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岚见状笑了:“不如你嫁给我啊,娶你做正妃你又不做,我让你做我的皇后啊,你不用担心我会变卦,反正几日之后我就会登基,这就意味着几日之后我就可以封你做皇后,怎么样,考虑一下?”
昭九轻飘飘看了他一眼。
云岚笑道:“怎么,不相信我?我是认真的,水芸国朝堂并不复杂,有很多吃的玩的,如果你愿意,我以后都不会娶别的女人,没有那些后宫乱七八糟的事儿,你完全是自由的。”
昭九以手支腮,思考了一会儿,道:“唔,皇后嘛,几天之后的事儿,我不必担心你会变卦,可是,一辈子不娶别的女人,给我完全自由,这便是一辈子的事儿了,我想了想,觉得你说的言辞恳切考虑得也算周全,但是……”昭九皱起了眉头,转头看向云岚,似乎有些困惑:“世间最不值得信任的,便是一个男人的诺言。”
云岚愣了一下,笑了,而后笑得越来越大声,仰起脖子来,乐不可支。
昭九眼中也带了一丝笑意。
过了好一会儿,云岚才停止了笑声,眼中犹有笑意,道:“你告诉我,你到底喜欢他什么?”
昭九想了一会儿,还是缓缓摇了摇头:“我真的不知道。”
“那若是以后他娶了旁人呢?”
昭九低垂下头,看不清她的神色,她的声音淡淡,说出的话却有些奇怪:“那他就不是他,但是……他是他,所以他不会。”
云岚有些奇怪:“什么意思?”
昭九却并未再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昭九重新抬头看向云岚:“也许你在这一刻觉得孤独,做皇帝永远都是孤独的,你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甚至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有一个全心全意的爱人,但你有你的子民,你是他们的信仰,只要你还有一个信徒,你都永远不会孤单。”
已至深夜,霜寒露重,寒风凛冽,夜色是一片漆黑,但此处悬挂着的灯笼中火烛还是明亮,透过红色的灯笼纸,将这一片夜色渲染得犹有暖意。
直到昭九的背影已经消失不见,云岚还站在这一片夜色之中,头顶上的灯笼散发着朦胧的亮光,映照在他的身上,他的身影格外孤单,但又分外坚定。
消息传到渊国的时候元陵正趁着侍卫换班,悄悄溜进了藏书阁。
渊王和风王让他觉得疑惑,这兄弟俩的状态并不对劲。
皇室只有两个皇子,且两个皇子关系如此和睦,渊王并不像是完全不会武功,风王连夜赶回渊国只为了看看自己哥哥的伤势,两人相处明明说不到几句话就要争吵,看起来却又莫名的融洽。
元陵想,也许藏书阁有一些东西值得他找找。
已是深夜,藏书阁里只在靠近门边的烛台上点了几支蜡烛,阁内一片漆黑。
夜深人静,门外有侍卫看守,偶尔有侍卫队来回走动的声音。
元陵轻手轻脚地翻动着书籍,尽量不发出声响,手中也只点了个火折子,粗略地翻看。
正找到渊国的宫中记录,不远处传来了微不可闻的脚步声,元陵立马吹灭了火折子,往身后的书架处隐了隐。
脚步声逐渐靠近,但是四周仍是一片漆黑。
来人并未点火,应不是守卫。
元陵稍稍往外移了移,他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人发现的,但来人直直从不远处向着这边走过来,肯定是奔着他来的。
但走到近处却突然没了脚步声。
元陵周身加强了防备,正思索着,突然身后一道身影靠了过来,来人身手极快,元陵刚刚准备抬手向后攻,手还未抬起来,便被人紧紧握住了。
身后轻轻靠过来一人。
周遭一片漆黑,随着那人靠过来,周围的气息轻轻窜动,元陵能感受到那人身上长途跋涉裹挟而来的寒意,那人身上似有若无的梅花香都带着一股冷意。
元陵一动未动,只听得耳廓处传来一句低低的,熟悉的声音,“殿下,是我,我来寻你。”
元陵的手还被她紧紧握着,指尖细腻,触手冰凉,元陵轻轻挣了挣,转而将她的手握在了手里,转过了身定定地看着她,黑夜里只见一双眼眸晶亮如星,眼含笑意地与他对视。
“你手很凉。”他的声音很轻。
“唔……冻着你了吗?”
