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帝衣(111)

作者:水上银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话音未落,所有人的目光,一瞬间聚集在了太子殿下的身上,他们都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对于长孙少穹来说,无异于如芒在背,他咬了咬牙,开口说:“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奏来。”皇帝的眼睛滑过下面的敏王和齐王,两人都是一脸的肃然,看不出什么,而文武百官也俱是如此。

“是,经昨夜生变,儿臣却未有任何察觉,致使造成祸端,是以,儿臣自知能力有限,不足以担当大任,特……自请免去太子之位,望父皇恩准。”

长孙少穹挺直了脊背,嗓音沙哑,因为一夜未眠,神色也不好,眼下一片青肿。

皇帝沉默了半晌,垂询道:“众卿可有何异议?”

没有人提出异议,谁会这么不长眼色,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皇帝陛下已经默许的了,纵然诸多太子派系的人痛心疾首,此刻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站着。

“既然如此,准奏,就遂承规所言。”

皇帝居高临下看着他的皇长子,他曾寄予厚望,也曾打压制衡,但终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切就如同已经演练无数遍的曲目,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水到渠成。

长孙少穹的脸色微白,沉下眼睛,沙哑着嗓音说:“谢父皇恩准。”

很多人想要对几位殿下的脸色窥探一二,偏偏新归来的齐王殿下,长孙令仪的神情平淡如水,毫无波澜,手中端着玉笏,这对他来说是早已预料的事情。

睿王殿下呢,只是抿紧了唇,一言不发,唯独他自己知道,他的整个身体绷着一股劲,目不斜视,不让自己露出任何其他情绪的痕迹。

第62章 落定

奖赏过齐王后, 皇帝面容神情露出了疲态,摆了摆手,殿头官明意,唱礼道:“退朝。”

长孙少穹的肩上, 似乎陡然一轻, 又无力得很, 百官则忙不失迭的离开了,好早点回去商议此事。

下朝之后, 长孙令仪与他们擦肩而过, 他太不同了,孤冷又寡言,当真应了那句,渐行渐远渐无书。

长孙少沂跟着皇长兄身边, 想开口安慰他, 又不知从何说起。

这时候, 说任何一句,无异于拿着一把刀,戳一下皇长兄, 但是在他眼中, 没有人比皇长兄, 更适合这个位置。

最终还是要拱手让人,他连一声一句异议,都不能表露。

这场朝会前,皇帝分别与齐王、睿王谈过。

“哪怕得到了如今,朕也要说,你当初是错的,不过, 现在你也无法理解。”

皇帝继续说:“但是朕会给你时日,让你看到,怎样做才是最正确的,江山的尊严与辉煌,绝不是仅仅靠战争,就能够成就的。”

战争,是唯一扩张疆域版图的办法,但一个王朝的荣耀,需要的不仅仅是战争。

长孙令仪深深俯首,谢恩道:“多谢父皇。”

皇帝垂询问道:“怎么看,你的皇长兄?”

“皇长兄为人优柔寡断,对内放纵,御下不严。”长孙令仪一针见血,他即便是到了喀清,也没有放松对皇城中任何一丝消息风向的探知。

皇帝第一次,透彻的去看待这两个儿子,一个柔善,一个残暴,他选择了前者,可是发现,柔善是纵容犯罪,残暴不一定是不仁。

长孙少穹真的比令仪不如吗?

不,迄今为止,长孙少穹在皇帝的心中,还是可以挽救的。

然而长孙令仪呢,他无疑是手段冷酷的,心志坚定。

皇帝废弃了太子,太子一党纷纷倒了下去,但并没有重罚,甚至没有将他逐去封地,更改了封号,长孙少穹的封号为豫王。

皇帝在蕴章殿,对长孙少沂吩咐道:“溯央,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是,儿臣遵命。”长孙少沂很诧异,这种时候,父皇难道不是应该给三哥吗。

想了想,又明白了父皇的用意,三皇兄若是查办此事,必然是要大动干戈的。

父皇又不甘心,此事大而化小,小而化无,故此堂而皇之地,交给自己去办,想也是要看看他的能力或者其他。

长孙少穹太子之位被废黜,陈家也被皇帝下令清查,此事由睿王长孙少沂负责查办,也不知是用意为何。

谁都知道,睿王与太子手足情深,长孙少穹走出无极殿后,拂了拂手,长孙少沂跟了上去,

“怪我,皇长兄。”他没有察觉到三皇兄的异动,导致这般结果。

长孙少穹摇了摇头,说:“不,我们输的并不冤枉。”

