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曲成圆[重生](70)

作者:敦敦敦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会争取努力考上工农兵进修班,你先去农垦大学等我,好不好?”

“圆圆......”柏宣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我懂你的心意,我和你想法一样,目标一致,从来就没动摇过。”曲成圆一字一顿,认真地说。

柏宣与她目光对视了一瞬。

从此这一幕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在他的记忆里烫出了一个金色的印记。几十年后,他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喧闹的夜晚,那间欢腾的会议室里,有一个安静的角落,他的姑娘,蹲在地上仰头看他,眼神坚定,告诉他大胆往前走,她会卯足了劲儿跟上他。

瞬间便是永远,就是那一刻的眼神,藏着无尽的热情与鼓励,给了柏宣这辈子一往无前的勇气。

曲成圆揉揉蹲久了发酸的膝盖,起身坐回柏宣旁边,“秋收前调你去农垦大学,说明领导对你的器重,也是对你能力的认可。去了农垦大学,你帮助的就不止是一个丰收农场,而公z号:半#夏%甜*酥是千百个丰收农场。你说对吗?”

柏宣微微颔首,语气无奈又欣慰,“小调皮,这是犯规。所有道理都被你说完了,我只能同意。”

男人长睫垂下,轻轻颤动着,像只委屈的大金毛,“可我很舍不得,很不放心。”

声音传来,曲成圆耳朵里酥酥麻麻的。

“现在的分离,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重逢。”在书本的掩盖下,她快速地握了下柏宣的手背,“放心哈。”

“都老腊肉了,还怎么能放心。”大金毛低低道,他怎么能放心,刚刚某人还在讨论新一届的小鲜肉。

曲成圆终于笑出声来,看来她们之前的对话被他听到了。

“谁说的,你是男神。我不喜欢小鲜肉,也不喜欢老腊肉,我对男神最专一。”

柏宣郁堵了整晚的心,突然豁然开朗起来,他知道自己无须顾虑,他的姑娘既有大局观,也有细节观。

“话说,你现在记了我多少笔?”曲成圆突然问道。

柏宣笑而不语,被姑娘火辣辣的眼神盯到无法再躲,才低声说了一句:“多到数不清。”

呦呵!还数不清?男人啊男人,曲成圆一副若有所思,突然想到了什么,拿出纸笔,“来,我教你用表情。”

她在纸上写着:【( ̄▽ ̄)/】,解释道:“这是代表得意的笑。”

【o(* ̄3 ̄)o 】,“两个圆圈和一个亲亲的表情,这是代表想亲亲圆圆。”

柏宣饶有兴趣地学习,他的姑娘,有时候想法的确是古灵精怪,天马行空,让他深陷其中。

“咱们以后通信内容不方便被人看到,关键的暗号就用这些表情代替。”

作者有话要说:【柏宣的记事本】

第一页:o(* ̄3 ̄)o ( ̄▽ ̄)/

第二页:o(* ̄3 ̄)o ( ̄▽ ̄)/

......

第N页:o(* ̄3 ̄)o ( ̄▽ ̄)/

第56章 异地恋

又是一个分开的冬季, 曲成圆心想。她窝在宿舍里,扒着窗户望着窗外厚厚的积雪。

今年的塔里木,冬季依旧寒冷,北风呼啸, 雪花纷飞。至少这个冬天不用在地窝子里做哆哆嗦嗦小冰人, 土坯房里不漏风不渗雪水。

仔细一想, 她好像还没有跟柏宣一起看过雪。

她和柏宣已经分开四个月零三天,他带着调令去了阿拉尔市的农垦大学农学院。

那天晚上她元气满满地鼓励完柏宣之后, 回到宿舍就失眠了, 还不争气地悄悄流了整晚泪。

跟柏宣说的那番话,既是真心话,也是违心话。她为他开心,她也舍不得他走。

调派命令由兵团直接下达, 柏宣必须得走。既然结果已经注定, 她必须得让男朋友心无牵挂地离开。

不然以柏宣那执拗的脾气, 指不定会做出什么选择,她可不想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负担。

曲成圆内心从未有过的矛盾,但最后都遵循了理智。

于是她笑着跟他说:“现在的分离, 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重逢。”

