借口没收贵族地产,到他这里就逐渐刹车。经亲友劝导, 他也勉强容忍下一些世俗权势者对教会资产的染指——以法国国王和不列颠女王为代表。如今,他的妥协似乎有所回报:那一对夫妻, 愿意出兵助他打压横行地中海的奥斯曼人, 实在心诚可嘉。

西克斯图斯成日祷告,感激天主……终于, 在1587年夏天, 他听到了联合舰队已在法兰西马赛集结、将开往意大利诸港补给,最终从墨西拿启航出征的消息。

“太好了!”他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最虔诚最慈悲的笑。“我主保佑!”

************************************

“愿我主保佑!”

玛丽立在马赛港码头,听着周遭的大声宣祷, 望着扬帆远去的军舰,心中只觉百感交集。

谋划这么些年, 准备这么些年,终于要开始了。

原本历史中, 无论英法,此时期死咬的对象,都应该是西班牙。当法国深陷宗教战争时, 也不忘结盟遥远的奥斯曼,扶助近在咫尺的尼德兰,给腓力二世添乱。英格兰就更凶残些,偷袭大西洋上的货船,直接派兵入驻低地,惹得对手忍无可忍,派出无敌舰队来“惩戒新教异端女王”……

但玛丽改变了这一切。英格兰大体恢复了旧教,法国也避免了长期内战,双方不仅仅携手互助,还正向统一融合之方向努力。但是,面对一致的敌人西班牙,“两国”却更加谨慎——已经没有宗教的借口,又舍不得在尼德兰问题上付出太多。对方亦小心翼翼,不愿轻易动武。

如此冷战僵持,偶尔互相骚扰,其实符合玛丽的本意。然而,盼望女儿不失去父亲那边“应有的”继承权、盼望海峡两岸终归一统的她,最终还是决定尝试“制造外部矛盾”,主动“寻衅”,来给未来增添更多砝码。

真是一场大冒险。因为这样做,会完全脱离她上辈子对十六世纪西欧的认知。从玛丽作为君主,以后世之眼光去扭转国内局面,总觉自信满满(现实她似乎也完成得很好)。而如今,她“积极”出手干涉国际大势,动摇既有之格局,面对那些越来越多的变数,她难免滋生出不受控制的恐惧。

幸好,前几十年她打下来各种基础。哪怕这一回结果不尽如人意,她自忖还承受得起。

愿赌就要服输——不对,应该是“尽人事,听天命”。也无须悲观,没准,上天还会继续眷顾她这个玛丽苏穿越女呢。

玛丽深吸一口气。唉,为了管理这个暂时迁至(巡游)马赛的法兰西宫廷,她很遗憾这回无法随丈夫和长女一道访问罗马,更遑论亲临前线、去见识这个年代的海上烽火了……

她亲爱的弗朗索瓦,还有薇薇安,一定得平平安安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