“没有,刚刚好。”却将她的手紧紧攥了攥。
昭九便笑了。
元陵见她脸色苍白,鼻尖耳尖被冻得泛红,鬓发微乱,一副风尘仆仆却笑意盎然的样子,心里微微一动,不知为何,竟涌上一股酸涩。
他将外袍脱下来披到了她的身上,替她合拢了拢,又抬手帮她拢了拢鬓发,轻轻问:“怎么这么一副匆忙的样子?”
昭九的眼眸在黑暗中熠熠生辉,笑着看他,眉毛挑了挑:“因为我急着回来见你啊。”
元陵愣了愣。
突然抬手将她揽入了怀中。
从未有人像她这样对他说话,不敢,也没有,但她这样对他说话,他却已经很习惯了。笑嘻嘻地说着这样似是而非的话。
他总觉得看不懂她,可是莫名其妙地相信她,不管她做什么,他都觉得很好。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说永远不会离开他,他竟开心得想要叹息。
在这样漆黑的寒夜,她一身寒意地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似跨千山万水,奔波而来,他却能感受到她在冰冷皮肤之下骨子里的暖意,笑盈盈地看着他,他觉得心里似乎有暖流涌动,连着血液灌溉四肢,寒夜都变得温暖。
他的下巴抵着她的发顶,轻轻说了句,“你回来就好。”
两人将藏书阁里关于渊国的全都翻看了一遍,但大多都是一些无关紧要史官记载的小事,并无甚用。
只一本书上有隐晦地提及几句,上一代渊王死的很是突兀。正值壮年,却突然病逝,死的很仓促。上一代渊王病逝,这一代渊王跟着病重,风王与渊王兄弟情深,硬是在病床前陪了几个月,渊王病好之后,又隔月余,就登基了。
风王也从此开始了征伐之路。
此时水芸国已由云岚掌权,便按照之前所约定的,出兵与明国联手攻打渊国。
本来风王与陈铭势均力敌,斗的你死我活,谁也未落下风。几月过去,双方都损失不少将士,陈铭运筹帷幄,战场上兵法熟练,摆阵灵活,由此抵挡了不少次渊国的攻打,还适时反击,善用计谋,让渊国吃了不少次亏。
奈何风王也不是吃素的,偷袭、烧粮草,战场上又充分利用渊国军队将士自身优势,和对地形的熟练应用,也让明国损失颇多。
几月下去,双方都草木皆兵,此时若是一着不慎,就容易满盘皆输。
此时水芸国加入战局,渊国形势十分紧张。
水芸国从东面攻打渊国,明国由南面与水芸国一同形成包围圈。渊国此时北方军队逐渐往西北方靠拢,西北方沙漠戈壁,地形十分复杂,渊国军队已经对此地形十分熟悉,若是明国贸然前去攻敌,也不一定能讨得了好。
明国此时转换局面,定要借水芸国之力反击渊国,由守转攻,而风王也不得不迎敌,若是由得明国与水芸国联手慢慢包围,渊国必将被围成死势。
于是陈铭毫不犹豫地派兵由西北方探入,此前明国也已拿到详细地形图,不过气候不适应,地形也并未由军队实验,此时便慢慢试探着攻入。
风王也在沙漠了布置了大片埋伏,并利用气候将明军狠挫一顿。
陈铭十分淡定,第一次不过是试试水,如今探得门路,便不急不慌地带领军队再次攻入。
此次风王亲自迎战,与陈铭斗了个天昏地暗,战场刀剑无眼,风王一时不慎,受了点伤。
伤在手臂上,伤势并不重,对于风王这种常年作战的人,这种伤情不过尔尔。
可是这场战争难打由此可现,风王表面还是一派轻狂,心里却明白,有了水芸国加入的明军战队如虎添翼,此战愈发难打了。
第 22 章
太医们只觉得皇上行事越来越诡异,又怕皇上某次前来查看自己正在偷懒,一时之间太医院的行事空前高效。
如此又过了月余,皇上又来到太医院,又说身体不适,具体身体哪里不适太医们又是看不出来,太医正准备按之前的方子给皇上开个养神助眠的方子,女神医来了。
皇上肉眼可见地局促了起来,太医这一月多时间过去,也是长了眼色,还未等皇上吩咐,就主动退了出去。