长孙令仪是为人心所向的,至少朝中大部分的人是倾向于他的,只是皇帝仁善,不赞同他的手段。

长孙令仪在诸位皇子之中,是俱有一定威慑力的,他的手腕铁血,生而为王,能将杀伐做到如此优雅利落至极致的,唯有长孙少湛。

他没有寻常人的优柔寡断,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威胁而改变自己的决定,唯有殿中的清江石,栀子花,无端的透露出点点温柔来。

“这下子,三皇兄不但重新回朝,还得到了父皇的信重。”这些话说出来是刺耳的,尤其对于现下的长孙少穹来说。

长孙少穹似嘲似讽,冷冷道:“想不到,最后,终究是令仪棋高一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父皇难道看不出来吗,父皇当然看的明明白白,只不过他……算了,父皇心思,你我怎么可能揣摩的透。”

长孙少穹欲言又止,他淋了一夜的雨,又在蕴章殿里跪了两个时辰,身上潮呼呼的,疲倦至极。

“难道三哥就揣摩透了吗?”睿王有些沉不住气,他问出这句又吸了一口气,低头丧气地说:“我明白皇长兄的意思。”

“没什么天命所归,都不过是事在人为,溯央,你……着实不必。”长孙少穹自嘲的笑了笑,站在这里有点凄凉。

睿王道:“陈家的确是太过分了,皇长兄不应这样放纵他们。”

往日里,他不是没有提醒过皇长兄,注意管束着些陈家,那一遭子人没有明白事理的,偏皇长兄还纵容他们。

今时今日,怪不得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长孙少沂看来,这陈家就是害群之马,就不应当手下留情。

“四弟,我不想再提这些,有些累了,”长孙少穹疲倦的摇了摇手,眼下略微青黑,说:“我先回去了。”

见此,睿王也无奈,陈家终究是皇长兄辖下的,只得拱手拜别道:“皇长兄慢走。”

他在后面看着皇长兄的肩背,一直挺的笔直,那一身王爷的服饰,本不应该如此的,他应当在多年后的某一日,荣登大宝。

皇长兄不应被辜负的,他会是仁君,长孙少沂一直都晓得,哪怕是被他划破了额头,没有恼怒和怨恨,还是宽厚又温和的对待他。

皇长兄此遭失意,他忽而有点愤慨,又有不甘,皇长兄明明一切都做的很好,唯独是陈家这个绊脚石,害得皇长兄到了如今的地步。

他渐渐握紧了拳头,微抿着唇角,暗自咬紧了牙,身边的小太监上前劝道:“睿王殿下,这里风大。”

“我知道了,咱们走吧。”?轻?吻?最?萌?羽 ?恋?整?理?

他忽而一阵泄气,他知道这里面,不仅仅是因为三皇兄与二皇兄的缘故,真正促使父皇下定了决心的,仍然是皇长兄对待陈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宽容。

他突然驻足一摆手,抬起下颌,随即沉声说:“等等,先不回王府,我们去见见刘晋春。”

“是,殿下。”侍从略惊讶了一瞬,随即垂下眼,心里暗暗琢磨了一下。

刘晋春是曾经东宫的人,难道,自家殿下是要插手了吗,旋即低头应下。

与满腹不甘的长孙少沂一般,先行离开的长孙少穹满心阴晦。

他叹了一口气,又叹了一口气,最后站在太湖石边,实在是走不下去了,身后的侍从也默不出声的跟着。

满池白荷,水雾氤氲,小径湿润,太湖石上覆满了青苔,他仿佛回到了幼年,母妃牵着他,小心翼翼的走,给他拢紧了斗篷。

他日夜苦读,天赋比不得老四他们,马上功夫也不如老二老三。

他幼年的处境算不得好,尤其是朝楚出生的那一年。

所有人都不好过,他的外祖父还不是三品怀化将军,母妃那时也只是一个良娣,他们母子小心翼翼的生存着。

皇长子又有什么用,对于这样的他来说,那只是一个空壳身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