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 九福晋驾到+番外(83)

初心很不解。

自从三年前他们走遍了大好河山,选择在江南定居以来, 每十天半月的总能收到京城那边的来件。

有孩子们的贴心问候, 有恒亲王夫妇的闲话家常,有弘晖两口子的恭顺孝敬,甚至连冷酷的雍正爷偶尔也会找胤禟聊聊人生。

当然, 最多的还是咱们敦亲王对他九哥如江水般滔滔不绝的思念之情。

每次看完书信后, 胤禟和初心的心情还是挺不错的,既能感受到来自兄弟子侄的关心之意,又能听到些京城的最新八卦, 着实惬意得很呢。

是以,胤禟这次的行为实在太过反常了。

“怎么了?是谁来的信?”

初心纳闷, 往常的信件他们都是一块儿看的,可这次已经过去两天了,胤禟的样子明显是不想让她看到的。

难道是朝堂上出了什么大事?

初心思虑片刻,便立马否决了这个想法。

雍正都禅位了,谁还有本事能拿这些政事来叨扰咱们老王爷的清静呢。

不错,开春的时候,雍正爷便效仿起了他爹康熙,将皇位早早地传给了弘晖,自个儿躲到行宫茹素去了。

胤禟幽怨地叹了口气,这才将书信递给初心:“咱们的好日子怕是到头了。”

初心接过书信,匆匆地瞥了几眼,瞧了瞧大致意思,然后很不厚道地笑了。

咱们太上皇领着皇太后,顺带着敦亲王夫妇、怡亲王夫妇齐齐南下江南,投奔他们来了。

为什么是投奔呢?

信上讲的很清楚,他们如今都是些没权没势的老头老太太了,听闻九弟/九哥家的宅子宽敞的很,想必是不会介意收留他们这些无家可归的兄弟的。

呸!

胤禟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么不要脸的话定然是出自他那混蛋四哥的口。

什么叫无权无势?

巷口的张三和街边的李四人家那才是好嘛。

不过,这次胤禟真的猜错了。

这封联名信可实实在在是出自老十之手。

继雍正爷禅位后,京城上流圈便忽然掀起了一股隐退潮。

先是怡亲王紧跟他四哥的步伐,将爵位传给了嫡长子,然后是恒亲王以身体为由,把爵位传给了弘暄,再后来连诚亲王都有些蠢蠢欲动了。

这下可把老十急坏了。

这敦亲王他早几年就不想干了,如今逮着机会了,连忙就要上书让爵。

但是问题来了。

他福晋那年生宝儿的时候伤了身子,这些年一直没再怀上,他又是个妻管严,侧福晋、小妾什么的,一概没有,这会儿你让他去哪里找个现成能承爵的大儿子呢。

其实像他这种情况,宗室里也不是没有,远的不说,隔壁咱们廉郡王这些年勤勤恳恳地窝在家里生孩子,不是也只得了八位千金吗?

可人家还在继续努力啊。

实在没法子生出儿子,要么从宗室过继,要么百年之后将爵位上交朝廷。

不管是哪一个法子,老十都不甚情愿。

他凭本事挣来的爵位凭什么还要还回去?

至于过继个儿子?

想都别想。

他才不帮别人养便宜儿子呢。

为这事,老十是绞尽脑汁通宵达旦地想了又想,终于被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他是没儿子,可他还有侄子呀。

弘想可不就是最佳人选嘛。

额,爵位这么重要的东西,他当然先紧着自己亲哥的儿子了。

你说还有其他侄子?

不好意思,咱和他亲爹也不熟!

于是乎,敦亲王请旨让爵弘想的折子便立马呈了上去。

这种前无古人的操作,咱们新皇还真是哭笑不得。

拒了吧,不大合适,准了吧,貌似也不合情理。

于是,他只能捧着折子跑到行宫找老爷子商量对策去了。

雍正爷一边把玩着佛珠,一边打量着坐立不安的长子,半晌才悠悠吐出几个字:“传敦亲王。”

口谕一出,马上就有机灵的小太监屁颠屁颠地传旨去了。

翌日,太上皇亲自下旨,将敦亲王一爵传于弘想。

同时,和圣旨一道发出的,还有咱们十爷那封声泪俱下求收留的书信。

胤禟糟心极了。

早知今日,他当初就该直接搭个茅草屋得了,何必整这么个大院子为他人做嫁衣裳呢。

原本福晋怀孕,他正得意着呢。

这说明什么?

一则是他夫妻恩爱。

二来嘛,当然是因为他能耐呗!

都是当祖父的人了,他还能老来得子,再瞧瞧他那些没用的兄弟们,旁的就不提了,单说老四那个混蛋,后宫佳丽三千,这些年也没见他生出一个儿子来啊。

躺枪的雍正爷:...

九弟怕是老眼昏花了,朕这么勤俭持家的人,何来佳丽三千?

现在可好,他的漂亮闺女还没出生呢,那群碍眼的却要先来了。

他到底得罪哪路神仙了?

命苦啊!

相对于胤禟的闷闷不乐、愤世嫉俗,初心反倒高兴极了。

她本来还怕将来会产后抑郁呢,现在好了,有老十两口子这个天然的快乐源泉,笑口常开根本不是事啊。

再不济,光看胤禟和他好四哥的相爱相杀也是有趣的紧。

五个月后,一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的老头老太太们,终于迈进了胤禟的地盘。

与此同时,咱们九爷的宝贝闺女终于出生了!

这个一出生就被太上皇、皇太后、王爷、王妃等等包围着的宝贝,注定是个集万千宠爱的小公主。

全文结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