分离、重逢......个屁了啦......姑娘半夜躲在被窝里难过得直抹眼泪, 这种话她不要再说第二次。

积极鼓励柏宣去了农垦大学, 为更多的丰收农场服务,为有需要的地方做贡献。他那么优秀,值得去到更好更广阔的平台,发挥他的优势。

而她,也得卯足了劲儿,跟在他的身后跑,才能追上他, 两个人一起并肩跑。

想到这里,姑娘从被窝里探出头来,深吸一口气,不哭了,她要化眼泪为动力,化思念为冲劲。

*** ***

最近大雪封路,按照去年过冬的经验,雪季能持续一个多月。为了生产安全,农场也闭场不出工。

除了每日固定的集体政治学习,知青们便有大把时光待在宿舍里自娱自乐。

柏宣送给她的这台工农兵牌收音机派上了用场,这部机子平时能收听到省台和中央台,把她和茫茫大雪外的世界联系起来。

六零年代的收音机还不像现代那种便携手持式,体积挺大,放在床头占了半个枕头的位置。

虽然机子样式笨重,但是音质和接收效果都很好。柏宣还贴心地给她留了好几个备用电池,听上大半年续航能力都没有问题。

她问过吴迪这台收音机的价格,光是机器就要接近70元,这可是知青好几个月的生活费,还不算上往来的路费、人情费和邮寄费。

收音机在这个年代,在这个边远偏僻的农场都算得上是真正的奢侈品。

柏宣为了她,总会给她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关怀。

每当看到这台收音机,曲成圆就会想起自己的傻大个。丰收农场就那么点儿工资,一想到她的男朋友究竟是攒了多久的生活费,筹备了多久,辗转了多远才给她买到的礼物,她的心窝就暖的一塌糊涂。

暴风雪算什么,她身边有男朋友送的爱心收音机、有男朋友亲手做的小夜灯,还有男朋友亲自准备的一套复习教材。

除了男朋友不在身边,她还有男朋友的爱一起过冬啊。曲成圆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乐天派。

她和郭二妞最喜欢一起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听乌市兵团广播台的节目。广播的时间一般是从早晨六点到晚上九点,节目主要有《兵团新闻》、《转播中央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偶尔还有一些《生产建设》、《文艺专题》和《毛/主/席/思/想宣传》的自制节目。

曲成圆最喜欢听《兵团新闻》,自从有一次听到这个节目报道了农垦大学的防治虫害专题活动,她分明从里面听到了柏宣的名字。

本来就没有短信、电话,没有即时通讯,因为大雪封路连最普通的寄信也停了下来。但是收音机里传出了柏宣的名字,那一刻很奇妙,电磁信号仿佛将两个异地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曲成圆当场就“嗷呜”一声,幸福地抱住了收音机。

周末晚上八点,她们还会收听少儿节目《小喇叭》,小姑娘最爱学着广播里的声音,跟着念:“嗒嘀嗒、嗒嘀嗒,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

学完之后,两个姑娘躲在被窝里乐呵呵地笑。

晚上入睡前,收音机里有条不紊地传出:【1968年2月9日,星期五,乌市零下14度至零下6度,雾转晴;阿拉尔市零下7度至1度,多云转阴;阿克苏市零下13度至零下5度,晴......请同志们注意生产安全,做好防寒措施。】

“诶?你觉得这个主持人的声音,有没有一些耳熟?”曲成圆听着听着,忽然问道。

郭二妞把耳朵往收音机旁凑了凑,“唔......播音员的声音,好像差不多都是这种类型。”

“你再认真听听,播音员像不像去年来农场春节团拜的那个女主持人?”曲成圆给了提示,她曾学过声乐,对音调和音质很敏感。

“嘿!真的有些像!”郭二妞猛地从被窝里支起身子,竖着耳朵听,“不对,简直是一模一样。”

话音刚落,就听到收音机里传出:“乌市人民广播电台,乔素为您报道。”

看来这个乔素,不在乌市文工团,到了广播局。曲成圆翻了个身,若有所思。

又想到刚才的天气预报,阿拉尔市的温度也在零下,不知道柏宣有没有添足衣服。曲成圆想象不出来柏宣穿冬衣的样子,不知道他冷不冷呀。

*** ***

历史的发展跟她记忆中的一样,到了1968年,对援疆知青三年供给制的限制已经解除,他们可以转为农场的正式职工,从此待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上一篇:独宠东宫下一篇:穿成豪门凤凰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